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高雄上課筆記 如何與神明溝通(一) 人部法最後要教的是以你的氣來作為你的思慮、祈禱、意念的代表來與神明溝通,你送出氣,神明也以氣回應你,這「有來有往」的狀況就是「通靈」。 其步驟首先要「靜心致意」,當心靜下來氣才能平順,心若浮動意就不純,氣若不順就無法正確送出訊息。好比你寫email給外國友人,卻錯字連篇,對方打開email根本看不懂你的意思。 「天門」就好像一個門,門的大小在其次,這門是真實存在的,你的祈禱會經門而進到遠方。但如果你送出去的訊息雖打開,但文字卻糊了,只看到墨漬,神明當然看不懂你的意思。 神明不是住在這個人間的地球,而是在神界,天門是介於人間與神仙界的通道。天門不是一個實體的物質,所以你在天門的此端喊的再大聲,住在神仙界的神明也聽不到你的呼喚。聲波傳不過去、網路傳不過去(電波)、寫一堆疏文燒成灰(火化)也傳不過去,要通過天門唯一方法就是靠「氣」! 講一點題外話:有的疏文是很貴的,一場法事所費不貲,其實不管是用文言文或白話寫疏文,只要很誠意地跪拜、讀誦一次,就能透過意念(氣)經過天門。例如大法會中有一萬張報名的疏文,有的是透過郵政劃撥匯款過來,本人並沒有參加法會念疏文,即使疏文燒化了,沒有意念在其中也是無效的。有時只是短短的字條,你邊哭邊念,神明就收到了,因為你悲痛的氣息非常強烈。 疏文不論形式,不管是大量印刷的、毛筆正楷寫的、還是咬破手指頭寫成血書的,效用不因寫成的形式而影響,重點在於你的心。氣息強者就能將訊息傳遞給神明,氣息不強者或是常常唸疏文唸到麻痺了,只靠嘴巴唸,心不在其中,都是白唸的,神明根本聽不到你的祈禱。 宗教界一致要求信徒的虔誠,這個理由就是因虔誠而「精神統一、目的清楚」,所以意念得以傳遞神明。 我們雄文堂人部法怎麼做? 1.先靜心,讓氣平息、提起、直到在面前有一團有點漂浮的氣。 2.把你要表達的意念在心中默念一次,唸出聲也可以,最重要就是意念要清楚明白。 3.面對師公牌或神明金像,心靜下來,把你的意念默唸一次,或是靠圖樣方式呈現,把你的氣(在額頭前方)擴大比臉略大一點,用「太陽之炁」把這意念包覆起來,把這氣送到神明的身體,任何部位皆可,感到氣完全送走,如無其他目的,如此就完成了。 開壇請師公指導,幫自己或家人化解無形災難,一面請神一面講。如:自己在習法上總是做不好,希望加持可以早點開竅;希望家人都健康平安、孩子學業進步、工作順利等等,把所有希望包裹好一起送出去。 4.如果你有私人問題想請教神明的想法時,如何知道神明有回覆呢?意送出後靜坐,感受神明的氣。如何感受?以手對神明發出「太陰之炁」,以太陰之炁感受神明之氣,當你感受到能量之後把手放下來,靜靜的去體會神明傳給你的回覆。它可能是一種形象,或是一種直覺,最好不要是聲音,那可能是你在自問自答。 要注意:是去感受氣息,而不是吸收氣息。 而這「一來一往」,就是以「陰、陽」之氣透過天門。 問與答: Q:雄文堂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可以知道神明的答案?比如透過筊杯? A:沒有,雄文堂就是透過氣(意念)與神明溝通。再談一談筊杯,筊杯不可用硬幣,龍銀也不行。並非有正、反面之物體就可拿來筊杯請示神明。在神壇裡所有人與神明溝通的道具,都要經過聖化(允許化),基督教的聖杯亦是如此。好比官方的文件,沒有蓋大印(關防)就是無效的。用硬幣筊杯只是在玩遊戲而已。 中國佛教、道教因為經過許多融合,在佛、道寺廟都有筊杯,但在南傳佛教與密宗是沒有的,筊杯是中國道教的特色。除此,廟裡面的詩籤可以傳遞神明的訊息,也是經過了神聖化,所以,可以做為一種官方的溝通工具。 接下來的問題是:透過神聖化的工具祈禱,筊杯所得到的回覆是否就準確呢?這要看情形。例如今天開壇時,請大家跪下來,是因為瑤池金母大天尊來到,雖然你看不到瑤池金母,但神明有到,筊杯是會準的。比如若你去太子廟,太子爺在神界沒來,只有部將在。你向太子爺所傳送的意念純正,太子爺會下令給部將,由部將給你答案。假如你的意念沒有傳出去,或是你的意念雜亂無章,太子爺不懂你的訴求所以沒給令,部將不能代太子爺回覆,土地公也不能代回,因此筊杯就不準。此時,筊杯的正、反、朝上朝下都只是一種機率的呈現。 Q:易經裡有一些卜卦的東西,其準確性如何? 易經本是儒家的東西,卜卦自也是有其準確性的,易經後來才被道家所引用,道教的易卦與儒家之意以有不同,加入了道術中的生剋觀念。易經卜卦與道家的修行是無關的。 人部法修好,可以轉凡骨為仙骨,大家要好好練習。 8月6日陽師開示 今天複習昨天的課程,首先大家靜心向著金母訴求目的,把這思想、意念提升擴大,再用太陽之炁包覆這思念,今天先練習到這個階段,陽師會加持大家太陽之炁。人部法講許多了,大家要多練習如何提氣,今天就練習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