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部法:心明法

2015年4月15日 高雄共修筆記

人部法:心明法

上星期教導的是「融合」壇城、地靈的氣,讓你的疲勞消除、恢復精神。這星期教導如何「攝召」神氣,讓你精神奕奕,一切的煩惱都放下。每一種氣都很微細,都有其功能,身為一個道士應該要懂得辨別。

步驟:

  1. 先靜坐在壇城前,家裡供奉主尊的不論金母、親師傅、其他神明皆可以,靜下心來但不能放鬆到打瞌睡的階段,把「俗緣」都放下,調心、調息、煩惱的事先拋開,什麼都不要想。用一些時間來讓心靜下。當你的心平靜下來後,內心雙手合掌祈求神明讓自己的心靈可以靜的像湖水一樣,水淨可以映樹,如鏡子一般可以照見內心一切塵埃。這時念出壇城主要神明的全名,今日是由瑤池金母大天尊來練習,所以就念出(南無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三次。念完後把全身的氣散開,充斥整個空間,房間有多大就散發多大的氣,感受自己的氣充滿在四周的空間。 
  2. 把手掌舉起來感受瑤池金母的炁,再用手把瑤池金母的炁和你自己的氣收回自己的身體裡。 
  3. 寧心靜坐3~5分鐘,感受充滿全身的炁,這時你會感覺你的心非常的亮,眼睛看東西看得很清楚,這是因為「眼界」變亮而變清楚。 
壇城裡的炁千變萬化,類似調收音機的頻率,頻率要調到正確才能抓到神明的炁。但是你一開始無法只靠自己的力量做到,因為感受會隨著心境而變化,隨心境變化感受也會不同,所以要靠主尊的力量加持。比如你若有在唸咒或經典,唸久了能量就會平穩一致,高王經、地藏經皆有能量存在。此法做久了,習慣了你就抓得住能量,需要透過念咒才可以抓到覺受就代表你們還是學生的階段。

今日教導的心明法,借由祈禱,心隨著變化、轉化之後,金母不用特別幫你,在冥冥之中,法水的幫助下,你就可以覺受。今天的法水可以永遠跟隨著你,你的心一想到就可以用,法水中的法令會幫助調整頻率。當你的心(氣)散出去,把金母的炁抓回來,金母的炁幫你把眼界打開。

這個法術的原理不簡單,但是學習方法就很簡單,在家不管你供奉的主尊是誰,或是你家在地理龍穴都可以做練習,不限制!

家裡沒有壇城的也沒關係,有雄文堂的護身符就可以,每天練習,累積經驗後感受會變強。雄文堂的法術不會因為你使用愈久而用完,每練習一次就與天地交融一次,本身的法力是不變的,但經驗、熟練度會增加。就好比是一位司機先生,每天要來往阿里山山上和平地,開的車都是同一台,但是開車上山、下山的次數愈多次,對這條路線的彎道愈熟悉就會愈開愈順。練習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回家要持續練習,這樣熟練度會大增。


2015年4月16日 共修筆記

人部法之心明法要點補充。

接著昨天教導的心明法,昨天的練習有一個重點就是把自己的氣散出去,如何把氣散出去,這是有玄機的。

陽師的方法:

先觀察你所在的房間或空間有多大,四根柱子之間的距離多少,先讓自己對空間大小有一個概念,預計這個空間有多大很重要,眼睛閉起來後感覺自己的氣(意念)碰到四週的牆壁,「意念到那裡,氣就到那裡」!氣是無形的,你的意念在體內,氣就在體內,你的意念在體外,氣就擴大到體外,有如你的身體變大一般,若你散發出去的氣無法充斥整個空間,是無多大效益的。當你祈禱主尊之後,主尊的炁是充滿整個空間的,而你的氣卻只散發在周圍1~2公尺,無法與主尊的炁完全融合,效果當然打折扣!

共修練習:

在你做完這個法術,心會特別平靜、安定,在這個心境時,看什麼事就是什麼事,不會看錯,不會加入主觀的意識。一個修道之人,法術和生活是在一起的,法不是死的。很多人以為當上了神仙,好事就會來到,壞的事都不會遇到,這是很美好的境界,所以要努力修行變成神仙。但是你要想:凡事有因就有果,看到別人有身分地位,要去想他付出多少努力,不是當神仙就可以憑白得到好事降臨。為什麼神仙會無災無難?因為神仙看事會了解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每件事都要合乎倫常、合乎天地因果。若是神仙也參與賭博、檯面下的交易,這樣的行為只是將自己推入災難的坑洞裡。只要你心正、行正,就算有災難,西天如來佛祖親師傅也會幫助你,無形之中有所化解。

切記:法術之要在於你的心的「仁」、與「正」!

回家也是按照這個步驟來練習,熟練後就可以舉一反三。


2015年4月22日共修筆記

人部法 : 心明法復習

我們來復習上星期所講的心明法。

當你的心靜、心寧,看事情就會客觀正確。比如你出門去談生意或是去比賽,談生意時雙方各有籌碼,比賽時敵我雙方一定有強項、弱項。要怎樣才能掌握先機呢?

有幾個要點:

  1. 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手中的王牌有幾張?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那裡。 
  2. 有多少時間耗在交易或是比賽上?交易時間過長,獲利會增加或減少?比賽拖愈久戰鬥力愈弱,是要速戰速決贏面比較大還是要拖延戰術?交易儘快完成,獲利雖然少一點,但不會投入太多時間,還可以去談別的生意;比賽儘快結束,戰力不會用盡。要思考那一種對你比較有利。 
  3. 你要知道為什麼要去談這筆生意、為什麼要去參加比賽,你一定要贏或可輸、可贏,或是可小輸、小贏……。 
這些考慮的要項是你要以「主事者」的角度來分析,以上只是大綱,還可以細分項目。

要做一件事情,你的思維要放在「評鑑者」的角度上,比如一個機構將要被評審,被審核者要和評鑑者站在相同的角度,才能同時可以看得到全面。你的目標要達成,要同時站在主事者與評鑑者的角度,看到自己也要看到別人,把所有細節攤開。

你要靜心才能看清一切!

練習一:

首先請大家靜下心來,回想今天下午到現在所做過的事,把這些事反省一遍。再來就是心中祈求瑤池金母賜予清心的能量。接著感受你自己的氣,氣是一種心靈上、說不出感覺的「情境」感受。感受到自己的氣後,把氣放出充滿整個空間,可以舉手藉由手放大氣,感覺到自己的氣充滿整個空間後,舉起雙手來感受金母的炁,可以感受到金母的炁後,把自己的氣和金母的炁融合、收回來放到身體裡,直到氣充滿全身或把氣收到下丹田。

問與答:

弟子:不太確定感受到的是自己氣或別人的氣。

陽師:手伸出來,自己的氣可以感受到嗎?

以下幾個步驟,先一步一步來做看看

  1. 伸出右手在胸前感受自己的氣在手心處,感受到後把右手移到肩膀處,感受氣隨之擴大範圍,之後再把手臂向左右完全伸直,感受自己的氣隨手而移動且變得更大。 
  2. 左手也做一次。 
  3. 雙手掌心對掌心(抱球狀),感受中間有一股氣,雙手打開同肩膀寬,觀察氣是否隨之變大,接著雙手伸直,感受到氣環繞在你整個人周圍。 
  4. 不用手模擬,只用心念將氣擴大出去。 
練習二:

大家一起做一次,借由手來感覺氣場的存在。氣愈放大愈難感受清楚,這有訣竅。氣會有一個「核心」,無論如何放大,氣的核心是不會跑的,核心感受不會變,掌握住核心感受的訣竅後,不管怎樣擴大核心,氣也隨之變大。

並非要你像氣功師一樣的散氣,這樣會有「物裡上的極限」,靠肉體排氣會有局限,就像50 cc的機車與125cc 的機車,其引擎的排氣量是固定的,當然輸出的馬力有極限。道家散氣用的是「心氣」,手只是心的代表,無形的氣沒有空間上的限制,要多大就有多大,手不需要用力,只是感受心氣或凝聚的磁場。

為何需要手 ?

因為有形的筋脈可以做為無形心氣的延伸,身體和手就有如蝸牛的觸角一般,腳也可以。這是人部法氣階段最精要的地方!舉起右手感受氣,就是把心延伸到右手的意思,只要心在,無論手在何處都可以感受到磁場的變化。只要心在,磁場不受空間大小變化的限制。

一個道家、修行者的氣是氣功師所感受不到的氣,氣功師的氣有極限,只要幫人打氣後,被打氣的人很舒服,他自己卻很累,而道士所給的氣無形的氣,不會讓氣減少,會不會累?會,但不是身體上的累,是精神專注的累。

你的「心」產生「無形的氣」,才能與主尊組合,心意與心意才能融合,無形的心意無法與有形的心氣融合,所以自然無法與有形的思維來和神明做心意的溝通!

希望大家回家練習時要掌握住「心」的要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