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0台北分堂 禪修覺受的反饋與星部法的直取 各位同修大家早安,上次我們講到信心與法術之間的關聯,今天我們跟星部法做個聯結。在開始講述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上次所做的雄文堂五炁。 首先結日光印,觀想西天如來佛祖,也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是雄文堂這座三角形山的本體,這座山就是祂,如來的法座是山下的藍色大湖。我們觀想雄文堂這座三角形的山放出紅色的光照你。內心祈禱,祈請親師傅太陽之炁降臨,觀想完畢之後手印放下,靜坐。靜心地等候太陽之炁注照。如果沒有感受到很強的太陽之炁加持,就再跟親師傅祈禱,用你的心祈禱;觀想只是個輔助,因為你是雄文堂的道士,有雄文堂的法籙,所以你依此這樣子的道術施行,就一定有太陽之炁下降,要對自己有這樣的信心。(靜坐) 再來做月光印,這次是釋放如滿月般銀白色的光照你,祈禱親師傅太陰之炁降臨和加持。手印與觀想祈禱完畢後,手印就可以放下。(靜坐) 下一個是星光印,觀想這座山,山下有湖,有如來和法座,觀想如星光般閃耀的白光照著你,祈禱親師傅太凝之炁下降,觀想祈禱完畢後,手印就可以放下。(靜坐) 再來是天罡印,祈禱太晨之炁下降,觀想紫色光罩你,觀想祈禱完畢後,手印就可以放下。(靜坐) 最後手持陽師根本印,觀想雄文堂師公牌放出藍色光照你,祈禱太金之炁下降,觀想祈禱完畢後,手印就可以放下。(靜坐) 對於剛剛的練習,你會發覺你愈熟悉、常用的先天炁,在祈禱的時候,就愈快進入一個定境。有時你的心是靜的,但不見得就能融入定境,心靜和氣融無法一致,這跟你對道術的熟悉度有關係。這些在以前已經跟大家一起做研討過,今天我們針對這個熟悉度,來做進一步的探討。 假如你今天的角色是父母親,當你看到你的小孩子,不管這個小孩子是很乖巧,還是很叛逆,你知道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個性是不一樣。對於小孩的做事反應,做為父母親的角色就是以鼓勵、讚美、糾正或是處罰來應對。 今天假設你的角色是學校的老師,學校中的學生的行為有好、中性或是不好,老師有責任給予引導。若自己班上的學生有某種行為,首先你以師長的角色評斷並做出鼓勵、讚美、糾正或是處罰等,但若這學生是雙重身份,他也是你的孩子,請問你在家裡面或是在學校裡面,該如何適當反應?大家想當然爾,在家裡面就是以家長身份,在學校就是師長,但是陽師請問你們,會不會有混淆的時候?在家裡面是師長,在學校是家長呢?就像楊師在英國念書的時候,我們跟外國人講話以英文溝通,可是也曾經發生有旁邊的同學在旁幫腔說:「TOM,你剛才講中文!」,這發生的過程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以為自己是講英文,所以他們完全聽不懂,但剛好有中國朋友地提醒,我才驚覺發生了這件事,晃神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口語轉成中文了,我還覺得自己是在講英文。在國外住久了,一切的思考都是與英文為架構,聽的、講的都是英文,自己怎麼會在與人對談中說出中文?雖不可能,但有時事情就是這樣發生。 一樣的,你在家裡面是家長,在學校裡是師長,你可以準確的掌握角色拿捏,可是你有可能在下意識的時候產生混淆嗎?那孩子呢,他搞的清楚在家裡面他是子女,在學校是是學生嗎?他可能比你更混淆。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就會產生角色衝突。 小孩子的衝突遠大於你的衝突,因為它的適應力與角色的判斷力,沒有你這麼清楚。這跟今天講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呢?以我個人為例,假設今天我主持共修,帶領做雄文堂五炁,我是站在陽師的職責上和地位上,奉請親師傅和所有的師公來做加持,這樣子力量,當然很大,所以法門弟子會覺得有陽師在,做五炁的練習會比平時更有感覺,覺得陽師很厲害。那陽師在家裡面呢?當陽師自己在自己的法堂裡靜坐,或是在家裡面、或在臥室裡面、或是書房裡面、或是出外旅遊在旅館裡面靜坐。也是一樣這樣子嗎?答案是不一樣的。主持共修的時候是陽師是主事者,但是自己修的時候是跟大家一樣,都是法門弟子。因此觀想的要訣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日前陽師買了一個腦波偵測頭套,它可以與手機的APP連結,當內心愈寧靜時,腦波偵測器會回饋背景音樂的音量,使其轉為小聲;雜念叢生時,腦波波幅變大,偵測器回饋轉為大聲的背景音樂。第一代的產品是以腦波做回饋,第二代新作還可用呼吸、心跳、身體的姿勢……做回饋。這個偵測器很特別的是它會給你一個反饋,以背景聲音如海浪潮水聲、沙漠風沙聲、雨聲、公園兒童嬉鬧聲等作為腦波(心靜)起伏與否的參考值,而以小鳥聲作為心靜平和的獎勵品。以此系統的反饋作為客觀的觀察值,藉此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呼吸、心跳、坐姿和心境。 為什麼陽師會對這個設備感到興趣呢?因為我五月底要到波蘭開會,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2019 HPS健康照護促進學會,今年的主題是探討高科技醫療儀器與病人關懷的互動。起因是現在的醫療照護使用很多的monitor,電子設備的螢幕顯示各種生命訊號,如血壓、心跳、抽血值、GOT、GVT等等……,許多醫護人員往往過度專注於監測數據上的變化,反而不如以往科技尚未這麼發達的時代對病人感受的關心。也就是說,今年會議是探討如何反過來利用高科技來增進我們跟病人之間的溝通。我現在提到的這個腦波偵測器也是高科技產品之一,藉由反饋來調整自己的心境。有一篇研究提到,對於慢性、長期止痛藥使用者,許多人往往在疼痛時就要求打止痛,痛的時候就請護士再加一下藥量,再補一下,所以每日藥的劑量就很難控制。又如心跳、血壓不穩定的病患,降血壓藥物要一直調整。那現在呢,我們就是把這個心電圖或是血壓給病人自己看,病人看到自己心跳和血壓變化的時候,會嘗試調整自己的心情而不再只是單方面要求醫護人員給予加藥。由於此種反饋,降血壓藥不用給那麼多,這是一種生理上的反饋,腦波頭套的作用也類似如此。這個頭套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反饋的裝置,把這個裝置運用在禪定上,真的是很聰明! 記得我們前幾次上課講到哲理上、道理上的反饋,這與腦波的反饋原理是相同的。我剛剛說要把星部法跟上次講的信念融合起來,意思就是指反饋。我們先來做五分鐘星部法的練習。請大家把這個技巧用剛剛五炁的技巧跟星部法融合在一起: 內心認知自己跟西天如來佛祖是同一個佛性,雖然三清的比例不同,但是是similar,是同一個佛性,認知自己是法門弟子、是道士。身配有星部法的法籙,你跟如來不二分別。(星部法靜坐) 在剛剛的練習裡,你會發覺,你很難進入星部法修持的心境裡面。雖然剛才你們也照著陽師口頭上的指導,認知「我是」、「如是」,可是感覺就是進不去定境,感覺到有道牆擋著。為什麼呢?因為你得不到反饋。剛剛做太陽之炁、太陰之炁、太凝之炁、太晨之炁、太金之炁是有反饋的,你堅信、你相信、你有信心,你只等候,祂就會下降,下降的越強,你反饋就越有強度,因此你就做得更好。就像剛才我用腦波圖,我越安靜,背景的障礙就越少,小鳥聲音就越多,這有反饋,我愈有信心越能把心調到平衡,愈坐愈好,因為有反饋。但星部法沒有反饋,你愈執著感覺,愈執著境界和狀態,就離祂愈無緣。 大家再想想星部法的要義是什麼?今天陽師以一個例子來做課程的結束,在陽師的右手邊,有一杯咖啡,我現在想要喝咖啡,因此伸出右手拿咖啡。現在問題來了,想喝咖啡,我是伸右手直接拿咖啡喝,還是先確定我有手才能喝咖啡?如果是星部法是直接拿咖啡喝,但你卻要求有反饋才能執行動作,那你是否需確定你有右手才拿咖啡喝?這個確認就是一多餘的動作,這樣知道了嗎? 今天共修到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