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天第一壇 大佛性與小佛性 今天繼續講三清、三炁、三光。太清、玉清、上清是講三種不同組成的原始之炁,一杯卡布奇諾裡面有咖啡、牛奶、奶泡,三種不同成份,或是不繡鋼鍋裡面有鐵、鎳、鉻,這種成份可以分開的,也有混合在一起的。例如一顆原子,裡面有中子、質子、電子,中子不同、質子不同、電子不同,就是不同的元素,三清三炁也類似;必要的成份裡面有三個基本的粒子,粒子的組成比例不同,外面的東西元素不同。每個人的體內、萬物的體內都有三清,我講的三清不是真的講原子,而是說在這個無形的原始炁裡面,每個人都有三清,萬物皆有,包括有機、無機、無生命、有現象的生命、沒有現象的生命、鬼神、幽冥界的眾生、萬物、色界、無色界、包括宇宙小小的灰塵,包括真的粒子跟暗黑粒子都是。 我們這邊不講物理的現象,不講相對論,不論量子力學。我有三清的地方也可以說就是有佛性,這是大家聽的懂的,或是元性;從符籙教派演化到丹鼎思想,差別點在於增加了對元性的敘述。元性、佛性是同樣的東西,今天第一場就先來講什麼叫做佛性?每個人的佛性跟釋迦牟尼佛是一樣,是平等沒有差別的悟性,這是最簡單的定義;祂所體悟的寂滅之道,祂跟他體悟出的道一樣的,「疾滅之道」跟祂的佛性是相同的。 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多種不同的性格,不是只有一種而已,有主要的個性還有比較隱微、其次的,這些人格特質在生活中不同時間會跑出來的;這並不是說是每個人都是多重人格,而是指一個人本來都是多姿多彩的不同性質的整合體。我們講佛性、體悟眾生而開悟的這個性。佛性是指有生命的、有思想的物體,可以體會慈悲、智慧、平等,可知道悲喜、憤怒、快樂,種種心情不同的起伏跟懂得因果關係的糾纏,為什麼有憤怒的關係?痛苦的關係?......前因後果是如何串連起來的。 在佛的眼中,眾生在定跟慧二者協助下,佛性可以得到開啟。你會說咖啡有佛性?它會有知覺嗎?它會有思緒嗎?沒有!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說萬物皆有佛性?所謂的佛性是指限於有思緒的、有神經細胞的生物,要能夠 Input 、有處理器、有Output,這樣才能叫做有靈知的生物嗎?古時候的禪師可能沒想到這麼複雜。人沒有問題,其餘比較高等的生物很有靈性,跟人的情感、思想、智慧比較接近,貓、狗、靈長類這些,大腦愈複雜,進化愈高等,都沒有問題。魚呢?金魚應該有,金魚有金魚媽媽帶著孩子,鯊魚?應該也有,牠也有小孩,比目魚?開始存疑......。 禪師最常問的問題:蚯蚓切二邊,佛性在哪邊?蚯蚓的大腦在被切斷的左半邊還是右半邊?共切十段,每一段都會有大腦嗎?再小一點的生物,如藍綠藻,它會繁殖,也需要養份,也會排泄,也會生滅,也會死掉,這樣子算不算有佛性?你可以說它有一點點靈性,你說它有佛性嗎?算有佛性的話,佛性可以分大佛性跟小佛性嗎?再來,如果藍綠藻單細胞生物都有佛性的話,那細菌呢?徽菌呢?甚至病毒呢?病毒的結構比細菌更簡化,假如病毒在人體內繁殖的時候,它的 DNA 大量複製,把宿主細胞內的養份吃完之後,宿主細胞破掉了,一百萬個病毒的 DNA 擴散出來,就有一百萬個獨立病毒,它本來是一個靈性,複製之後變成一百萬,所以靈性由一個變成一百萬個,如此,佛性是可以無性繁殖的嗎? 假如我有二個佛性,把它融合在一起,如一條大魚吃掉一條小魚,則佛性剩下幾個?二個還是一個?連禪師也沒想過這個問題,他會說你的問題太困難了。病毒由一個變一百萬個,所以,靈性可以一個變一百萬個嗎?這一百萬個跟原本的一個佛性,是同一個還是不同一個佛性?宇宙的每個星球裡面都有成住壞空,大家可以理解,假如某一個星球壽命到了,沒了,而星球上已經發展出很高文明的生物,來不及逃出來都死亡了,這些佛性都完全消失了嗎?還是佛性是可以越過宇宙的時空,可以做空間旅行,到別的世界去投胎?佛性會投胎嗎?娑婆世界的生物會投胎,但佛性會投胎嗎?古時候的譯師沒想過這個問題。本來是很單純的描述,佛性是指對世間萬法體悟的心,但在跟現實的生物學放進去之後,你會發覺問題就很多,不是你原來想的那麼簡單。 把它當成一個謎題,在第二壇才解釋,第一壇先給大家一個疑問,想一想佛性是什麼?這跟我們今天要講的三炁是有關係的,第一壇先上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