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 雄文堂台北分堂
一、西方星辰吐納之術 練習西方星辰吐納之術時,在剛剛的練習中發現大家有幾個問題: 1. 在練習西方星辰吐納之術時,熟練的同門,在結印之後,很快就有定境,有定境後,一定伴隨著覺受。但是,不論是先有定境而後有覺受,或是先有覺受而後有定境,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您是否保持在定中。有些人技法還沒有熟練,就還沒有定境,沒有定境,當然就沒有覺受,因此如果定境產生的慢,就要多下功夫。
2. 當全身西方星辰之炁濃縮成一個點在鼻端,之後再往上移動到頂穴的時候,大部分人的定境就消失了,就只剩下氣而已,若是經過陽師的加持,大家的氣雖然集中在鼻端,但是大家的定境是沒有跑掉的,而兩者的差異是什麼呢?心與氣兩者是相互關聯的,先修心再修氣,或是先修氣,然後氣可以影響心。所以照理說當有了定境,有了氣得覺受,最後集中在一點的時候,犯的錯誤就是只有覺受在氣,心已經不在西方星辰之力當中,心已經跑掉了。就好比我們練習日光印引導太陽之炁做呼吸吐納時,心如果已經跑掉而專注在做吐納,這時太陽之炁就不再進來了,所以再做的吐納之氣,就不含太陽之炁,也就沒有再繼續補充。
所以在做西方星辰之時,當氣集中在鼻端,然後再到頂穴,心仍要保持在西方星辰的定境中,因為當在做呼吸吐納之時,穢氣可以源源不斷地被消除,而不是只有一開始引導的西方星辰之炁那一段而已。如果大家做不到的話,就必須再做完一次呼吸吐納,氣散掉後,全身沒有多餘的西方星辰之炁時,再次結西方星辰之印,補充西方星辰之炁,就是做完一次再重來,就像乾電池般,充電一次就耗掉,然後必須再重新充電。因此,你的心保持在西方星辰的定境中,就表示你一直在充電中,你就可以一邊玩電玩,一邊玩寶可夢,而不需要先充電,再玩電玩,玩到沒電,又要再去充電。所以大家最大的問題,就是西方星辰之炁沒有做好,西方星辰之炁沒有做好,卜筮出來的卦就不準。
二、蒙古記趣 這次去內蒙古的時候,遇到薩滿教跟佛教以及格魯之間的那一段歷史,那段歷史就好像當初的基督教跟天主教,到了印第安或其他國家的時候,消滅其他的宗教是一樣的,不過這是過去的歷史。薩滿教是中國比較邊陲的民族,像是匈奴、蒙古、女真、契丹、西藏……等等,原始部落盛行之宗教,其發展的歷史很悠久,其發展的歷史甚至比道教還長,因為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其信仰的系統與教義亦是很完善。西藏與蒙古的文化以前受到薩滿教的影響,雖然後來佛教的密乘變成當地的主要信仰,並且因為宗教政治的關係,因而變成主流,但是在比較偏遠的草原、高原、高山地區,仍然是屬於薩滿教興盛的地方。像現在的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國,仍然是以薩滿教為國教,我們常常在藏傳佛教文化裡面看到,在慶典裡戴著面具,跳著金剛舞,在高山的地方有佛塔、有風馬旗、有哈達等,這些都是薩滿教的儀式。兩個宗教的融合,不只是在宗教的儀式上、在神祇的信仰上、甚至在神力上,皆有做融合,所以大家會覺得有點古怪,就像是同樣是佛教,用密教的儀式奉請的聖眾,和顯教在法會上所奉請的聖眾,會有不同的力量,因此同一宗教有不同的力量,甚至到日本東密去,東密的力量,反而比較趨近於藏密而比較遠離大乘佛教,甚至南傳佛教,這是因為神明系統融合的關係,今天就不做多論述,以後有機會再說。 |
陽師旅遊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