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雄文堂高雄總堂
手結日光印,想像紅光照在身上,練習日光印。 如果練習月光印時把光想像成紅色的,可否?可以,但是那是你自創的,並不是雄文堂的法。台北、台中、嘉義、高雄等分堂所教導的法都是連貫的,各分堂所傳不同而各有特色。但一定是日、月、星、天罡之一。為什麼我們特別重視日、月、星三光呢?因為三光所現是人的氣和福份,可決定陽壽。每個人眉心前的三燈:天燈、人燈、冥燈分別代表三光:日光、月光、星光。台中分堂所教授之燈明法就屬於這三光之煉養法。
換一個說法,佛教裡有一個名詞:「資糧」,此義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光。簡而言之:天燈:未來去處(天界果位)。人燈:現世福報。冥燈:與諸鬼神眾的契約、三千世界眾生的緣份深淺。只要把雄文堂基本的法練成,資糧一定是夠用的。但如果沒有這些資糧,會如何?則可能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
也許有些人認為不需多耗心力來培植資糧,只要省吃儉用、放寬心量,就能隨地而安,所以,抱著消極的心態度日。在這裡,陽師簡單說明資糧的重要性:比如現在時局不好,賺錢不容易,從原本每日三小時的勞力要增加到五小時,才能藉由工時的增加使全家溫飽。這是積極調整自己的步伐來配合時代的變動。如果認為時局不好是共業,吃不飽安貧樂道就好了,稍微餓一點肚子沒關係,仍然保持每日原本的勞動量而不肯面對時局變遷的事實,寧可受苦也不肯改變自己。那麼,這是何苦呢?為何不能讓固執的心產生一點合適的改變?為何要堅持過吃不飽的生活?只要努力一點不就讓生活更好?這些就是現世的資糧。
又如,世間有種種無常,即使凡事小心謹慎,還是會發生一些不可預期的事情。在自然法則的運轉中,有緣起,有果報,但其中又分成定業與不定業。如果你是懂法之人,能知道迴避之理;避與不避之中盡是道教之智慧哲學。法修的好,不但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懂法的人,可以度更多的人。這是資糧之妙用!學習道法並非一開始就深入解脫的大法,就算是玄妙難解之理亦有循序漸進之梯。第一步從安止自己的心開始,在這裡的心是指「道心」。道心是什麼?安貧樂道的心是其中的一種,也就是不積極追求名利,有錢沒錢一樣樂於學道;不是有錢才樂道,有錢才想修行。須知:福報總有用完的一天,把握有限的時光瞭解至道,成就聖體。
第二步為培養關懷眾生的心,也就是儒家所提倡仁人之心;此心為與人相處的道理,將自私自利的心念拓展成為積極關心他人。私心很重的人要小心,過於保護自己的話語會不會傷害到家人或道友?會不會因為太過於注重自己而傷害他人?成家立業的人都想保護自己的家人,但是你的家有多大呢?你的家包括了自己和太太、小孩、還是加上了父母親成為三代同堂?亦或是包括兄弟姊妹,甚至其配偶及小孩?更或是家譜裡面的所記載的整個宗親?若是古代皇帝,其家的定義更大,皇帝的家是指「天下」,也就是以國為家。
想一想,自己的家有多大?自己的家是什麼?對於單身的人而言,職場的同事就是家人。對軍人而言,當兵駐地的同袍就是家人。住進安養院的老人,周旁的其他同居老人就是你的家人。最親的家人在你最需要的時後可能不會理你,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對你而言是最親的了,但當他了有自己的家庭,他可能不想或沒有能力照顧你。所以,家庭也是泡沫,是虛幻的、飄渺的。所以,一個人甫出生時就是進入了泡沫的領域?抑或是當一個人老了,生命才逐漸變成泡沫?若一個人能長壽而活到七十歲,其親情的泡沫可能在中年時即已因為家人分離各地而幻滅。對雄文堂而言,同門之間的感情也如同是一家人,法門弟子共修時如同一家人般地相處;共修後,回到各自的家庭又各自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種種家庭也是如同泡沫。所以,在種種幻滅中,法門弟子更要深切體會以幻修真之理,不要執著泡幻為真而自私自利;需要常保開朗之心,仁人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