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6 台中分堂上課筆記 存思凝想與觀想之別 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先天炁與後天氣? 先天炁是從三清太虛而來,屬於混沌而生的氣,乃無色界、色界、欲界、不落輪迴之處甚至一切毫無關聯之處的元氣。先天炁是道的化身,由道所化,先天炁無形、無體、無色相、無味、無覺;當有覺受時,就不是先天炁。 既然無色無覺,那麼修煉雄文堂五炁時,每個人覺受到的太陽、太陰、太凝、太晨、太金之炁是什麼呢?以電磁波來舉例,電磁波是看不到的,但卻可以感受到它的能量熱度,肉眼雖看不到電磁波,但肉體卻可以間接感覺到電磁波轉換之後的熱能。同理,先天炁無相無覺,但是當與肉體接觸後,肉體可間接感受到的已經轉換過的氣息,也就是後天氣。但,不可諱言的,如果感受到的是無可言喻、無法用任何辭彙、名詞來形容的那就是先天炁。反之,如果感覺到的是神聖、莊嚴的那就是後天氣。 這裡,提到了先天炁的變化,那麼先天炁與後天氣如何轉換呢?先天炁長養萬物,結印攝召時,觀想周圍先天炁下降,照自己、照眾生萬物,照周身肉體與自身的氣結合,善用、善功產生好的轉化,身體吸收先天炁,並產生轉化,這就是後天氣。所以最後自己能感受到的熱熱的、清涼的、麻麻的感覺都已經是轉化後的後天氣,已經不是一開始的先天炁了。 如果一個通靈辦事者,用太陰之炁幫助問事者乾渴的心靈,使其覺受到天水的滋潤,加持的是自己感受到的後天氣,那麼雖然自己助人功德無量,但其實自己耗損甚大。現在換個方式,如果辦事者結手印,引導先天炁下降,那就是先天所給,那麼做再多也是無損。 後天氣的覺受在於五官、六感,因此,陽師今天教導大家,如何避開色身對後天氣的覺受,改用無形的心性、本性、本體、本覺去感受先天炁,而不是去察覺已轉化的後天氣。 在禪修的時候,把心靜下來,能量就能提昇,能量慢慢匯集,心靜氣和;心不靜氣就會岔亂。當自己心靜氣和時,守一、存思。練習五炁的要點在於守一存思,當一愈來愈純、無雜質,觀察由內心產生的覺受;只要你靜、能存一就能感受到先天炁的存在。 現在我們用太陰之炁為例作比喻:太陰之炁是天水,下降到凡夫的身體,滋潤你的暴怒、旺盛的陽剛之氣,也調和心雖靜卻不平的狀態,結手印太陰之炁下降,身體產生變化,如果覺受到變化很困難,這是因為不知不覺中心還不夠靜。整個過程就像是吃冰,吃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吃在嘴裡的口感、身體的變化,那就真正有存思守一;如果一直吃到最後一口才感覺到舒服,那就是心不定。由修煉太陰之炁所自身產生的一分一秒的改變,都必須能時時刻刻清楚變化,明白的時間可能是五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看自己的功力、當天的情況而定,若心亂、心渙散,則就無法做到這內觀的察覺。也可以以陽師來帶同修當成一個指標,自己的修煉要像陽師來帶同修的時候心一樣平靜、感受也一樣清楚。 太陰之炁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做到匯凝天心?我們練習過存思一個十元硬幣的大小,在天心、喉輪、心輪,那就是匯凝;與觀想不同,存思只是一個意念在,完全定下來,不是用觀想精神統一集中,而是自然而然匯集,存思守一看自己各處的變化,觀想、凝神可以入天心、喉輪、心輪,但如果沒有靜,這些觀想就是白費工夫。 觀想凝聚的是後天氣息的力量,也就是後天氣,這包括:經脈的氣,山川大地、地靈之氣。精神統一後,將這些氣息凝於一,凝於一之後可產生一個後天的令,那個令就是你的意念、想做的事。如果這意念是傷人的,所產生憤恨的氣會直衝那個令你憤恨的人,那個人會被這樣的後天氣所傷,如果他也無定性,自身的氣息無法守護自己,那身心都會受到這股力量的影響;如果他身上有掛護身符,身上至少會有護身氣罩保護。更嚴重的,如果這個令又加上了精靈鬼神之力,這就是所謂的下摃頭。此時,除了意念的後天氣外,還加上了被役使的精靈鬼神。此時,由精神力量產生的後天氣相當於是精靈鬼神的後勤補給。所以養小鬼的邪術,後天氣要很強,小鬼才能跟的很遠,後天氣是他們的精神糧食。如果被害者家裡剛好有供奉守護神如關公等,關公就會以大威神力把小鬼處理掉。 一個不修心的修行人,可能因為其長年觀想的修念而有強大的意念,在其精神統一之力下行法,如此傷人的力道愈大。記得,我說過:情感愈深,輪迴的拉扯力也愈大,難以出脫六道輪迴。換一個方式來說,如果想成為人間菩薩,對世間有很強的情感,則會因這股牽纏力而越難脫離輪迴,難以出脫,因為對於這個人間的執著,這就是輪迴的主因。 總結: 一個術士,可以行善也可以為惡。行善是自己的善功,旁邊的精靈鬼神就是護法,可以行善業、可以濟世安民。也可以因為一己之私,驅使精靈鬼神為惡。為善也好、為惡也罷,用的是精神統一與幽冥眾之力,發出後天的役使力,這個役使力也是一道後天令,這也是後天氣的最高表現。 現在來說明雄文堂的道士是如何辦事的:例如布萊恩在行瑤池律令的時候,如果布萊恩修行能掌握太清之炁,以太清之炁加持筆,太清之炁的筆下所書寫的是金母的律令,就是先天令、金母律令、瑤池懿旨,當瑤池律令所承辦的符就是太清令符,化了之後是瑤池聖境神明下降,自然由金母來作主安排,不用去管下降的神明數量多寡,這也是先天符與後天符最大的差別。 順便提幾個名詞解釋: 觀想:想像一個東西在,只讓念頭收歸於一,就像看蠟燭一樣,精神統一就是定,有定未必會有靜,精神統一就是定就是一個Power。 存思:察覺、從頭看到尾,將一切心神歸於內,察覺身上種種微細的變化、思緒的變化,就叫存思。外持就是當你心神外放的時候,你人坐在這邊,心裡想著明天要去哪放煙火。 冥想:一個念頭、在心的念頭想像,以念頭為主,不以形象為主,無察覺變化。 龍護法:當雄文堂弟子在生活上、運勢上比較弱的時候,由親師傅賜予龍護法來守護弟子。當弟子修行進步,龍護法也會跟著進步,在生活上幫助弟子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守護弟子修行直至成就,就是龍護法的功德,也是祂的修行;當弟子成就,龍護法也跟著成就。親師傅賜予佛君子粉紅色的龍護法,龍護法會跟著弟子一輩子。供奉龍護法無禮拜儀式、無請神儀式,每個人都可以有,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有,依照因緣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