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部法中卷、束心之法二:空與有的解析

2016-04-23台中分堂上課筆記

星部法中卷、束心之法(二):空與有的解析

1.結陽師根本印,練習燈氣。

2.結陽師根本印,觀想玉皇大天尊放金黃色光照天心中的丹。

3.將玉皇大帝的丹濃縮成1/4放在菱形的最頂端。

4.將頂端1/4的丹慢慢位移到菱形右邊。

中卷的玉皇丹有很多的法力,是因為玉皇大天尊的教令;丹練成之後,當你的心改變,從凡夫轉為神仙,就自然是那裡的神仙。

束心法第三步驟要移動其實不容易,目前已經有三個步驟,第一是丹出現,第二是丹縮小,第三是丹移動。雖然移動的幅度不大,從右到下到左再回上,一次各一格再回到原位,但是移動的程度產生的法力作用完全不同,是一個方位的改變,下次上課再談這部分內容。人的位置沒有變動,只移動丹的位置,當玉皇丹移動一格的時候,作法的方向與天地之間的相對關係也產生改變,這是仙丹的法術。

中卷的練習是從大家從什麼都沒有到陽師授法後開始有,之後玉皇仙丹開始日日增長。假設:經歷這樣的過程多年後,因為外在因素、環境的改變或是雄文堂人事的更迭變動,因而某天中斷或停止星部法中卷的修煉,光陰匆匆到年老,你的心仍然是一個道士,知道如何觀心、修性,只是停止了中卷的練習,當你壽終要羽化成仙時,陽師問大家:在年輕時修煉的玉皇丹,中途停止修煉之後,未來(年老的時候)仙丹還存在嗎?丹仍有作用嗎?還是會因為時間的關係丹已融入體內不見了?

當你多年沒有修持玉皇丹,很久沒有召請玉皇大帝加持仙丹,甚至連你都忘了年輕時曾經修持過星部法中卷的法術,記憶都模糊,請問:在快壽終時,丹還有效嗎?是有效還是快過期?若經過100年人間的歲月,你的心仍然是道士,只是法術沒有再拿出來翻閱練習,就像是大甲媽祖隔段時間要回娘家,若是久未回娘家,但平日仍繼續供奉,請問這個神令的媽祖仍是媽祖嗎?答:仍是媽祖,所以中卷的丹還在嗎?在的。

有沒有複習丹法或分靈的媽祖有沒有回娘家?差別在哪裡?以能量來比喻就是有充電與沒充電,有充電則神威顯赫,覺受與丹都會增長;反之,沒充電難道就是沒力量的媽祖?無法加持與賜福?媽祖有無回娘家差別在哪?

以相機鏡頭來比喻:神像中的天門就像是相機取景用的鏡頭一樣,神明從天眼可以看到眾生。相機使用久了,鏡頭上的灰塵需要擦拭,擦完後攝影才有清晰的成像;鏡頭的功能一直是正常的,使用久了拍照模糊是因為鏡頭外側的玻璃沾染了灰塵,因而需要擦拭。鏡頭沒變、相機沒變,什麼都沒變只是外面卡了一層東西,以天門來講,這層東西就是人間的業緣、俗塵的業緣。

就好像在靜坐時,當你安靜下來入定、靜,原本在白天繁雜的事物,經過禪修的觀照、凝思後突然因果關係、來龍去脈都變得清明、清楚。在你煩躁不知該如何處理時,靜下來想一想,問題的癥結其實還是在自己,問題到底是什麼?可能是環境或時間因素,就是這麼簡單。當你冷靜下來玻璃就乾淨了,因為你的心已經沒有再起塵埃來汙染自己的心眼,因此,你的心沒有變強,只是你的洞察力變得較敏捷。

本來請回來的媽祖問事、辦事是很準的,過一陣子突然變不太行,回娘家之後辦事又變強了,原因是「塵埃」。這個塵埃是自然的現象,就像天地中四季的更迭、溫度的變化、人類歲數的增長從年輕到老,令也是一樣,時間久了之後塵埃也會漸漸卡上去,這是因為世俗的緣分、業力,娑婆世界本就是一個汙染的世界,因此修煉雄文堂術法從沒有仙丹到玉皇丹成熟,若是很久沒有修持玉皇丹,世俗的汙染就會慢慢累積產生塵埃,偶而再練習就會恢復乾淨,這是因為人在塵世中。丹沒變,只是上面卡了一層微塵,這個微塵輕輕一拭便乾淨。

丹是無形,你會問:無形的東西怎麼卡上有形的塵埃?這個塵埃是指塵世的業緣,是無形的塵埃,雖然是無形卡無形,但它(業緣)卻是屬於無形中的有形。假如這個塵埃實有,則仙丹也是實有,所以,你的仙丹是屬於「有」還是「無」?如果仙丹是「有」,即使是眼前看不到的有也可能是微塵般細小的有,如果是「有」就可以有贈與、收回與加乘的作用,就會有數目的概念,如一個丹、兩個丹、三個丹...,你會開始感到混淆,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不得不講。否則將來談到佛學、佛法的問題時,就會有疑惑。道教不是講「無」?宗教人物不是常講有形、有限、有量……都是次等的?難道凡事都要扯上空、無,這樣才顯得很厲害?因為「無」不可捉摸、不可凝聚,像是沒戴手錶的人很厲害,因為隨側有秘書負責管控時間、流程,沒開車是因有專屬司機負責接送…….,這叫打腫臉充胖子,但也是這個議題的真正的答案-打腫臉充胖子。

宇宙很大、無限、無量、無窮盡,那宇宙是「有」還是「無」?當然是「有」,就連空間也是「有」。很多微小星辰裡面很多正、負粒子,宇宙是一個實有的,但也是膨脹的,所以宇宙無限無量,因為這個「量」持續不斷的增加中。若你說你的法力無限大,是10的一兆次方,那你的法力也是「有」,是10的一兆次方來計,或說你的法力就像地藏王裡面所說,恆河沙數的沙,沙裡還有洞,洞裡還有微粒子,再怎麼次方都是一個量,無限多的法力還是可以衡量。

無法具量的就是「零」,就是「空」或是「無」。如果「空中有物」,就不是零而是有,「空中化有」還是「有」。在空氣面裡是空,空氣裡面有PM2.5是「有」,只是小,有無限量的PM2.5是無限多個小漫佈在空間中還是算「有」,只是看不到、碰不到、聽不到、察覺不到,並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因為你無法察覺。

你可能會問:介於空與有之間的「中庸之道」是什麼東西?是「非空非有」?介於「空」和「有」的中間就是「尚未定義」,還沒定義「空」也還沒定義「有」,叫做「尚未定義」。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馬路與人行道中間的界線,當踩在線上時是屬於車道還是人行道?這就叫「尚未定義」,若有一天定義這條線是車道,則踩在線上就是車道,定義線是人行道亦然;若定義線是不屬車道也不屬人行道,那就是三不管地帶,不受車道的交通規則管轄,也不受人行道的交通規則管轄。所以尚未定義並不是沒有定義,是還沒有被定義,就是未定,未定並不是永遠都不定,而是某一天也許會定,也許很久很久之後才會定,或是很久都沒有人要去討論它。

所以你的心、思念、精神有很多雜念時,會說心念很複雜。在禪定靜止時不起雜念,心念屬於空寂,這樣心是屬於「有」(很多雜念)還是「空」?要定義自己的心是屬於「有」還是「空」,是要看時機,難道有雜念的時候是屬於有,在入定不起雜念時就是空?也不是,這樣定義也不對,因為狀態不同。你的念屬於塵世因果相隨的,這個念屬於「有」;汝念為正念,行於自然、法自然、屬於天理循環,不落因果,因此,不落有,此念為「空念」。

令也是如此,令是屬於「有」還是「無」?就跟你的心一樣,當令起神用時,令就是有,當令不起神用,非在值勤時,令就是空寂。當令是空寂時,這世間的一切是無法汙染神令的,因為一切的「有」無法碰觸到「空」;當令在起神效、神用時,就會有世間的變化、人世的演變染污在令上,因為此時令是屬於「有」。

今天就上到這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