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2 台中分堂上課筆記 大數據行為分析與意念的操弄,兼談修行儀軌對內心的影響 各位同修大家早安,昨天陽師在高醫上了一個AI微學程,微學程是在系上既有的課程上額外加上像是跨系的小課程,有點像讀雙學位一樣,但微學程的學分數還不到雙學位那麼多。這個微學程裡面的課程每堂將近三小時,是連續三個禮拜六整天,上午、下午加起來六個小時,所以是三週十八小時的課程。昨天早上講的是大數據 Big Data,下午講的是人工智慧,講演者是中央大學的梁博士。大家知道社群網站 FB 可以點讚,喜歡、笑、愛、討厭、哭泣....等種種對於不同貼文的反應,假如我今天餵給你三百篇文章,也就是在不同的時間給你三百個不同的訊息,有些是政治相關,或者美食、烹飪、騎腳踏車、運動......,這些訊息有些是新聞,有些是朋友的動態,雜和在一起而出現在你的訊息版面,系統記錄你這幾百個按讚、按不喜歡的,整理分類你的反應之後,當累積了幾百個你對不同訊息的反應就能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當記錄上千筆之後,可以說,在 Big Data 大數據裡面,它比你的枕邊人對你更熟悉,而且你下一個步驟它比你更清楚,這是 Big Data大數據威力強大之處。 比方說布萊恩有其對於不同事務的喜好,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就算是分堂同門、多年的朋友也都各有不同的政治立場;即使對同一個黨派裡面的個成員喜好也不一樣,每個候選人有不同的長處。就算是在同一個分堂下共修,同門間的政治看法各不同,都有自己的想法。若到了選舉期間,你已經想好了,A同門投給一號候選人,B同門給二號,C同門給三號,都已經決定好了,各自選擇覺得不錯的參選人。我經由大數據的分析可非常了解A、B、C三人的政治傾向,只是你們不知道我非常了解你而已。從現在開始,到下次選舉前,大概還有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我(社交網站)開始操弄你的留言板上的訊息,動一點手腳,假如A喜歡一號,我就把一號的負面新聞慢慢、慢慢的每天增加一點點給你,同時也把二號的好新聞,每天慢慢增加一點。訊息的操弄除了新聞之外還包括其他你的朋友按讚,你不知道為什麼這些相關新聞、評論會出現在你的板上,它就不知不覺的灌到你的留言板,你開始就被我強迫看了這些訊息。經過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的洗腦,你會開始覺得原來一號候選人的負面訊息這麼多,你因此改變了原有的想法,改變了政治上對一號的支持。所以上次美國選舉的時候,即使川普的票並不是全國最高,總票數跟另外一個候選人差不多而已,甚至還稍微更低,可是確有最高的選舉人票。選舉人票是每個州都有若干個選舉人,由他們代表該州決定要選誰當總統。經過大數據分析,我會知道哪個州會有威脅,因此動了手腳,影響了若干選舉人票的投票結果,使得即使在總票數不相上下的情況下也能有最高的選舉人票,因此川普就贏了。 講回來,假如今天共修的時候,加入香讚、清淨讚、金母讚,讚天、讚神、讚護法等的唱誦,你感受到莊嚴的氣氛,感受到神靈、土地神祈、護法的護持,你感到內心法喜充滿,這個跟臉書餵訊息給你有什麼不一樣?再講一次,注意聽,很細微。我先了解你的個性是哪一類,我想要操弄你的認知,你的認知一定是從你的五官,從你聽到的、你看到的、自己想到的或是別人想的.....,我若想要操弄你的認知來源就要先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可是我想要認識你並不是很容易,所以我需從你的行為,包括對某些事,按讚、不讚、按喜歡,或是你特別看了哪些頁面?常去搜尋看什麼訊息?去了解你是怎麼樣的人;只有幾百筆資料的分析還不夠瞭解你,可是到了幾千筆以上,我就對你超級熟悉。 講個題外話,今天學測指標,學生要填志願,預測落點在哪個大學、哪個學院?我只要分析幾千筆資料就可以知道他的落點在什麼地方?欲了解這個模式、這個 Pattern,只需要收集幾千筆考生的成績的分析 Big Data 就夠了。由此,可以很精準的預測他們成績可以上哪個學校、科系;若把這個憑藉分析之 Big Data 量增加到幾萬筆,它的準確率只能再增加一點點。也就是說,幾千筆的大數據就已經非常夠、很準了。若知道你大學修了什麼課?參加什麼社團?你的分數幾分?把幾千個學生的BIG DATA收集好,知道他們將來畢業之後的成就?十年、二十年後、三十年後的是什麼職位?把這些資料收集後就可以很精準的預測,現在這學生將來的命運是什麼,跟算命一樣準。可是我會不會告訴你,我是老師已經分析 Big Data 之後,我會不會告訴你?不行,你馬上就想著那我還需要努力嗎?你已經知道那在間公司二十年之後,專門倒茶水,這是 Big Data 很恐怖的地方,我不是開玩笑,我是講真的。你的五感、你的認知,在不知不覺中,你可以是主角,你也可以是被操弄的被動者,當然他就操弄過程中,他不會告訴我在操弄。我為什麼知道是因為主持這個實驗的人發表在期刊論文裡面發表出來了,我們才知道。 剛剛講,你可以被操弄,你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慢慢地想法受影響而改變,從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六根處接收到的種種訊息中,例如人與人的接觸有情感的交流,外在六塵影響了你的六根,在無明及習性的作用下,就影響到你的心。這影響可以是正向的刺激,也可以是反向的;也可以是被刻意扭曲,就像一個寵物一樣,貓或狗的寵物一樣,教牠舉手、起立、坐下,你在不知不覺中被人教導起立、坐下、按讚,投一號、投二號、投三號,不知不覺變成一個寵物,受大數據歸類後而被擺弄。假天說每天在家靜修時唱誦香讚、清淨讚、金母讚,你感受到法喜充滿,感覺到諸神、諸護法的護持;你的道心,本來很混亂的心,突然在今天於梵唱之後變得平靜,可進而打坐,由梵唱而靜坐是一個修行上的儀軌。這個操弄心情的儀軌可以說是祖師的一個善意,因為你一定要做這個儀軌嘛,一定要做這個步驟去做。在做的過程中,這個文字是祖師寫的,實做的時候,你所看的、所聽的、所唱的......每一個感受都會影響到你的心,你的心進而回饋加深對感受的影響。若儀軌的續行是在共修時舉行,此時加上很多人的共同精神的力量,即使彼此沒有講話,你會感受到集體的精神力量,這個電波、無線電波傳遞,讓你的心識改變了。也就是可以預測你做完這些儀軌、這些過程之後,你的心、你的想法被所刻意引導的方向而走,這是宗教儀軌除了程序步驟之外的另一個主要作用。 唸完經之後你的心開始平靜,平靜是一個 Condition ,一種狀態,或許此時你的心充滿感恩,感謝天上的父、感謝佛菩薩的慈悲、感謝在人間的一切菩薩,感激若沒有這些人我不會在這邊。在充滿感恩的狀態中,沒有自我和自大,變得謙虛、謙卑,感謝天地一切的正氣。不管是哪一種宗教或心靈團體,在不同的儀軌、環境的操弄下,成員變成了這個團體所期待的角色。你覺得說你是自己提升了而有了改變,實際上你是被操弄了,變成有這樣的改變。我覺得口渴,想喝一口咖啡,看到桌上咖啡杯上面的標籤:亞洲唯一榮耀認證。心想,這應該是很棒的咖啡!接著,內心產生口渴的慾望,然後就啜飲了一口咖啡。你們看到這個舉例的重點:操弄。我是不是口渴?好像是喔,但慾望不想,可是看到這個咖啡杯上的廣告時,口渴的感受更強,更想喝。由於視覺的操弄而把口渴的敏感度提升了百分之零點一,雖然不多,可是零點一夠了,我就喝了。就像我剛才講川普的例子,贊成川普的全國總票數並沒有比較高,甚至低一點點,可是他的選舉人票確實比較高,而選舉人票決定了他最後總統大選贏與否。一州的選民中只要多贏個兩百個人,這個區只要兩百個人受到心念的操弄就可以多拿到一個選舉人票,零星的小獲勝最後變成全國的大勝,這是對少數人操弄而造成對大局影響的例子。 陽師要講,在這個意念引導方向的事件中,道士跟凡夫不一樣的地方是,道士的天命也就是你的神令,是來自於玉皇大天尊,你們的玉皇丹是來自玉皇大帝的道士神令。玉皇丹可以做法術,可以自己幫助自己、家人、其他人,甚至讓自己的心性上、想法上提升,做事情上更趨成熟,這樣算不算是一個操弄?操作的意思是被影響。陽師剛才說 FB 的操弄是刻意的讓你去做什麼事情;我也可以說,學校的教育是刻意的操作,讓你變成一個好的學生,品德兼優的學生,這也算是一個操弄。你覺得呢?如果陽師跟你講,這是一種操弄,你會想說我要被操弄嗎?你說我不要被操弄,但你是被影響。你想要被一個人影響或是被玉皇上帝或其他神祇影響?抑或願意被影響跟被操弄?還是說,完全不要被操弄?現在給大家比較充裕的十五分鐘想這個議題。我再給大家講一件事情,當作你思想的參考。我剛剛講,從你在學校的表現,可以預估二十年後,你會到什麼公司?月薪會多少?表現會怎麼樣?由這個大數據的分析,不用算命就可以正確預測,準確度和算命一樣,可是我不能告訴你這大數據預測的結果。如果我現在就告訴你,這是一個對內心的信心跟倫理的打擊,你可能崩潰。如果我跟你講,你愛的人,枕邊的人,根據對FB點讚、購物血拚,喜歡事情、個性......大數據分析之後,幾年之後你會離婚,準確率可以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管你怎麼做,不管怎麼嘗試去改變自己,經由這樣的分析,你們就是百分之九十九會離婚。假如現在告訴你十五年以後的分手的結果,你如何面對現在你最愛的人?大家用十五分鐘,自己想一下,這跟今天的課有關係,所以大家想一想,十五分鐘之後我會敲桌子,不討論,討論的時候,你會被別人影響。 今天這堂課主要的目標是探討自我思維與環境的互動,這跟生之炁的生有關。為什麼講是生?生的意思是出生之後繼續的變化,就像一顆種子出生之後是一棵植物,一個人出生之後有一段生命,一個國家出生之後,有變大甚至衰老,老是生的過程,倒不是生的必然。再講一次,老是生的過程。從小、年輕、壯、老,這幾個階段都是生的過程,但不一定是必然會全部發生,有可能在壯年的時候就夭折了,所以就沒有經歷到老;有可能壯年期很長,老的時間可能在短短的一下子就結束了。以前的人平均壽命三、四十歲,四十歲看起來就非常衰老,現在有些七十歲看起來跟三十歲一起,不管是外表、器官的功能都維持得很好,在許多的食物、環境、藥物上去改變身體器官的使用年限。今天給大家的答案(關鍵字)是「生」,剛又跟大家一個暗示,老是生的過程,不一定是必然。請大家在下次上課之前,把陽師今天所給你的資訊,先自行整理,然後堂主在共修的時間舉行討論。打坐是一個修行,思索之後的討論則是有一點像辯經,密宗的辯經,也是一個修行的方法,下次共修會在這邊做一個總結,然後帶入我們的新主題;沒有今天這堂引導課,下次進入主題時會流入空泛,直接講作法會抓到精髓所在,今天上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