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導論:道教發展史上的轉折點

2019-08-04講述於台北分堂

道教導論:道教發展史上的轉折點

各位同修大家早安。上次碰到一個有趣的卜卦case,發現沒有人回應,原來是大家已經生疏了,所以不知道怎麼回應。因此這次同修我們來適時的複習一下以前談過的主題跟內容。也許第二次聽或第三次聽,你會有不同的想法和結論。

道教可以分成三個方面:道、學、術,這三個層面來探討。

宋朝道教祖師「雲笈七箋」對於道的敘述:「道」是虛無之至真。「至真」就是真的,假設用一個你們現在可以聽得懂的,又不會太玄的詞彙就是「法則」。以圓為例,圓周與圓的直徑的換算公式是什麼?有一個π的常數,3.1415926……..除不盡的。地心引力呢?牛頓的地心引力是一個向下的重力加速度。在行星的體系裡面,太陽是行星體系的中心,所有的星球之所以繞著中心運轉是因為重力互相影響所形成的軌道;各個不同的小太陽系繞著銀河的中心走,行成銀河體系。這個裡面的法則包括重力、空間、時間,這三者是比較巨觀的要件。在更小的方面的話有原子粒子中的電磁力,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裡面又有電場與磁場。原子核裡面有強交互力、弱交互力維持原子的構成。你想想看在原子核裡面有質子、中子和電子,質子是帶正電,中子不帶電,電子帶負電。假如說有兩個或三個質子帶正電,電性相同,都是正電,照理說彼此相斥,無法安定的共存在原子核裡面,應該是會炸開才對,但為什麼它可以融和在原子核裡面呢?這就叫核的強作用力,這些東西就是叫做法則。所以「法則」是大家都聽得懂的詞義,當描述「道是虛無之至真」,這段話就是講法則,換了一個當代通用的詞彙,比較不抽像,你們也容易懂。

再來,什麼叫「術」?祖師講,術是變化之玄技。「技」是技巧的意思,「玄」是你不知道為何,可就是神妙難以解釋;會造成很神奇、微妙變化的技巧稱為術。所以「術」是一個誘導變化的一個方法學。「道」本身是無形的,法則無形,無從捉摸;但因為有「術」,故可以濟人。有「術」才能運用「道」,懂得「術」才能夠運用法則;知道法則變化的原理才能夠運用法則來助人。你若知道電學、力學,就可以創造現在文明的工業社會,創造的方法就叫「術」。剛剛所述電力、重力、磁力、強作用力……等等,那些是「道」,是自然的法則;你需先懂得法則才有辦法以術濟人,術就是科學,這樣的解釋方式你們應該能夠聽得懂。

「人有靈,因修而會道」,我們人類是有靈魂的,有靈性,因修行之故可以行為符合自然法則,可以體會與懂得法則。「會」是見面的意思,「會面」的會,也就是「符合」的意思;人若能學道,能夠學習自然變化的道理,就會懂得自然之奧妙,符合自然、融入自然,形成自然的一個部分。這句「變化自然」中間少一個字,省略的一個字是「成」:變化(成)自然。

再來,「道之要者」,道的精要地方,「深簡而易知」,祂的意義雖深奧但本身其實是很簡單。所以有時候越簡單的東西,你越不知道;一但你瞭解後,原本深奧難懂的變成很容易,就是「易」,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

「術之密者」,這些術的秘密呢?「唯符與氣、藥。」就是說,在祖師的那個年代術的訣竅有三個東西:符(符簶)、氣、藥。簡單的講,術可說是得道的途徑,是修行與修煉的手段和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訣竅修習,所以衍生成了不同宗派和道術。

「術」也是人和自然溝通的方式。如同懂得科學,你可以做飛機、做潛艇,你可以做手機;懂得方法學,你可以做卜卦。你懂了這個變化,可以去卜筮、卜卦,因此這個「術」有另外一個別名,就叫「作法」,法術的法。所以在佛教裡面修行叫修法、學法;在道教裡面,法也就是術的意思,就是修術,修學道術,這是一樣的。又,古時候道教的宗旨是學做神仙,所以修法、學法又叫做練仙、學仙術。

再來,什麼是「道士」?道士是「道德載體的化身」。載體的話,你如果有看日本動畫就知道何謂載體?你有看過魔導士嗎?一個擅長的魔法,一本魔法書,一件魔導具;需要一位魔導士才能夠用這個魔法和法器的力量,你看過日本動畫就很容易了解,同樣地,道士的作用就像是一個能乘載道、能夠運用道的力量的一個載體。當你懂得道的時候(證道),等於你和道融和為一。

所以對一般人而言,「道」是一切價值觀以及一切意義的泉源;你要學道,要修真,想返本還元,就要把道當成唯一的人生目標,一切努力的宗旨。

再來,講到道術。有人將其分成六大類:第一類是養生術,比方說沐浴、服食。服食是該吃什麼,什麼不該吃;現在生病了,這可以吃嗎?陽師最常被病人問說這個可以吃嗎?我都說可以。還有是辟谷,辟是摒除的意思,應該是說就像是節食的意思。存思、內觀、內視,這些大家應該是很清楚了。按摩、導引,比較像是太極拳。行氣,運氣,胎息,閉氣閉比較久。其餘如房中術、武術,這些是養生術,屬於長養身體機能的種種方法。這是一種分法,若我是不會把內觀和存思放在這一類裡面。

第二個方法叫作「神仙術」,可以變化成神仙之術,如內丹術、外丹術等,屬於解脫方面的神仙術。

第三叫做「自然之術」,比方說「望氣」,觀人家的氣,例如望他人的氣得到「明天他要升主任」的結論,或者是觀他人之氣,知其有大訂單會進來。再來是觀星,看看星星的變化,得到一國國運的啟示;曆法,知道什麼時候合宜,什麼時候不合宜。這個叫做自然之術,就是觀察自然的變化去卜測一些事情。

再來是「教團科儀之術」,就是成立一個教團之後的法務程序,科儀就是做一些法事,如戒律、儀軌,齋教、符籙、祈禳、咀咒、卜筮、扶乩等等…..,就是形成一個教團,必須有一個procedure。就像我們參加一個典禮一樣,需要有一個步驟,按照這個步驟來走,就是有教團才有這些東西。若道士們群體修道,幾個人在一起群體修道,跟渡世濟人是有很大的關係的,需要有一個規範、準則才能團體行動,所以把這些相關事宜歸在同一類。

第五是倫理之術,類似儒家倫理之規範。

第六個是王道政治之術,講述君王應如何治理國家,或是做一個主管如何統御群眾的方式。

如果按照道教發展歷史,先有方術,也就是先有「巫」,後有方術的集結而成為有系統的道術,最後才發展道教哲學,這是道教歷史的軌跡。

如剛剛所述,雖然道術迥異但可互通,溝通不同道術的方法學稱為「道學」。為什麼使用道術?因為你要得道,要了解這個至真的法則,你要變成這個自然的一部分,你要用這個術來變成它(自然)。所以你在欲入門的時候,先選擇了派別,看看哪一種道術跟你比較有緣,選擇你喜歡的,合於你的想法的,也適合你的。就像有些人適合騎重機,有些人適合開房車,有些人喜歡開小車,有些人喜歡開大車,有些人喜歡騎腳踏車……。不是誰好誰壞,而是適不適合;不適合你,再好的車對你來說都是不好用。所以你先學適合你的道術,也就是選修。選擇術之後,按照這樣子的方向去走,就得到道,修道的過程是這樣子的。

現在在中國的道教裡面最欠缺的是術與術之間鍵接的「學」,也就是道學,這是沒有被重視的,或是被重視的不夠。因此,每個人只懂他自己懂的東西,可是對於同樣是道的其他東西,他是不懂的。也就是說,我們都是野蠻人,只會使用(物件)可是卻不懂得其原理;就好像說你若開機車行,只會修三陽機車而不會修山葉YAMAHA的,那麼你生意一定不好,因為有時候也會有騎YAMAHA的人來你這裡修車,如果你連怎麼換機油都不會,那連機油錢都賺不到。也就是說,一般的人都會有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心態,都覺得自己所學的是最好的,不想更深入、廣泛的瞭解道教的全貌,所以不尊重道學,有點像井底之蛙。在我們醫界也會這樣,當然,各行各業也都有其墨守成規的弊端,這是人之通病。

再來,講到道教的分歧。我們知道道教的集結是在東漢,匯集各地方術成為完整的系統,道教的張天師張道陵是此時的代表人物。那個時候的道術以煉丹長生為顯學,包括外丹術、符籙與咒語等,這些方術有當時的時代需求。那時候,封建制度剛開始產生變化,政權由中央分散到各地諸侯、王室大家,爭權的結引發很多的戰爭,這些道術可安撫民心,減緩生活上的困苦,剛好很適合那個時代。

持續發展到兩晉、魏晉南北朝時,差不多就是我們雄文堂誕生的時代,在道教史裡還算蠻早的。那時候最大的特別點佛教傳入中國,異國宗教蓬勃發展。受到佛教勢力大興的影響,屬於本土的道教開始產生改革變化,大量的道教經典在這個潮流中出現。另外一方面,模仿佛教,開始強化神道設教。什麼是神道設教?就是有可以膜拜的對象。早期道教祭祀對象多為自然之神,對於設立偶像供養膜拜沒有那麼重視,受佛教祭拜觀音佛祖、釋迦摩尼佛….而受廣大民眾喜好之時代潮流影響,道教也隨之倡立道觀、金身、創祭祀科儀來禮拜三清祖師等等,現在常見的道教神明禮拜也就是從這個時代所演變出來的。為了吸引廣大庶民信徒,也以佛教為藍圖設立教團,擴大組織經營,類似當今的各大山寺,甚至於不同的地方還有分支機構,稱為分寺,系統性、企業化的經營。當時道教如果沒有做這個子的轉變,受到佛教勢力影響,也許就沒有了,失去信眾支持而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因為市場需求,市場的競爭太激烈,所以道教不得不變,這是另一次道教的大轉變。所以在那時,道學變成很重要,因為你要了解自我和他人(佛教)才能自我反省、改革。當時的時代潮流講的是釋道儒三教合一,所以那時候的道教對於學術方面相當重視,也算是道教史上哲思發展的顛峰。

在那個時代,因為道學的興盛而發展出內丹術,從本來的外煉金丹以長生成仙,轉變內煉自身,喻人體丹爐,以自身元性、法性、本性為成仙無生無死的無形金丹,稱之內丹術,形成內丹學,以系統化、條理化、學術化、公式化,融合武術、中醫藥的神仙道術,是道學和道術結合的最佳典範。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的時候,受到外族入侵和朝廷信奉秘密佛教的影響,許多的道教學派逐漸沒落,剩下的、最大的是正一派的天師道。但是在嘉慶年間張天師跟清朝官方分手了,也就是道教不再是跟政治有關聯,而且道教也不是官方宗教。正一派後來吸納了很多反清復明之士反抗朝廷,所以隨著嘉慶以後清朝開始漸漸的衰敗,再加上民間的反抗暴動組織與道教結合在一起,道教就變成了反對政府勢力的一個組織,這是我們道教的另一次轉變。那時候的道學當然是沒落了,一者沒有官方大額經費支持,再者跟反政府的勢力結合,不是單純以學道煉仙為宗旨。

現在,二十一世紀,2019年,當然跟清末民初又更不一樣了。主要是我們跟世界各文化的交流更密切,社會服務長照醫療等大幅進步,古時候的符法治病、長生、養生等已失其對庶民生活影響的重要性,有很多在醫療保險上都可以協助急難、弱勢族群、慢性傷病者的照護,因此道術的重要性跟以前不一樣了。處在這個時代裡,還有什麼東西是不脫道教本質而可以進一步發展跟融合的?例如是王者之術,你不一定是個國家的國王,可是你可能是一個公司的主管,要怎樣統御你的公司?更不要說公司,或是說搞不好你是一個老師,教很多學生,怎麼教這些很皮的學生?這是王者之術。

第二個可持續演化的是倫理之術。千年來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很大,除了用法律來規範人之外,還有什麼方式?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人的倫理,倫理之術也包含了對自然環境的關懷,道教在這個年代裡面,倫理之術可以跟我們的科學發展同時並進,讓有形的物質文明也能和無形的心靈發展取得平衡。

當你壓力很大的時候,你需要一個宗教信仰來穩定心緒。因此即使是我們的社會長照、關懷醫療已經發展的很好了,對於人生境遇還是有未能盡如人意的遺憾,命運的不如意讓你需要一個信仰中心,這些不盡然是以前傳統道教可以提供的,道團的運作形式會有隨著時代的變化。所以呢,道教的信仰不再是每個禮拜大家共修唸兩部經或是參加一個法會就結束的刻板聚會模式,因為時代改變了,宗教不得不跟著改變。

我們今天道教導論暫時講到這個地方。我是覺得偶爾回去複習一下道教史,翻一下,還蠻有趣的。

好,我們準備來共修。時間上的關係,我們還是把共修做完,只是時間比較短。好,我們不結印,觀想雄文堂三角形的山,前面藍色的湖,山放紅色,引導太陽之炁,照護全身。

再來進入第二階段。

觀想我們堂裡面的師公牌。依稀由上而下,中間左右龍珠放紅白光,雄文堂大顯威靈,西天如來佛祖親師傅,寶鼎呈祥香結彩,銀臺報喜燭生花,開手法腳,文雄光北斗,武略震南天,手出眼法,最後回到龍珠之上。

好,停我們來做第三階段(寫字),你們不一定要寫得跟我一樣,照你們的進度就好。

我們今天共修到這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