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5 台中分堂上課筆記 什麼都沒有的存在 各位同修,大家早安。陽師講過修行成道、證入真人需要兩個要件,一者為修行人所做的功德。功德可以泛指兩大類,一者是自我品性的提升,另一為對社稷、對他人的付出和關懷。所以品性不好者就不用談論如何成仙了;可是品性好卻吝於幫助別人、關心社會的修行者,所做功德不夠,那也是不行,無法登仙,這兩個都要具足才叫功德圓滿。 品性修持的良窟與否就要問你自己了。功德的修持就像這半年來不斷舉行的除瘟法會,這些心力是對社會的付出,除此,以前的五星法會也都是,所以大家在這半年來在修行路上的進步很多。如果你是像慈濟這樣子很積極的入世關心別人,這就是一個對外的功德。功德會是對外的功德,如同志工是對外的功德,可是你的品性呢?很多人對外面功德做的很好,自身的品性、德行上卻不怎麼樣,內、外的修持是兩回事情。但有些人是拼命修身、修心,內修的很好,可是卻沒有什麼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很難在短時間內兩者俱足。所以,內外功德的完備需要一段的時慢慢的累積,持續不斷的做。 除此之外,修行成仙還需要內證的功夫,內證的功夫也就是我們道術裡面的求真法術,這才是內證的功夫。如果沒有內證的功夫而只有很好的品行,即使幫助了很多人,最後還是陷在這個五慾的社會裡面,無法登仙。這樣子的人會入輪迴嗎?不見得會入輪迴,因為需有業報,輪迴的因,深入在某個世界無法脫困的因,將來死了之後,才會在某個世界的果。假如品行很高,修行很清淨,樂於幫助別人,老實說是沒有在這個娑婆世界受生的緣分。但缺乏了修真的功夫,會轉世去那裡?還是說他不會去那裡?不會在任何特定的地方轉世,就這樣默默、默默的,這叫做一個不動的狀態。所以他不會在淨土,也不會在天人享福,也不會在三惡道裡面,他什麼都不會,處在一個叫做「不動未發」的狀態。 這跟涅槃有什麼不一樣?阿羅漢或是成仙的真人,有可能是處在一個幻化淨土或福地洞天,也有可能因為了救渡眾生,而在眾生界有一時的權現、幻現。涅槃的意思應該是說,本身的這個靈跟大自然的「道」是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以顯現各種的面目,顯現跟不顯現都是一種面目,不顯現是一種面目,顯現一個、兩個,或很多個,都是一種面目。 涅槃應該講是跟「道」合在一起的那個狀態叫涅槃,涅槃之後有沒有顯現都是一個表現,沒有顯現也是其中的一個顯現。就像我們做實驗,有正向的結果是一個結果,若原本的假設錯誤,實驗證實原推論為錯,得到一個負面結果,這也是一個結果。「結果」只是告訴你:這條路是不對的,應該往另外一條路才是正確的。而「實驗失敗」是指你操作的過程有誤,而不是原本的假設有誤,那才叫實驗失敗。以此,實驗成功有可能是一個結果(與原本的假設相符),或是沒有結果(不符合原本的假設),一或零都是一種結果。涅盤也是一樣,顯現、或幻化一個東西、二個東西、三個東西.......,或是沒有東西,都是「一個」結果,都是叫與道合一。 那剛剛講的那個呢?是沒有與道合一的,他只是一個暫時、沒有結果的、沒有形象的一個結果,所以他會不會永久沒有一個這樣的結果?會,他會永久,一個沒有型態的結果。就是什麼都不顯現,只有這樣一個,唯一的、沒有「相」的結果。他不會有道的種種變化,不會自由自在變化的,沒辦法跟道合一,那個是沒有的,他就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結果。所以這樣子的將來,會不會有機會變成一個福德正神?會不會有機會變成觀世音菩薩?變成某個宗教的某一位長者?先知?來幫助別人呢?不會。因為他就是沒有結果,他不會有變化,他也沒有在三惡道中,什麼都沒有。那他到底是有一個存在,不管是一個真正的物質世界的存在、一個靈魂知覺的存在,或是某一種形式的存在呢?是的。它是一種某一種存在,但這個存在並不是說幻化、或是神的存在。不是一個石頭的存在,他是個存在,他甚至連意識的存在都不是。所以也不會有 INPUT、OUTPUT,沒有這種意識溝通的能力,但他還是一個存在。 比方說,用一個比較可以了解的東西,如原子、分子、三度空間立體的結構來做舉例。我們有一杯咖啡,是一個物質的東西,是分子、原子結構所累積架構形成。現另有一隻小倉鼠,活生生的小倉鼠在這裡,小倉鼠是生命體,咖啡不是生命體,咖啡是無生命體。倉鼠比無生命體的物品多了一個生命、意識的元素,而咖啡這個東西只是一種存在,完全沒有意識,可是還是一個東西,這也是一種存在。 假如連成三度空間的構成體都沒有,只是很小的分子呢?它也是一個存在。 比分子更小一點,只是原子呢?那還是一個存在。 在地球外的空間、宇宙,星辰跟星辰的暗粒子呢?它也是一個存在。 所以說剛才講的那種品德優秀,沒有三惡道的緣分,暨幫助人也很有福報者,他的心雖清淨,可是沒有修持修真的法術,雖然將來沒有三惡道的緣份,但也沒有辦法成真、成仙,只能是一個存在,但也不會當神。 對有修行法術者,受人指導高等法術之學,可是沒有修到很高的境界,或是他本來修的是屬於一般的法術,則最後成就的結果是福德正神、觀世音菩薩,或是某個宗教裡面的一個先知,或是一個神。修持到更高境界才是像我們的師公、成道師公、真人、成就的阿羅漢等,這樣了解陽師的意思了嗎?所以,會不會因為說生前是一個盡責有功的太守,如同古時候故事裡面,生前非常的節省、愛民,死後封神,有沒有這樣的事?沒有。 再來今年下半年的時間裡面,我們除了把以前學過的玉皇丹複習之外,還會針對玉皇丹裡面屬於心性的作用,陽師再多做解釋,因為這個跟我們的功德、品性的修持,還是有關係的。以前陽師講的是一個比較表象,比較定義上的東西,現在陽師會進一步的、更深的往內心的探索上來做解釋。而這些解釋有時候很難懂,或以前講的可能沒聽懂,反正聽不懂就飄過去了,那麼現在講應該你就覺得可以聽的懂了。因為畢竟你是有在修持,而且你有人生實際上、生活上每天的接觸。你每天都會想這些問題,只是有時候想多一點,有時候想要少一點,有時候從這個角度想,有時候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就是你有想過,那陽師再提到重點的時候,你就可以抓到這個重點,這是我們這半年來預計要做的功課。 好,我們來開始今天的修持,直接結玉皇大帝的手印,觀想玉皇丹,在你的前上方有玉皇大天尊,放黃金色的光,照你的天心,在你心輪有一個菱形的玉皇丹,在你的心輪之中,觀想清楚之後,手印放下,保持著玉皇丹在心輪中的觀想,不做變化,只是單純的冥想玉皇丹的存在,靜坐。(十分鐘)停,現在注意聽,先拿筆記記,在你自己的紙板上寫下你剛剛的覺受,你剛剛的想法,靜坐時間你的覺受,寫給自己看而已,陽師不會要求知道答案。OK了嗎?如果在剛剛十分鐘的靜坐裡面,有幻覺的嗎?有神覺的嗎?什麼都沒有感覺,只是覺得心情很平穩的嗎?覺得心情還沒有很平穩的有嗎?想要再多做點時間再調整的,有嗎?覺得剛剛這樣的時間就差不多的,有嗎?我剛剛做了十分鐘之後,我覺得想再多做一點點的時間,再做自我的調整,整理一下自己的,有嗎?還是覺得剛才做這樣就差不多了,就覺得調整了差不多的,有嗎?還是你沒有想過有或是沒有的,有嗎?陽師一個一個的分析。 假如說有看到幻覺,在十分鐘就已經有了聽覺的幻覺,視覺的幻覺。但你知道那不是真的,可是他就是出現就叫幻覺,你知道他不是真的,可是還是有聽到、看到、感受到了。就像有些人帕金森氏症,吃藥吃久了會有幻覺,那是藥物的作用,那種藥吃久就會這樣子,就是你自己知道,可是還是會出現,一直到自己都被自己催眠,那是真的。沒辦法,因為作用在腦裡面就是會產生一些有趣的作用,有些人一坐就一大堆的神阿、鬼的就出現了。所謂的神覺就是說你知道出現的不是幻覺,你知道祖師下降,你可以開始產生這個神覺上的溝通,就像說可能今天是師公誕、今天剛好五星法會,親師傅下降,這樣一個很特殊、很特殊的一個節日或祭典裡面,你真的有感受到神覺。這神覺也有可能是單向,是師公或親師傅主動推播的,也有可能是你覺得你可以推出去的。你覺得祂好像在聽,你可以說出去,你覺得說出去祂一定聽的到的。可是祂聽的到之後,你不見得有這個能力可以接受到祂們的反應 response,可是你覺得祂有在聽的。另一種是雙向的,你可以感受到祂的存在,祂在聆聽你、在加持你,然後你反應給祂、祂也聽的到,而且會再一次 response 給你的就是雙向,一種是這樣,當然不可能每次,是在很特殊的時候有辦法這樣子,是這樣的神覺。 另外一種就是靜坐之前,今天心還沒有很靜。靜坐的過程中,心情越來越平穩、平靜。平靜的時候也覺得身體越來越舒服、放鬆,氣也覺得愈來愈舒服,在那種單純的一個靜坐中,你就覺得很舒服。 還有一種是覺得說有越來越平穩了,可是還沒有很平穩的時候,十分鐘就到了,這也是一種。或是你覺得再多做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應該會更加更舒服的狀態。它有在改善,可是還沒有改善到你想要的那個階段,你覺得我可以再多做一炷香、兩柱香這樣子調整。這可能跟每天的狀況也會有所不同,可能有時候比較快一點,有時候慢一點,每天不一樣。 那還有一種就是說,我也不知道有還是沒有神覺,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好還是壞?也不知道身體是舒服、不舒服?也就是有做就好,十分鐘就十分鐘,十小時就十小時,可是就完全沒有知覺這種,沒有特別去想。有時候可能只有知覺,可是沒有特別去做分辨,沒有分辨特別舒服或是沒有特別舒服?沒有特別去觀察到它。 對於這些種種的差別的分別,是這下半年教導的重點。 用一個更容易聽得懂的例子。今天陽師開早餐店,我只有賣一種東西叫做蘿蔔糕,只有賣一種而已。而且蘿蔔糕只能點大盤或小盤,這個蘿蔔糕當然會買新鮮的,新鮮蘿蔔糕可以直接吃,因為那是今天剛做的,蒸過的還是熟的,點了就可以直接吃。那你也可以點要再煎一下,煎的黃黃的,稍微有點脆脆的裡面還是鬆軟了。或是你可以點兩分熟、三分熟的蘿蔔糕,你也可以點全熟的蘿蔔糕,煎的就是很硬的。全熟的不會煮到像肉煮出來那麼硬,因為它畢竟是米,全熟就是整個熟透就是變硬。生的就是蒸過,但是比較軟,兩分熟、三分熟就是只有表面是稍微酥脆,裡面還是軟,另一種全部都是軟的。那還有另外一種呢?就是老闆自己做決定,我是店家嘛,你不用點了,我決定好就好,反正你就坐著就是。我看人多就煎兩分熟,人比較少就煎全熟,看我的時間,老闆決定熟度。假設我今天煎好了,我覺得表面稍微煎到黃黃的很漂亮,而且聞到一股焦糖化的味道。因為經過加油之後,它會稍微焦,然後米本身就澱粉屬於醣類、多醣類,當有溫度之後多糖類焦化,就產生一個芳香味。這個芳香味已經出來了,然後顏色色澤也是ok的,整個蘿蔔糕煎的很成功、很漂亮。就像你禪定一樣,今天心情很好,我認為煎的很漂亮。 那還有一種就是,今天實在太忙,又一直煎蘿蔔糕,人很多就不小心煎爛掉了,煎的不好變爛爛的、變鐵板燒。今天心情沒有很好,這塊破一個洞,那破一個洞,有些地方黃,有些地方不黃,還需要點時間去做調整。當然還有一種就是說,反正就丟下去,有煎就好,也沒有特別去管煎的好不好,覺得有變色了,有硬了就好。至於有沒有香味、有沒有焦化味道出來,沒有仔細去想,反正這些有煎過就好。馬上就一號桌、二號桌、三號桌,就直接端走,沒有特別去做特別的評估,反正就是有做了,這是一種,那這些都是在早餐店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有可能今天開店的狀況不錯,每個蘿蔔糕都很漂亮,也有可能今天開店的狀況不是很好,蘿蔔糕都煎不好。有可能是今天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去想蘿蔔糕煎的好不好,就是本人憑感覺,自己動,自己炒,自己送出去,也沒有特別去管好或不好。就像你開咖啡店一樣,同樣是機器煮的咖啡也是有差,有可能你今天真的是很認真,所以這杯咖啡真的是弄的很好,奶泡是很漂亮。有可能今天咖啡亂七八糟,鍋爐的溫度也不太夠,然後豆子弄的亂七八糟,弄了一杯就出去了。也有可能是三十個人在排隊,光是不要做錯就不錯了,也沒有去管這杯做的好或是不好,太忙了,沒有辦法只能趕快趕工。這樣了解陽師的意思了嗎? 禪坐也是一樣,在十分鐘的法術修持裡面,你是屬於哪一個?有可能每一個都會有,今天是這個,明天是那個,後天是這個。那現在陽師要要求了,以前是有做就好、會就好,現在開始跨到第二選項,要開始QA。不是給大家考試,不是陽師給你們考試,不是說到八月份的時候要考試,一個一個來,然後開始打分數,沒有,不會做這種事情。可是陽師現在要求你,開始你自己要做白紙黑字的紙本紀錄,把今天的記錄下來,這是給你看的,不是給陽師看的。你今天如果只做一次的禪修,作完就像剛才一樣寫下來,今天就是第一回了。那如果今天晚上覺得還有一點時間,我想再做一次,做完之後,不管時間長或是時間短,就是在你結束之後才寫,而不是結束的中間,是結束之後才寫。如果你今天是五分鐘,那就五分鐘後寫;今天是五十分鐘,你就是五十分鐘後寫;如果你今天是兩柱香,中間會有休息上廁所的時間,那就是把兩柱香全部都結束之後才寫,就是整個告一個段落才寫。你把它寫一個禮拜,下禮拜還有共修,下禮拜的時候,我們再來看著這禮拜的,當然陽師不會看你的,就是下個禮拜說你要帶過來,我們來看結果怎麼樣,這就是這禮拜的功課。 好,我們來做第二個,太清之炁,結瑤池金母的通印,祈請瑤池金母大天尊下降太清之炁在你身上,手印放下,一個短暫的五分鐘的靜坐。只要跟太清之炁融合為一,這樣就可以了。(五分鐘)好,停,一樣拿你的紙跟筆,請你現在把剛剛那段過程,模仿第一次的過程寫下。 第一段的法術是玉皇丹,就是玉皇丹之炁,第二段法術是太清之炁,你可以分別這兩種道術炁的不一樣嗎?兩段的禪修時間都很短,前一段十分鐘,然後陽師講解,講解了很久,我們再做太清之炁,時間也很短五分鐘。你有覺得在第二段的時候,你的心比第一段時候你心情有更靜的嗎?或是覺得時間比較短,所以還沒有靜下來的?還是覺得很沒有辦法分辨的?那有沒有在你的感受中知道它是不同外,還能知道其中一個比較強,一個比較弱的嗎?你可以感受它一個強、一個比較弱外,還有去想理由為什麼嗎?為什麼是說我們做了半年的王母娘娘除瘟疫法會,已經拚半年了、法會也做N場了,所以就算你不做,這邊已經凝固了很強很強的法力,就好像在牆壁上了、在磁磚上,所以你什麼都不做也很強了,你有想過嗎?還是你沒有想過,反正它就是比較強? 好,最後一個問題,當你覺得某個比較強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才是適合我嗎?比較適合我的特質的嗎?或是你會這樣想,一個比較不強的,可能它跟我的緣份比較淺,我要練比較久才會成就,我專練比較跟我有緣份的,我可以早點登仙,早點畢業。就像我們去念博士班、念研究所總是要畢業,我挑哪個題目比較快畢業,會挑可以做兩年就畢業的還是做十年才畢業的。如果我挑兩年畢業的,畢業之後我可以外面找工作,我還有薪水。可是如果我是做十年才畢業,可能八年要吃自己,所以當然是挑二年的。你會覺得有這樣的想法嗎?還是你覺得是平等觀,都可以的?或是你覺得應該挑比較難的,算是一個自我能力的挑戰的? 這些都是在禪坐的過程中,陽師希望你去做思維,當然不是只有限於思微這類而已。是你能內觀,觀自己的心情,有沒有穩定,有沒有什麼雜念跑出來?為什麼會有雜念?為什麼今天的狀況跟昨天不一樣,你還可以觀很多東西,這是正向的思維。今天第一段練習結束之後,如果陽師沒有在這裡做講解就接續第二段練習;或者,第一段結束禪修之後,中場休息時間讓大家滑手機,查看有無漏掉什麼訊息?然後就接續做第二段的禪修。則這第二段練習的結果會不一樣的!因為陽師的講授其實也是一種禪修,一段不同型態的禪修,大家可以想一下,為什麼?這些都會在下個禮拜的共修中做延續性的說明,今天共修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