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1.13高雄共修
供養法界的必要性
待烤箱遇預溫度已經到了,我們就開始練習做披薩,先來共修以節省等候時間。12月7日到永安育幼院關懷院童,想要台中跟台北同仁過來練習可能有所困難,所以高雄這邊的同門就變成基本的種子教師,那天可以帶領大家做。
先講一下前面壇城的佈置,藏密的壇城供品有八樣叫八供。第一杯叫水,也就是喝的白開水;第二杯叫滑水,也就是洗手的水,加點洗衣粉、沐浴乳或洗碗精的水;第三個叫花,可以假花代替,你也可以用真花、鮮花,這裡是很漂亮的日本菊花;第四個香,這裡是用香塔代表很多香;第五個燈也就是油燈;第六個塗香就是抹在身上的香,也就是香水的意思。在歐洲是噴的香水,在藏密是塗的香水,也就是像男生的古龍水,這裡是用白檀香油替代,你也可以用真的香水;第七個果也就是水果;第八個螺是法螺,修持時法音可以廣播、傳播十方的意思,法螺的洞一般是朝上面,但為了漂亮也可以朝下面。好,再講一次:水,喝的水、滑水,滑動的水,加了沐浴乳給人洗手用的水、花、香塔、塗香,塗在身上的香水、盞燈、水果、法螺,這是藏密最基本的八供,所以很多都是象徵性,有些甚至於把八供放於布帷用刺繡方式,像樓下藏密的布條,所以布供裡有八個東西代表八供。在來就是中式的壇城佈置,簡單的水、燈、水果就沒有講究,如果要認真擺八供,就要擺對也要知道它的意義。因為八供的東西留傳很久,所以有的做的非常藝術、非常精緻。
我們來做敬愛結界 一樣手印,我們觀想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剛才法水裡有敬愛功德法的功德水,所以現等一下把心靜下來就可以感受到敬愛功德光。手印是豎中指,右手中指朝上,左手中指朝下,觀想千手千眼觀世音佛祖在你前方。千手千眼觀音佛祖注照一切善緣解一切的惡緣,觀想清楚之後,手印就可以放下,手放在兩膝或丹田上,靜坐15分鐘。心靜就可以感受到敬愛功德光,心不靜什麼都感受不到。好~開始~
好~停~ 剛講到密教的八供,密宗的修持裡,供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管是初學者也好、進階者也好、不管是個人的修行也好、團體的法會也好,一定免不了供養。以個人的修持為例:供養法把前面的八供印在心裡,結手印,把這排八供先化成一個平面,所以一直是copy, paste重疊重複的觀想以增加數量,本來是一碗水、變成一整排的水、一整面的水,所有的八供全部都是往平面、往上、往下、往十方一直複製,也就是千千萬萬的水、千千萬萬的燈、千千萬萬的火,當印在腦海裡很清楚了之後,再來手結八供印併供養咒:
嗡。沙爾娃。打他嘎打。衣打木。古魯拉那。面查拉。襟。尼里也。打也咪。 這樣才算一次的修法,把所有的供品上供佛菩薩諸天,下供六道有情眾生。所以一個供養法就搞很久,然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十萬遍,每個弟子都是這樣,這只是供養法。在密乘佛教的修持裡,第一個基礎是禮拜法,頂禮十方諸佛、頂禮聖賢眾、頂禮自己的根本上師,以十萬拜為基本功。所以你要拜自己的老師、拜佛、拜菩薩、拜聖賢僧等,這樣加起來4個層次的拜。不管是入門的法、進階的法、更深入的法都免不了這一些。又,在密教裡,壇城一定非常華麗,供品也非常的多,處處顯示佛子祈禱的誠心;麼為什麼你們來雄文堂,好像沒有看到很複雜的供養?道教有沒有供養?答:有,只是不同的教派對供養的要求不同。供養的意義是藉著你的心、誠意使佛歡喜;你的誠意愈多,你的供品相對愈多;你的誠意愈少,供品也愈陽春。接著你的誠意、你的心讓諸佛歡喜,諸佛歡喜之後就加持你、賜福你、幫你解災、幫你福份增長。所以你供養的愈多愈華麗,10萬元、100萬元、1000萬元,你得到的加持就加倍更多;如果你給1分祂給你10分,你給10分祂給你100分。假如你本身的資質很低劣、災難很多、很貧困、小人很多的,藉著一次一次的供養,祂一次10分10分的還你,把你慢慢、慢慢地由下面開始往上拉拔,一直到成佛,用意是這樣。所以若以密教的標準來看今天你們帶來拜師公的供養,統統不合格。
道教不注重供養嗎?不是的,作醮時有很廣大的供養,拜幾十頭、幾百頭的豬,這還不多嗎?為什麼來雄文堂那麼久,你們很少看到陽師這麼要求弟子們準備?因為供養是一種功德,佛門的修持法是由因地走向果地,由凡夫修成聖賢,由初發心學子慢慢地往上成佛。這是一個由低劣往高爬的過程,所以需要很多的頂禮、禮拜、供養,再藉由佛菩薩的功德加持,讓你能夠慢慢地提升。雄文堂的修行成道路徑不同,甫入門就給法令,你在修行過程中懂得學習、運用神授律令。所以,一入門就是果地的菩薩,你只是在學習如何運用你的神通,不是慢慢地藉加持由下往上爬,是一口氣的直接到頂。
所以你在施用法術時,像剛才敬愛功德法術的時候,是以親師傅、師公給你的神令召請功德光下降,你以大長者身份攝召功德光下降,而非藉由供養才得以召請親師傅、師公、神明。不需要的,這是不同宗教修持法術、成道路徑的不同。我們在五星法會時,在供養五星星君等特殊情況時,才需要很多很多的供養,平時只要簡單布置就好,這樣了解意思嗎?我們今天共修到此,大家肚子餓了,我們來練習做披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