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的假象

2016年4月20日 高雄共修筆記

宗教中的假象

宗教的出發點不在於控制人心,然而許許多多的教派為了凝聚教眾、壯大組織而產生了洗腦式的教義。也就是說,為了維持宗教的永續經營,拉攏信眾的向心力,最好的方法是洗腦。

沒有比洗腦更好用的方法,比如有一個宗教團體跟你說 : 在我們這裡修練可以得到肉體永生,如果你退了道心而離開,肉體就會腐壞,心靈會被侵蝕、被妖魔化,純淨的本質會被這個社會污染。甚至對你催眠,把父母、兄弟、姊妹都當成妖魔……最後你就會死心蹋地留在那個團體不敢離開。

各教派控制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重複同樣對你洗腦的內容,比如:將教主的話當成金科玉律,若要你每天將課本唸一遍,你會覺得枯燥無味而不願意唸,但如果有獎賞呢?如訓練狗狗做臥倒、趴下的動作後給牠吃愛吃的食物;訓練海豚豚從水中躍起跳圈後給牠魚吃;稱唸一遍經典有莫大功德,唸十萬遍眾業皆消滅……。行銷式的洗腦灌輸唸愈多、愈精進,消業愈多的觀念,那麼你就很願意唸了。

雄文堂不會告訴你若練了一次劍指、蹬了一次腳就會有一次的功德。當你沒有抓到劍指的要領,練再多次也不會成功;反之,方法對了自然就會了。為何要每天早晚練習很多次?就像是開壇畫符完了要擦桌子,我常看你們很用力擦,玻璃桌面摸起來卻還是濕的。我覺得很納悶,於是自己實際拿布來擦看看,發現問題出在布的材質。我們都知道擦眼鏡若用長纖維的布,只會愈擦愈髒愈油,而用特製的拭鏡短纖維布則超好用。你們拿來擦桌子的布是短纖維的,拿來擦油膩很好用,缺點是不吸水,桌面自然是擦不乾的。我拿長纖維的毛巾布來擦,只要輕輕擦過就可以擦乾桌面。這個擦拭簡單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就是因為「觀察力」不足。

去家樂福看到抹布的功效很好用,但你實際買回來使用並非萬用。有些布吸水效果好,有些布去污效果好,用去污的抹布無法吸水,用吸水的抹布無法去污。你沒有細心去分辨抹布纖維材質的不同,餘漬擦不乾就只想更用力擦而不是換不同的抹布來擦。就像大部分的人學宗教愈久愈偏激,想法愈負面。如很多出家人,講話就很偏激,又如伊斯蘭教就走向偏激與報復。也有些人表面上很看得開,實際上很會鑽牛角尖,因為真正的內在沒有修好,只是修表面的。

於是你會去想,修的不好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因為不夠精進,修得不夠好才會有煩惱和病苦? 所以你要更拼命的修行,就像是桌子上的水擦不乾,你只是更用力去擦,你只想到要精進練習,從來也沒想過是修行的方法正不正確。方法不對,愈用力擦,愈修愈偏激,不會愈快樂。

很多人禮佛拜神沒有感應,認為是拜拜的方法不正確讓神明不高興,所以才會無感。為了讓神明高興,就要更用心供養取悅神明。於是開始檢討自己那裏不夠用心供養:

一、點香:
是否過去用1斤50元、200元的香太便宜,神明以為我太過於吝嗇了,所以為了取悅神明香要買最貴的,2000元1斤、甚至1萬元1斤的或是女王摸過的有皇家龍氣的,就這樣香愈買愈貴。這是你自己的想法,不是神明的想法;或是因為香的種類用途不同,而更換香,原本要求姻緣的卻用息災香,所以要改買姻緣香;或者是香爐的問題,以前銅鑄的太過普通,我們來換成鎏金的金爐,有金彩才夠誠意,才能夠取悅神明;還是香插的不夠多,神明有成千上萬的天兵天將,只插3香不夠,1次要插一把、一綑才夠,才能取悅神明。一綑香點燃後會像開花一樣展開,這只是單純的物理現象,但是你以為這是好的吉祥之兆,代表神明有來接受供養。

二、點油燈:
為何要祈求光明?因為想沒有小人阻礙、想要求前途順利,而點光明燈可以息災,所以點了燈繳了錢,但是點了光明燈後也是不順,就開始想是否點燈的人太多,名字太小了神明看不到?所以就點了最前排的一萬元功德主放在神明面前。點五千元的差一點,三千元、兩千元就後面一點,錢越多越前排。就像是靈骨塔一樣,塔位在地藏王菩薩旁的就越貴,旁邊連地藏王菩薩都看不到的地方就越便宜。這也是迷思的一種。

三、供品:
神明喜歡些什麼,又討厭些什麼?要怎樣才能取悅神明?因你不知道就聽別人說:芭樂不能拿來拜拜,因為芭樂裡面有籽,顏色看起來像是糞便排泄物,這樣拜拜會不禮貌,有禁忌;拜神明要備齊三牲雞、魚、豬等於是海、陸、空大餐,否則就是誠意不足,對神明不敬。於是你開始挑供品,家樂福購買的等級不夠好,所以要去國賓飯店買五星級主廚做的三牲來拜拜才行。

四、拿香的方式:
請問你上廁所都是使用哪一隻手?右手。所以供神要有禮貌不可以用右手來拿香,因為你擔心右手是污穢的,以污穢的手拿香是對神不敬,所以連拿香的手都有禁忌。

五、熄滅蠟燭、油燈的火:
你會想:用口吹息燈火會有口臭的味道,所以不敬,因此要用手扇風的方式滅火,但是如果你扇的不小心,將油燈打翻可引發火災,到時連逃都來不及,這是非常危險的。再則,以燭火點香,線香點燃之後還有餘火,禁忌不能用嘴吹熄香火,而要用扇的,因為手不乾淨,所以對神明不敬,故不行。須知:將香火用對空頂的方式弄熄會撞到人,在人多的地方拜拜,用頂的很容易插到別人,這是很危險的動作。因為拜拜的禁忌造成公共危險,這是很不智的行為。

以上,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目的只是為了討好神明。

拜神沒有感應、修道沒有長進、煩惱還是一樣多時,你不去想方法對不對,而認為是神明不高興,如此,就算修了一輩子也沒有用,因為你想的這些取悅神明、供養神明的方式都不是修行的重點。「洗腦」從來就不是宗教的本質,而是有心人為了「聚眾」而使用的行銷手段。

如果跟你說瑤池金母靈部法,要學的人一定要守戒,男的要單身不能碰女色,女的要守身。這樣子會不會有人想學?一定不少。但,這個法很多人學一半就學不上去了,因為沒有老師有能力教;你若說你會,一堆人必趨之若鶩。假如我說練習這個法只要每天花20分鐘,忙碌時休息一天也沒關係,只要每天持之以恆,領悟力夠了,自然水到渠成,不需要有太多的苦修。這樣子會不會有人想跟我學?應該沒有,人們會說我只是泛泛之輩,因為人們的預設觀念是苦行為道,沒有吃苦,不會有收穫。

又,如果跟你說某個產品對於有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痛風的人特別有效果,一次買三瓶可享八折優惠,只要吃完藥三高就會好了。這樣,你會心動嗎?你一定會買!但如果跟你說只要用蘆薈去皮和醬油一起煮,喝個七七四十九天就會好了,你可能會心動而試試偏方。反之,如果有醫生跟你說只要多運動,每天維持三十分鐘,不喝啤酒,三高自然會改善,你會說這醫生是庸醫,認為顯而易見的答案是廢言。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要跟癌細胞和平共處,不要對它有敵意,這樣它就不會亂跑,把癌細胞當一個好鄰居,讓癌細胞感受到你的善意,不要接受正規醫療,如此,它自然而然就睡著了。如此違反正統醫療的偏方反而讓人趨之若鶩。

講一個案例:有一位來問事的女士,相當年輕,剛開始是直腸癌症初期,腫瘤很接近肛門口,如果接受手術是有機會不必裝人工肛門,若在肛門裝一個造口,生活就很不方便。這位女士不接受治療反而去書店找書來看,日本人寫的書,內容是和癌症和平共處,後來這位女士因為癌症轉移到末期了來問事,我們還是盡力幫忙開了符,並且勸她接受醫院的治療,但是隔一週符被退回來了,這位女士怕照我們的建議就前功盡棄了,於是堅持原本的理念採取自然療法,最後也不幸過世了。她寧可死也不要接受正統治療,以致於臨終時死得很痛苦。

市面上很多關於癌症的書,內容很多都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去年在美國一個案子,有一位作者寫了一本書內容是講如何戰勝乳癌,這個人很有名,在美國賣了很多書,有人透過管道去查這個人的病歷,沒想到這個人根本沒有罹患過任何一樣癌症。書的內容都是假的,都是作者自己憑空想出來的。這個作者後來也承認這件事,宣稱是在做好事,但最後還是落到身敗名裂。

以前的人認為傻傻的修,精進的修就好,不去想方法對不對。但是陽師要提醒大家:抹布材質若不吸水,就要懂得換布,桌子才擦得乾淨。修行如果沒有進步,就要檢討方法正不正確。心是修行的對象,沒用心只又蠻勁,修行不會有好成果的。

雄文堂的修行是樸實無華的,沒有誦讀經典式的洗腦。

如果一部經典一開始就強調其神威有多強、神蹟有多少,那就像是做行銷一樣,有如印了很多頭銜的名片, 看起來很厲害,其實能在某個職位上,有些時候只是機緣,頭銜多不代表能力強。絕大多數的經典為了讓你覺得很厲害,敘說其神明乃開天闢地之前就存在,還沒有宇宙就有神明…….,這些都是用以拉攏人心的偽造內容。

很多宗教為了拉攏信眾,會說一些例子,敘說人生的種種苦楚,讓你內心產生激盪和共鳴,然後告訴你一定要相信,信了就會有多少功德,由功德來抵銷世俗的業障。鼓勵你經典唸愈多則功德愈多,同時,錢也要多捐一些來增長福報。怕你脫離組織,要你時時記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經典的最後還要唱誦三皈依,將你的腦洗得很乾淨,讓你想跑也跑不掉。

這些都是世俗的宗教,是後人創造出來的,要把這些假象拿掉,做正確的學習,才能瞭解哪些是宗教中的珍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