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 講述於台北分堂
開壇墨水
一、前言:
還記得大家以前在學密宗時所使用的法器有多貴嗎?不論藏密也好、東密也好,通常愈高階的修行人,他的法器、金身及服飾都是愈精緻的。如果你到日本去參訪東密的道場,一進去會看到護摩壇城及燈飾的精細度。正中央不管有無唐卡或是壇城內的雕飾或是常明燈等……,這些佈置都是一般人負擔不起的。譬如藏密來說,小小的鋶金佛像、八供、鈴杵等法器,沒有一樣是便宜的。入門的弟子剛開始對於法器的需求就是有就好,當你修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不知不覺中,你的唐卡及念珠也會愈來愈精緻,由原本的500元提升到5萬元;修習一段時間後,你會想用十倍、二十倍的價錢,或更多的錢來裝飾你的壇城。你一個人會有這種想法,一群人在佛堂內也會有這種想法,普遍存在共修團體中的作法。想想在當時,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想要把壇城裝飾的愈來愈精緻?
若你極想要iPhone 10,存了錢好不容易購買到手後會想用保護膜把它包起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又好比一套茶具,包含碗、盛水器具、勺子、磨茶葉等等……,若想喝茶,你可以用很便宜、能耐熱100度水溫的茶具來沖煮,也可以高價購入大師手做陶瓷來使用。若是茶道家,為何偏好昂貴的茶具?自己喝的還是要炫燿?學過茶道的人知道,泡茶的過程中,心神和動作需合而為一;煮茶的過程好比修禪,一方面磨粉,一方面定性;茶泡完、飲畢,舉杯鞠躬。從準備茶具、煮水、加入茶葉、沖煮…..整個過程及動作如行禪一樣,專心一致;過程中你不會想放熱門音樂,動作不會隨便,身、心、器具三者合一。
如果你是一位修行者,你的供佛法器是拿來上供諸佛,下供六道眾生,要做供養用的。因此,你會挑選精緻的法器;甚至有錢的話,還會用尋找純金的法器使用。唸咒迴向十方法界,鈴杵和其他法器如唸珠等也會用最好的;你的菩提心和自修自證、自度度他的心投射在你欲使用的法器中。以眾生為大、為莊嚴,以己為小、為卑微;故,隨著你的心愈深入修行,愈是發心,你使用的法器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精緻,因為你把你的發心和精緻的物品投射成同一類型的物件。
當然,你選擇用免洗餐具或高貴的餐具和發菩提心是不會互相影響的,但是為何大部分的人會因此偏向精緻的器械呢?你還記得經典上記載:「若善男子善女人,以珍寶供養……..。」用最好的物品供養十方諸佛就是獻上最誠敬的心,因此隨著日益深入經典,你會發現,你的心量與你的供養是要一致的、要搭配的。為什麼專注於無形精神境界的修行者會將無形無相的心意與有形有相的物品做成等價的連結呢?假如你參加國宴,會穿合適的禮服,你會穿的較精緻?還是挑參加婚宴時的禮服?當然不同,服飾的選擇要看場合而定,也就是「搭配」。同樣地,供養十方諸天、諸佛,召請十方法界下降供養或普供十方眾生時,你穿著的法衣一定不會破舊骯髒,不會穿有汗味及臭味的法衣,法事器具也不會是髒的,供品會擺的很整齊,雖無明訂的戒條要求如此,但你在不知不覺中會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你使用很隨便的法器或是不穿法衣就不能做法事,而是說,你的內心和器具做了搭配,以相應的呈現來呼應法事實所放出去的心力,也就是呈現在法力上。最簡單可以把你法力呈現的方式,就是你的「心」和「形」是相搭配的。
二、心的收攝
今天假如你是米其林的廚師,你所使用的鍋具一定和廚藝相搭,不會用自助餐級的炒菜鍋,雖然用自助餐的炒菜鍋也可以做出米其林的水準,但是廚師也不會這樣做。抽油煙機及廚房的乾淨整潔一定會很注重及講究。想想看你對於修行的東西有什麼會很講究?譬如說你每天使用的法具和唸珠,像我們要使用的毛筆、墨,筆身的材質、毛料的材質、硯台的材質等等……,我們會想使用愈珍貴的石材,最好是天上的磒石或是故宮的翠玉白菜拿來做成玉硯台,符紙的種類是由達人級或是製紙廠出品,墨的品質都是可以很講究精緻的。如果總統請你論道畫符,你所使用的紙筆,就不會用平時使用的,會用珍貴的絲綢和布料來當符紙,你畫符的桌子、墊布,就不會用小北百貨的大眾化的東西,雖然你的法力不會因你使用的器具而有所影響,但為什麼要用這麼貴重的東西呢?是因為這個外相,在你準備這些用品的同事,你的心可以獲得收攝的效果。
你可以在很簡陋的山洞,穿很簡陋的衣服,這樣的環境當然你也可以修行。你可以每日、每夜都守著心沒有外散,守著真人的心,這樣是可以的。假如你是忙碌的上班族,每日用5、10、30分鐘來修行,其他時間的生活方式跟凡人一樣;你也需要在一個莊嚴的道場靜坐,協助收攝身心以修練道法。在道場洗杯子時、清潔時……,這些法務上的細節會讓你收攝身心,讓你知道你今天是來道場修持的。今天共修時,看到許多同門的杯子累積多次化符後燻黑的污垢,請下次共修前務必要把杯子洗乾淨,珍重守護你的杯子,這是你修行用的工具。
三、畫符心要
假如今天是修丹鼎道教,桌上不會有符籙教派的東西;丹鼎教派是以身體為一個虛擬的丹爐,以氣焙火修煉,不需有形的法器搭配。教相可能就只有一個師公壇,總壇為單一主殿,不會有其他各種分殿。丹鼎教派在宋朝發展到顛峰並在後期分為北宗、南宗,這是因為跟外族入侵、國家發展南移有關。北宗以大家所熟知的全真教為主,南宗是由紫陽真人、白玉蟾祖師為主。南宗發展之初是一個老師傳一個學生,一脈單傳,自白玉蟾祖師開始才廣收門徒。白玉蟬祖師雖為海南人,而現今的海南島也有一道教寺廟玉蟾宮,那是一結合觀光旅遊的場所,有十多個殿,寺廟內提供多種服務,有人幫針灸,也可以拜拜,但那些都已跟單鼎煉氣結丹的南宗無關,只是把道教的寺廟蓋起來,再配上幾位道士在廟裡的觀光道場;這不是白玉蟾祖師時期蓋的,是後人蓋的。
日本的神社中如果是有歷史的本社、大社,只會看到一建築面積不大的寺廟本體建築,保留歷史興建之初的大小,就算寺廟佔地面積很廣,神社本身建築卻小,彷彿如台北古亭區雖大,其中的一個建築物也不過幾十、百坪;神道教神明不是住在裡面的佛龕,祂是住在整個廣大神社面積內,佛龕只是祂聽信仰者祈禱的地方而已。所以不需要用富麗堂皇的方式蓋一間美輪美奐的建築,保留原始風貌就可以了。
今天開示的重點:
綜合以上,符籙教派的精髄在哪裡?我們不講究珍貴的法務器皿,今天加持法水時,神令的下降是以潑墨山水的方式──用潑的下來,如墨水流過宣紙般慢慢地下降,神令的下降並不是每次都是這樣子下來的。硯台上的墨水可以分為磨墨的平台和蓄墨水的水池,磨完的墨會流進水池,水代表什麼意思?畫符的儀式中這代表什麼?還沒畫在符紙上的墨水,有特殊意義嗎?
只要是道士開壇用的水,不管是開壇前或是開壇後,都是法水,都是具有道士力量的法水,是神聖清潔的水。若我們用富士山純淨的水或用台北市的水、或甚至用便利商店買來阿爾卑斯山的礦泉水…..,只要倒在這神聖的法器上,專供道壇開壇用的法器上,用神聖的墨來磨,道士的心是開壇收攝的心,法力是師公下降賜予的,這墨水就是清淨道教的法水,是有神力的法水。假如說要做加持結界,雖然不會把墨水直接做灑淨結界,我們可以用杯子把這墨水盛起來,到有煞的地方,挖個洞,把這法水倒入洞中再埋起來,這個地方就清淨了;如果沒有挖洞,就會讓人直接踐踏,是不敬的,法水倒掉也是要在清淨的地方,不能隨便倒掉,這樣是很不對的。因此如果你的心對這些過程都是很恭敬的,你的符籙法力就會顯現,不見得要用很貴的東西,你們要記得每一個細節都是師公及祖師所教導的,都是珍貴成道步驟方法的工具。
法器雖平凡,不是鎏金鍍銀、也非珍貴瑪瑙玉石等高價難尋材料,但因道士收攝之心、因道法之真義,置於其上的墨水就具足了萬千的妙德。
大家符籙開壇都做的很好,但仍有時會疏忽你本身就熟悉的東西,因為你技巧太好了,所以疏忽了一些細節;就像米其林大廚,一次的疏忽會讓你的菜失去原本的味道,如果剛好被評審吃到,就馬上丟了米其林大廚頭銜,因此,不管你是煮給一個客人吃或是煮給一群人吃,都要用原本的方式煮才對。不管今天開壇請符是陽師或是堂主主持,你的心都要保持一樣的,才能保持你符籙道士的法力,在成道的路上才能早日成就。
今天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