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巫峴(一)

20131221日  雄文堂台中分堂

 

巫峴與道的分別,介紹五個要點,五個全部符合是道教,缺其一則是巫峴。

 

第一點:來源不同

巫峴的起源在高雄分堂同修時已做了介紹,有萬物精靈、異形的地方就有巫峴,在基督教、天主教未立教之前也有先知,而這也稱為巫峴,立教之後往前追溯為先知,在道派的情況也是類似的,道派成立之前已有西王母、其他先知的存在,這就叫巫峴。在道教成立之後把這些對神明的敬仰也尊稱為道教。道派是有組織、行政系統、組織章程、頭目、嘍嘍。而先知及精靈無宗教組織且各自為政,則稱為巫峴。

 

第二點:啟(因)地有異

指因地、發源地不一樣,非佛教的因地。道教弟子稱三清,原始一炁化為三清。三清化為各自的神明組織,三清是概括,這是道派的起源。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有發源地與道不同,巫峴與道當然也不相同。

 

第三點:終點各殊

巫峴的終點是當天上的天人神明或是到精靈國、異次元空間。而道的終點是還歸太虛,回歸自已本來的面貌,再次之是到三清淨土,再次之是神仙洞府,再次之是散仙(遊歷人間快樂的神仙)。介紹一下散仙:古時傳說神明有幾百歲,這是不存在的,因為肉體不可能有數百歲,為什麼有人在數百年後還會看到他,這是因為散仙每次轉世的面貌、神異、懂的東西、人格特質極為相似且會回憶起前世大部份的記憶,散仙有生有死,但他有神通異術只是尚未到自主生死的階段,他的神蹟已接近天上神仙。

 

第四點:巫峴與道二者面貌相似

道教神明真人下降開口與巫峴下降開口差別不大,人神溝通的時候,如果你只單單看了一次、兩次是很難分別的。

 

 第五點也是最後一點:二者的教令是迥異的

巫峴的教令無法行到道教,道教教令當然也無法行到其他教派。佛教、基督教跟其他宗教亦同。

巫峴一共要講三部,今天是第一部,接下來還有二部。

 

 詳細說明:

巫峴的另一個特性,對於生老病死、長壽、事業、婚姻,對於人間的人、事、時、地、物連結特別深刻,道教剛好相反,所謂的相反是指真的不在乎,不是指厭惡、排斥、不處理,不需要這麼過度的解讀,而是道教哲學裡面有著對天理循環及對物體的長遠觀念有著其出世的看法,道教在這方面與大乘佛教是很類似的,但巫峴重視的是與信徒的關係,信徒所關心的事物也常會變成巫峴重視的重點。大家想一想人的一生能活多久?數十年或百年,不管多少年終究還是會有盡頭,你學長生的目的是什麼?長生的目的不是要從長生變成無生,這是不同領域,長生的意思是適當的用飲食保養,使其在物質環境給予適當的發揮,保持最好的狀態。無生並不是指肉體的永恆長生而是指生命的無形─── 無「開始」與「結束」的形態。這才是道教要教的,沒有生也沒有死。    在道未成立前,有很多巫峴,巫峴一定重視生死,道教成立之後,道教裡或多或少都夾雜了些許巫峴的色彩,巫峴有時也包含在道教裡面,比方說養生、卜卦、醫卜、房中術,巫術也被收納在早期道教經典裡面,所以你在學道的時候,應該得到名師指導,知道什麼是支微末節,什麼是本脈重點。我問大家,學道者應該學的是哪些東西?

 

 大家仔細聽:巫峴與道,它不同點在於對物質現象的執著。比方說桌子從材料到成品,使用期限大約三百年左右,假若是巫峴,這桌子若有破洞就會去盡力去挽救、保謢、保養它,會把它當成古蹟、當成紀念品,巫峴認為每一樣的事物在這時空存在是很難得的,應該在盡可能的範圍內保持周全,這是巫峴。那道教會怎麼看?道教把三百年加長乘上三萬倍為九百萬年,在這九百萬年的長度來看,九百萬年前連植物都沒有,所以人間娑婆世界,在道教裡面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一切神奇現象順其自然,不刻意去挽救,因為每個變化都有其理由,在道來看都是真理,道的真理就是無生無死,無存在與滅亡,存在與滅亡是在你心中的自我定義。有定義的起點與終點,心中對事物有起點、有我、有觀察者,有觀察者就有起點,可是當我已經卸下,當我已經轉化成一個永恆的存在,跨越過去、現在、未來時,觀察者已不存在,則定義的起點就已經不存在,沒有定義則不生不死不滅。所以練內丹是幫助你見性,內丹就好比是一顆接近本性的能量球,幫助你迅速的提升,是一個很大的助力,修練內丹法幫助你變佛仙佛骨,不是吃了內丹就變成Superman。內丹術各門各派不一樣,內丹法是道教法門中其中一門顯學,但不是唯一一門,當然見性不一定靠內丹,根據每人的根器不同,道門皆有不同的接引之法。

 

Q:所謂的不滅是指靈魂嗎?

A:靈魂是會滅的,所謂的不滅是元性、心性、法性(等同佛教的佛性),而所謂的靈魂是指依附在其上的精神體。

 

 接下來說一下明天的功課

上面對巫峴的定義說明,無褒無貶,只是定義,如果你從一個物質世界踏入精神領域,因為你的修練而有了滿滿的道能,從凡夫俗子變成有法力的先知,你可行正常人不能行之事,預先預知,聽到異次元的聲音,神足飛到異世元的空間、仙人洞府、地獄,甚至超越時空,我要大家寫的,不再平凡的你,這樣的你還是你嗎?

 

 問題1:如果你已經不是你,那這樣的超人是你想要的目標嗎?

問題2:如果你想放棄當超人,你可會甘於平淡?

問題3:在你內心深處淺意識中,為什麼你當超人會產生喜悅?

 

 正正反反的自我思維,如果是又怎麼樣,如果不是又怎麼樣,是或否的自我思辨,不難,可以說答案是肯定的,今天的畫給大家的符是清心符,明早寫下自我修道的真正企圖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