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 日 雄文堂台中分堂
這次參觀了大昭寺,大昭寺是格魯派在蒙古歷史悠久的寺院,可以說是整個蒙古變成藏蒙佛教的一個轉捩點。蒙古的宗教是薩滿教,大家都知道西藏佛教的來源,是因為文成公主嫁去當皇后,國王心疼皇后改變宗教,但一個國家幾千年的傳統宗教不是說改就改;後來同時請了蓮華生大士到西藏,蓮華生大士是得證的高僧,有個得證者那就不一樣。目前看到西藏一些特殊印象的風土民情,戴著面具的金剛舞、在草原裡面獻哈達、在建築中掛滿風馬旗,或許大家會認為是屬於密教,這些其實都是幾千年的薩滿教的東西。佛教、印度教、原始佛教根本沒有這些東西,這些在草原的地方、蒙古的地方就非常清楚。大昭寺是建在蒙古王比較早期的時候,已經是在成吉思汗後面,達賴三世轉世在蒙古,是唯一一個轉世在蒙古的達賴喇嘛,之後轉世就回到西藏,因此大昭寺的大雄寶殿有一個九公尺高的釋迦牟尼佛雕像,九公尺高全部都是白銀,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富有,白銀會變黑,所以上面貼了很多金泊變成黃金,就不怕氧化。蒙古王就是在那時皈依佛教,也下令全蒙古改信佛教。薩滿教在西藏被禁之後,接著在蒙古也被禁,等於在西藏發生的歷史,在蒙古也發生了一次,薩滿教只剩下一些草原的地區以及外蒙古(蒙古國)還保留。雖說蒙古國受到蘇聯勢力組織的影響,但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薩滿教,所以大草原的地方、遊牧民族的地方、到成吉思汗的陵寢都是薩滿教。
成吉思汗死後,根據蒙古人的習俗,帝王的遺骨是不能讓人家知道葬在哪裡,所以埋葬的是他的象徵物,比如拉過的弓等共有八樣象徵物,收在八個白帳供奉,這些遊牧民族是要一直移動地點,白帳也是。白帳內行的是薩滿教的法事,有每天的誦經、法事、每週、每月、每季都有,這些都是成吉思汗交待兩個大將軍並傳承至後代,唯有直系血親的後代才可以當作守靈人,其他人都不行。這些儀式不能改,一直到後來八個白帳停止移動,建成固定的建築物,八個白帳就放在建築物裡面,守靈人也在裡面。當時在蒙古的時候,國王命令不服從者就殺,跟在西藏是一樣的歷史,因此當國王下令改佛教為國教而去薩滿教的時候,薩滿教就一分成二,一派是白薩滿,另一派是黑薩滿。白薩滿是不得已只好順服佛教,是假意的順從將薩滿的儀軌、經典融入佛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密教中蘊藏薩滿教的東西;另一派是抵死不從就跑到草原叫黑薩滿,因此才有白巫、黑巫的名稱。
以前在學密教的時候,都把薩滿教當成一個作壞事的黑薩滿,白巫是做好事,黑巫是做壞事,其實不是這樣子。當時的時空背景,可以想想看在白教的祖師密勒日巴當時年輕的時候,家道中落,父親死了之後,他的親戚朋友搶了他家的財產,當他長大的時候,媽媽送他去學巫術薩滿教,用薩滿教強大的巫術作為報復,密勒日巴雖然學有所成,但後來沒有留在薩滿教裡面,為何如此?這是一段不同的歷史,但至少可以知道薩滿教法力的真實。薩滿教的經典非常的豐富,它信奉的神明叫長生天,他們對長生天祈禱,以藍色哈達代表長生天,所以看到很多藍色的哈達或藍色的地方,就是代表供奉長生天的地方。其實這就像以前基督教隨著強權殖民,由歐洲到南美洲到非洲其他國家,也改變了人家的宗教;伊斯蘭教、回教也是在征伐的時候也改變了很多國家的歷史。那麼難道在和平的佛教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自己的歷史裡面,只是這段歷史通通被剪掉。
目前在台灣原住民文化裡,有百分之九十的原住民文化失蹤,有可能是因為多數人信仰基督教,很多文化習俗不符合聖經的教導,因此被強行剪斷或是失蹤,有些沒留下歷史記載。所以後代的人、現代的年輕人根本忘記或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時要做這些事情,只剩下10%少數的人還保有祖靈的信仰,如果把這些全部拿掉之後,這就是一個沒有根的原住民,英文有個字叫genocide種族屠殺,是整個種族的滅除,這是一件悲慘的事情。宗教信仰應該是很自由、多樣性,但往往在歷史的文化背景裡就會發生這種強者滅除弱者的事情。在當時的中國,可以看到很多道教、佛教的爭執,佛、道在不同皇帝的時代有不同的起落。例如佛教的三武之亂,當時時空背景裡佛教很腐爛,因此遭到皇帝討伐。日本在民治維新時代、幕府時代以前是以佛教為主,佛僧在政治中是可以講話且有很大影響,甚至以前日本民眾只吃魚不吃肉,現在吃菜吃素是因為佛教的關係。幕府之後才開始自有的神道教興起,佛教勢力式微直到現在。現在日本漂亮的佛教寺院都是在很久之前就有了,現在新蓋的神社都是後來當地的文化主流的覺醒。
蒙古自有發展的醫術稱呼為蒙醫,蒙醫的醫療理論、經脈走向跟中醫是不一樣的。中醫一般叫漢醫,除了中醫、蒙醫還有維醫(新彊維吾爾人)、藏醫(西藏,藏醫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理論基礎所建立)。除了這些經脈理論基礎不同之外,草藥、用藥方面也有不同,中醫是用熟藥(煎煮),蒙醫是生藥(把葉、花等搗爛),所以蒙醫的藥在採收處置之後要用鋁泊包包起來,保持新鮮。蒙古的醫術很強,想當年成吉思汗從亞洲打到歐洲,打仗多難免有很多傷疾,如果醫療不夠強、後勤不夠強就倒了,這個就是蒙醫很強的歷史見證。
陽師在那邊當場看到有個老人家七、八十歲跌倒,前臂骨折斷了二根,若是西醫基本處理,不是太嚴重的會包石膏固定,讓骨頭慢慢長;假如是整根斷掉很嚴重的,就會開刀打鋼釘,一年、二年後再開一次刀把鋼釘取出來。現場看蒙醫醫治,有位包氏蒙醫(包姓女教授),首先噴一口類似威士忌的酒、涼涼的,噴很大聲、很長是為了轉移注意力,病人可能就忘記疼痛而看蒙醫表演,趁病人分心時把骨頭矯正,之後上蒙醫的貼布,就是一個蹦帶,一個月後骨頭長的好好的,好像金庸中的黑玉斷續膏。不同的地區長的藥草是不一樣的,所以漢地的中草藥跟蒙古是不一樣的,也許會有相同的藥方。重疊的地方可能中醫用的是它的根,蒙醫用的是它的花或果,取不同地方,同樣的植物取不同的地方,藥效自然也不同。這次參訪詢問當地蒙醫院的主任,中醫與蒙醫在蒙古有什麼交流?大家都是幾千年的傳統醫術,有個主任分享他曾經當過急診室主任,急診室主任底下有中醫師也有蒙醫師,有次有個人急診,大家都處理完之後開的藥竟然一樣,剛好這個藥是中醫也有、蒙醫也有,即使理論基礎不太一樣.在重疊的地方甚至會一樣,非常有趣。
中醫跟蒙醫最早的交流、接觸是在成吉思汗的時候,全真教丘處機道長(長春子)去面見成吉思汗,對成吉思汗說:您在蒙古打打殺殺的打天下,無可厚非,但如果要從蒙古轉而征服漢人的地方,不能用殺的,殺愈多反抗愈多,應該用「仁德」的方式,讓天下人信服。成吉思汗接受了丘處機道長的建議,而丘道長本身也是一位中醫師,在那個時候丘處機把中醫介紹給蒙醫,那次是中醫跟蒙醫第一次的接觸。古時候的道士很多都是醫師,又有一個說法,除了中醫之外,蒙醫、維醫、藏醫,還有一個道醫,道士的醫術,大家會發現有時候道醫還是很利害,但又不能完全都靠道醫,生病還是要吃藥品,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蒙醫的外科很強,中醫比不上。蒙古的見聞就講到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