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雄文堂台北分堂
雄文堂歷代的弟子很少分散各地的,最多是住在附近,像現在分散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在歷代是很少見的。雄文堂是一陽師一護法,沒有分家的,兩個或三個分堂不算是分家,仍然算是同一派。 之前提過,修道的四個步驟,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法由陽師教授大家,第三階段由師公個別教授,也就是,大家的程度到了某一個層級以後,接著就會跟著某一個老師專精學習,(不再是大班上課),比方說像是大學裡面,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會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但是到了研究所以後,跟著你的老闆(指導教授)的時間會很長,(現實上)陽師沒有辦法一直跟著你們身邊。因此,到了三級以後,授道的棒子就由陽師傳回到師公手上,就由師公陪在弟子旁邊教授。 從雄文堂出去創了一個教派,並不是分家,而是另外那個教派的教主,歷代出去創教成為教主的例子還蠻多的,可以說歷代的許多道派多多少少都有雄文堂的影子。 這裡再把共修的理念講清楚。共修是指有一個共同所學的科目,大家一起修,是由親師傅設定課程的大綱,例如第一到三年的必修,第一年的有劍指、八卦印等等。三山印是大家必修的,學到不同的程度,會有不同的力量,目前所教授的三山印進度,已經快要到了第二步驟的內容,但是現在有些人仍無法領受。到更深入的領受(第二級),是由內在氣息融會以後所產生的,這部分要清楚明確,不可以若有似無、不可以恍惚。第三個步驟,會是三山印的應用,目前還沒教。 必修以外的選修,是針對不同弟子的特性進行,是加修的,三山印是必修科目,選修科目是由師公指定,必修科目的進度比較慢的,選修科的順序則是晚一點再學,目前台北是每個人有自己的選修科目,台中也是有選修科目,是台中同門一起共同學習的選修科目,高雄目前還沒有選修,但是有旁支科目的課程。所謂旁枝課程就是教導道派的教相和知識(Knowledge),所以目前由凱文和小米抄寫筆記較多,台北則較少,道派的知識大多為道教中不公開傳授的知識,是上網找不到的知識,不是藉由Google, Wiki或者百度等網路電子百科全書就能找到的資料。這些講授的內容是所有道教的教相,只要是正統的道教道士就可以認同與認證,這也可以證明台灣雄文堂有正統的教相,是正統的教派,如果教授的教相知識中摻有個人思慮上的編攢,那外人就會知道所教導的內容並不是正統的,所以公布這些教相知識,由凱文和小米記錄,讓外人知道台灣雄文堂有正統的教相,是正統的教派,這是公開給道教專業人士的評鑑。 也等於說,我們不在言詞上和他人辯論,不道他人的是非。台灣雄文堂只講自己的東西,並由他人評論我們的道意。他人肯定與否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何謂道?「道」,上善若水,「善」的意思是指道的美好的地方,水,可以用可樂瓶來裝,就有可樂瓶的樣子,用花盆來裝,就有花盆的樣子,裝在不同的容器,水的形狀會改變,如果外人是肯定我們的,水就像裝在大盆子裡面,表示說我們的面子很大,如果外人是否定我們的,水就像裝在窄口瓶裡面,表示說我們的面子很小,所以,「道」是沒有固定形相的。親師傅是跟我們講,不要過於注重自己的面子,而是要看的是自己的裡子,太過於注重外表的東西而忘了內涵,如此就背離了道。 陽師會受到批評和毀謗,就像是各國的總統一樣都會被罵,只要是leader都會被罵,那什麼樣的leader不會被罵呢,有掩飾、修飾過的leader才不會被罵,坦蕩蕩的leader一定是被罵的,其中善意批評和惡意批評都會有。別人雖用惡毒的手段攻擊陽師,但是陽師不可以用人家攻擊的方式反過來攻擊回去;陽師可以防衛、防護,但是不可以攻擊別人,人家攻擊我,是他人造的業,我攻擊他人,則是我造的業,對於他人的攻擊,陽師有很多防護的方式。而就算是一位陽師倒了,也會有新任的陽師上來。 每一位弟子的進展到了哪裡?以親師傅來看,親師傅都知道,親師傅跟陽師講要有耐心,因為每一位弟子入學是以他(道士)一生的長度來入學的,所以要以一生的長度來教導,陽師不能只想收頂尖的菁英入門,因為收弟子入門的人是親師傅,不是陽師,親師傅可以說是校長,而陽師是學校裡面應聘的老師,例如是一年一聘的應聘老師,如果這位陽師不教,就換另一位陽師來教。 最後,親師傅祝大家旅遊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