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第二壇 對神明祈禱的次第

五星法會第四天第二場

對神明祈禱的次第

在這第二壇裡面,我們繼續來講誠意。我們說供品的葷跟素的選擇,在對比較高等的、比較高階天上的神仙或佛菩薩來講,並沒有供品是否含地氣的問題,不因地氣多而得神明歡喜,不因地氣少而祈禱不靈,在此,祭祀的關鍵點是在於你的心意。如果你草率行事的話,隨便挑個供品,應景擺設一下而已,你的心意就比較小;如果你很慎重其事來準備的話,心意就比較大。

你的心意跟祈願與這場祭祀是有很直接的關係,你想想看:你為什麼要祈禱請神?因為你需要幫忙,希望祂聽到你的呼喚能夠幫你、希望長壽、希望身體健康、希望家人出入吉祥、希望事業順利、希望小人去除、希望你的福分增長、希望生意蒸蒸日上......。若你只是奉行表象的祭祀卻沒有誠摯的心,就算你私人認養了一桌一萬、甚至高達一百桌的供品祭祀,花費一百萬,都是你私人的錢,可是你的心跟供品是不成比例的。你的供品很多是因為你很有錢,負擔得起,可是你的心卻不是那種欲請他人幫助的心。

假如說你今天去7-11或全家,你一開門進去就聽到「歡迎光臨」,甫離開也「謝謝光臨」,每個店都是這樣訓練店員,雖然只是招呼客人的口頭禪,他們卻都可講得流暢。假如你今天去的是一般的雜貨店,他如果跟你說歡迎光臨或謝謝光臨,這個意義就很不一樣,一般的雜貨店是不打招呼的,除非是很熟的客人街坊鄰居才會打招呼,這簡短的問候就是誠意。做祈禱、請神明幫你,你的誠意不足是不行的,就像有人要去面見一個長輩或是董事長,總是要把服裝整理好,雖不見得需穿著價值一百萬的行頭、西裝,至少要妥當貼切,鞋子皮鞋要擦過,這是一個禮儀。

假如你今天穿著頂級,但與人對談的時候,態度、用詞、身體語言不雅,那即使你把自己的行頭弄得再好,人家也感受不到你的誠意,反而覺得被冒犯,拜神也是一樣。在你的能力裡面,可以有怎樣的擺設與祈禱的時候有怎樣的心,兩者是要搭配的。我很有心,能力也還好,可是只簡單在便利商店買了一點東西來拜拜,這就表示你不夠虔誠。你表示很忙,無暇多做準備,神明當然知道你很忙,不過神明比你更忙,祂除了聽你跟祂祈禱,還有一百萬戶的人要跟祂祈禱,要傾聽一百萬戶的人祈禱。就像說我們很忙,我一天有三十封email,你若要寫email給我,就得title主旨寫清楚,內容簡明扼,不然會被當成廣告信忽略而沒處理。你要請人家幫忙,電子郵件的禮儀要清楚,如果信頭的稱呼、信尾的署名不寫,email寫過來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不知誰是發信者?你就不要期待會得到回信,這是一個禮儀。

拜神也是一樣。你是一個大老闆,住千萬以上、兩億的豪宅,卻只準備兩三盤供品供神,是很沒有誠意的。你很忙,那就不要拜算了,花越長的時間準備,代表你的心意是越虔誠;今天這道菜熬了三天,裡面有很多不同成分加在一起,花了三天才把它做好,就這一盤菜,你的心意就夠了,為準備而付出的財力與精神是你的心意。假如今天去家樂福採買二十大盤,有許多泡芙餅乾,甚至不出門而直接網購準備,宅配到家裡,不用出門;你直接把這些物品擺上供桌,這是沒有心意,看起來很漂亮可是卻沒有心意!所以心意不等於供品的價值,而是在你花了多少心血、誠意去準備出來的。就像我們要跟人家道謝,可以買一盒、兩盒昂貴的進口水果,那個是心意;或者是一瓶威士忌,也是心意。我有一個病人他送我一瓶威士忌,他放了二十年,他是打算等他老了之後,很老很老的時候,裡面的酒成熟了,他才來品嘗,他多麼珍惜!二十年不敢開瓶,卻特地送給我,送給我他就沒了,因為他只有一瓶。這瓶酒很貴嗎?也還好,可是對他來講,他保存了很久,本欲等到很老的時候才來開瓶,這也是一個心意,我很努力就把它喝完,這份心意已經超過該酒原本的價值。

你的心意呈現於你的供品擺設、佈壇與祈禱時的用心。擺設是指你供品的準備擺放和設計,你要設計說今年供什麼好?去年供雞,今年也供雞,已經供了二十年的雞,今年要不要換一點不一樣的?佈置,我要不要準備一個很乾淨的或新的桌布?香爐很舊了,是否換一個新的?還是要重新油漆、上漆擦乾淨?我要不要準備一些花或裝飾品讓壇城看起來很莊嚴?用心布置的兩個要點,一個是你的供品、一個是你的佈置。

第三個,法事進行的時候,你的內心怎麼跟神明祈禱交流?如果你只是一根香插上香爐,什麼都不講,因你認為神明就會知道了,不需多言,那麼祂真的是要什麼都不知道!好比有人去醫院看病或去律師事務所找律師,什麼都不講,醫師或律師怎麼會知道你今天來是要幹什麼?今天你家裏面的電器有問題,你叫修,維修工程師來到你家,你要跟他講問題在哪裡呀!難道你要叫他從頭到尾自己測嗎?譬如說瓦斯爐壞了,你說按三下只有一下會點著,或是說你開下去煮一半,火會自己熄掉,有時候會發生,有時候不會發生......,你要把它講清楚,而不是說他(工程師)本來就已經很專業了,他來了自己會知道。這是一個誠意,律師當然有他的專業,可是你要講清楚癥結點在哪裡。

一樣的,你跟神明祈禱時,須很心細的講清楚,你希望祂幫你什麼?你要對祂發願,如果事成了之後,日後怎麼謝神?有些人以為供品擺上去,也拜了神明,祂就要使命必達,因為祂吃了我的供品,我的願望就要達成。沒有這回事!祂不是你的奴隸,祂不是你的傭人,祂不是你請的員工,準備這些供品、佈置和祈禱是你的誠心,但你並不是用這個誠心去換取成果,這是兩件事情。你可以這樣想,誠心只是掛號而已,就是你可以去跟祂祈禱,這是掛號,已經可以對話了,事情做好了之後,你還要去批價繳費,這個繳費就是你的還願。所以你要跟祂祈禱的時候要講,你希望祂怎樣的幫助,事成之後你要怎樣去謝神?謝神恩,還願,這是你自己要跟神明做祈禱。

今天我們在場的都是道士、修道士,你跟祂祈禱,希望修道的過程沒有阻礙,希望道業能於這一世成就,請祂協助你,把這些有形、無形的障礙都幫忙減少、化解。好,祂幫你了,你要怎麼謝神?你不謝神嗎?你就這樣拜一拜就解決了嗎?你真的把神明當成你的員工,你以為今天是來吃尾牙,吃完尾牙一切今天就搞定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還是不要去吃好了,免得聽老闆囉嗦會聽得很辛苦。

再來,願望達成之後的謝神,要怎麼做?要不要在再辦一場這麼豐盛的?不用。辦這麼豐盛的祈禱,是為了表示你的誠心,祈求神明從天庭下降,祈禱能夠上達天聽,這是一個請神的儀式。謝神,就不用再一次大費周章的祭祀,謝神是把你的誓願去做還願。你要怎麼去還?而這個還願是屬於你跟神明之間的交易。

在等一下第三壇裡面,會講願望要怎麼祈禱?是小願就好?還是要大願?可不可以不要祈禱?如果你祈禱了,你事情的願望達成了,可是你沒有去還你這個願,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等第三壇來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