心氣無形無體無可感受、南華帝君心情平衡法符

2019-09-01講述於台北分堂

心氣無形無體無可感受、南華帝君心情平衡法符

今天我們來教授提升心氣的法術,這個法可以讓你的心(境)氣長久時間保持高盈的狀態。為什麼要讓心氣保持很高盈的狀態呢?因為在非禪定的時候,你的心氣是混亂的,時高時低。

心氣低的時候,除了工作時的專注力與創造力降低之外,情緒更易受環境影響而波動。與心氣相對的是身氣,身氣是流竄於五臟六腑筋骨等有形經脈的氣息,屬於有感的氣息,身氣強的時候會覺得身強體壯,充滿活力和幹勁,身氣也是修習氣功時所感受到的氣息流動。心氣則與之相反,心氣為心脈間流動的氣息,無形無體,無法直接感受而觀察其強弱、氣息流向,只能以間接的方式,從評量自己情緒和認知等感受的變化而反推心氣的變化。

就像我們剛剛在畫符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收攝你的心神,祈禱親師傅和師公之後下筆,這樣的方式是正確的;你心神若亂要先停筆,等心神歸於平靜時才下筆。若你剛才畫符的時候,憑藉感覺有沒有神氣下降才下筆,這是錯的!因為心氣無法被感受,你能感受到的是你的身氣,所以這樣的做法是畫蛇添足,你這樣做只是安慰自己有(神)氣來了,然後下筆,如此憑感覺下筆畫符是錯的。

心氣除了影響情緒之外也影響認知,因此,當你無法提升自己的心氣時,你不應該是憑感覺,想藉由運轉自己體內的身氣而提升心氣,而是應該要坐在壇城前或是師公牌前,藉由雄文堂五炁和法術的修煉來提升心氣。五分鐘、十五分鐘或半個小時之後,當你觀察到情緒改變了,你原本偏激、負面思考的認知變成正向、正觀、正知見,心氣才算是恢復。再強調一次,心氣的強弱無法直接感受,你需藉由觀察到自己對周邊環境的認知改變多寡來了解心氣的強弱。

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心氣維持長久呢?

平時我們可能需要一天二次、三次、四次或五次的禪定,你才能把心氣保持在很高昂的狀態,有一道教法術讓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心氣維持的更長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一般的道教法術或是禪定的技巧,講究的是身心平衡,所以是身氣及心氣的平衡發展,不能只顧到心,還要顧到身,包持身心之氣充盈的狀態。而當你的身體狀況不好,不論是工作勞累造成肉體的疲乏、或是生病造成的身體微和的狀況、或是因為飲食徧差造成吸收不好而導致的,以上這些種種的狀況都會讓你的身氣變差。當你的身氣變差,自然的你的心氣就會來補你的身氣,身跟心是互相連動;當心氣過來補身氣時,你的心氣就會變弱,你的情緒跟認知就會跟著變差,所以身體不好時心情就會不好,思想沒有辦法集中,不容易將事情想的透徹,沒辨法mindful(正知見)。這個法術把身與心的氣切開,只有單存針對心氣,而且可以維持相對長久的時間,為此將這法術取一個容易聽的懂的名字─「心氣平衡法」。

實作練習

保持心情平靜,觀鼻觀心,可以祈禱也可以不祈禱,祈禱的用意是幫助你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去靜坐,不祈禱是因為這是自心的氣,所以不祈求高真來幫助。剛已傳授法籙,所以大家身上都有法印,以你身上的法印來配合思緒(念力)來吸引,去感召天地的氣,採天地的氣補自己的心氣,地點不拘,氣愈強的場所,對你的輔助也愈大,因為比較好感召自然之氣來相助。一般的場所也可以,重點是要安靜,不可以吵囃,也不要放輕音樂或流行音樂,讓你的耳朵(根)不會受到其他的干擾,在完全安靜的房間是最理想的。修法的時間因時辰不同而不同,大約可以分成二種,也有其他的分法,今天我們先講大約的二種分法,分為午前及午後,中午十二點前是一種方式、中午十二點後是另一種方式。你可以根據修行的時間來選擇哪一種方式,如果方法錯了這個法就無效,因為要吸收天地之氣,若用錯方法則無法吸收。現在是早上十一點,我們先教午前的方式,往後再補充午後的方式。

午前的方式:

第一步:觀想大地紅光,你處在紅光之中,但不吸收紅光,要完整五分鐘,即使熟練也不可以縮短時間。

第二步:第二步和第三步是反覆循環的迴圈練習。第二步是讓你回憶或是讓你想一件掛心的事,不管這件掛心的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過去式也可以,想清楚即可。

第三步:再次觀想紅光,進入紅光之中,讓紅光充滿自己的全身,一直到第二步想念的事件去除,去除不是忘記,而是變的無關緊要。任何一件你覺得重要的事,一定會引起你某種情緒上的反應,現在藉由紅光注照後,使這件事變得可有可無、無關緊要,你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影響到情緒很高昂,如果可以做到這樣,就算是一個迴圈結束。做到這程度,第三步就結束,時間長短依你情緒離開的時間為主。就像機車加油,紅光夠多就如同油加的夠飽滿,你的心氣就會把你的情緒反應自然而然的降低,由此觀察就會知道自己的氣足不足。你的情緒若還是很高昂,則表示紅光不足,就要再做紅光觀想充滿全身,因為你的情緒很高昂,就無法再觀察自己的心氣,所以要再練習,使心氣提升,這樣算是一回合。最少要想三件事,也就是三回合,想一件事然後紅光,再一件事再想紅光,直到你的情緒都沒有了,最少三回合,最多則依自己的禪修的時間沒定。若情緒可以很快平復,則表示你的心氣足夠。

第四步:「封」。就是讓心跟身的溝通中斷,免得心氣很快的流失,「封」是道教法術。有幾種方式,第一種是持咒法,但是雄文堂不用持咒之術,所以我們不教這個方法。第二種是符法,這是雄文堂最擅長的,我們採用這個方法。畫符的程序就跟你們平時畫符是一樣的,只是主尊不同,此法的主尊是祈請南華帝君賜「心氣持久符」,畫完後化符飲用。

以上就是心氣平衡法,今天教授就到這裡,我們來畫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