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之正義

法之正義(法的真正要義):11月20日講授於高雄


首先我們練習日光印。結印觀想紅色的日光從手印空隙中照映全身,然後.......保持這個念頭專一持續5分鐘,這是專一的練習。這日光印是不是在何時何地都有效用?只要結日光印就一定有日光的照耀?日光從何處而來?三惡道中還有日光嗎?

答:還有微細的日光,甚至在一般的地獄中仍有絲毫的光明。

宇宙中沒有日光的地方有二:

一為金剛地獄。金剛地獄就是十八層地獄的最底端,最重的惡業集結處,此處無一絲日光;在此,就算是結日光印也不會引來日光的福耀,結印毫無效用。

宇宙中第二個沒有日光之處在哪?

答:有日月星辰的地方就有日光。何地沒日光?混沌未開之地就沒有日光。混沌未開,陰陽未分,萬物未成,因此沒太陽沒有任何星辰。如此,哪來的日光?

在這世上,沒有日月星辰且陰陽未分的混沌之地,毫無日月星三光的地方在哪?

答:這個地方就是佛家中的涅盤,也就是道家的太虛之境。涅槃就是太虛之境。

涅槃之境既然是混沌未開之地,那麼裡面有什麼?

答:裡面只有意識,也就是一點靈光,先天一炁。

問:既然有意識,那麼意識就會有感情、有慾望,那豈不是又回到俗世,再啟輪迴?

答:有意識有感覺不一定要有慾望。比方說眼前有一盞燈,汝見燈色很美,因此用手去碰觸燈燄,你會有熱觸,會痛,會燒燙傷,這是自己招惹的。知道「燈」在你的面前,知道燈燄美麗,這是「意識」;把手伸進燈燄之中嘗試,這是「慾望」。意識和慾望是兩碼子事;在這個譬喻中,慾望指的是無明,也就是輪迴之本。意識和慾望本不相干,是兩個獨立個體,互不影響。

太虛之中沒有「無明」或「沒有無明」的分別。

問:道士修煉成仙,這是靈識進入宇宙至上意識之中嗎?

答:那是邪見。怎麼說呢?如果認為四大分解之後有「我」的靈光的存在,認為我的這靈光(靈體)還會回到宇宙大靈之中,子光融入母光,分靈融入母靈,小我融入大我。若有如此的想法是邪見外道。

假設有一幅畫有好幾個複製品,同一時間產出,同一個模子製造,看起來也都是一樣。如此,你說哪一個是正哪一個是假?在太虛之中只有一個意識,離開太虛所變化出來的每一個意識都是正的(主尊),每一個也是都是副的(分身),或者更清楚的說:沒有真假,也沒有從屬,沒有正副之分。假設虛空中十個瑤池金母,十個都是正身;化現在娑婆世界的十個、百個瑤池金母統統是本尊,也統統是分靈,等同太虛之中的先天一炁。如此,還有分大小正副之別嗎?沒有。

拿祭天爐上的雕飾來比喻,其中的雄文堂三個字,還有這兩尊龍神的雕刻,他們雖然都是祭天爐結構的一個部分,但他們不只是象徵祭天爐,他們的作用就是祭天爐,他們也就等同於祭天爐。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來自先天一炁一點靈光,你我都不是copy 的,統統都是正的。先天一炁中是西天如來佛祖,那麼你也是西天如來佛祖,你和西天如來佛祖毫無分別。你之所以會和西天如來佛祖有分別在於你的習氣、你的無明。

那什麼是涅槃呢?就是返本還源就是返本歸源的意思,簡單講就是不要作你自己,這個"自己"是受無明習氣影響的自己”,也就是剛剛「意識」和「慾望」比喻中的「慾望」。

你看陽師幫有需要的人辦事, 一起手,一加持,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暗藏無窮的法力,這都要擔負很重的業障,需要耗掉很多的功德和法力,若是由一般的法師道士來施法,要做到相同的效果可能需要數百壇的法事,數百部千部的念經,才能竟其功。在這些艱難的法事中,雄文堂陽師能夠承辦,陽師能夠加持辦事,不只是憑藉親師傅的加持辦事,更是修煉雄文堂法義所自然而生的功德。在返本還元之中,這一點靈炁如何能受業氣干擾影響?如同水與油不相融,意識與慾望互不同屬,因此,淨法之中哪來的替代、轉移、擔業?

這就是自然之道,也就是法之正義,法的真正要義就是返本還元之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