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之法之無偶像派別

2014125日  雄文堂台中分堂

 

雄文堂根本大法-無法之法之無偶像派別

無法之法指的是從無相到有相的道家煉養法,這是根本解脫法的來源,而什麼是無法無相?這裡指的是沒有偶像、派別。偶像-指祭祀的對象、頂禮的人或無形神明、標誌(咒字)、符錄。派別-指的是法術,例如西藏的密教(紅、白、黃、花)的教派不同、道教(正一、上清、靈寶)教別的不同,教義不同、科儀不同、唱腔不同。大家可以想想這世間教派的不同,哪個不是偶像派別之別?如果你拜觀世音,別人與你不同,你就起了分別心;如果你是信奉三法印,別人與你不同,就容不下其他人的講法;如果你是信奉戒律,你就無法容忍自由自在、隨順;你信奉「以法為師」,則任何神明在你面前只是布偶而已。

 

所以不管信奉人也好,信奉教義也好,當今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依歸。有些依人、依無形的神、依活佛、依經文、依鸞文、甚至依規矩。各有不同的崇拜,所以說誰殊聖?誰才是究竟?接下來我們來探討雄文堂的法。雄文堂的法無偶像派別,不是說要誇耀雄文堂攘括一切有形及無形,也不是自稱自已是一切諸法之母、萬法的起源,而是說雄文堂的法能融入一切教法,一切的諸尊均不衝突。雄文堂法的特點是無形、無相、有實體、無實功(無實際功勞)。實體-指的是教相派別,我們的教相是師公牌,這是權宜的外相,讓我們共修時有一個目標指引,指引是指有形有相的煉養技巧,目的是達到無形無相,回歸道的本源(太虛先天一炁)。無法之法的煉養方法是權宜產生的,師公牌也並不是一成不變。

 

因為權宜,不是說改了什麼牌子的外觀之後天門就會關起來,有相的法都有一個權宜的形象,在雄文堂就是西天如來佛祖親師傅,而教本就是三山印,這些東西會隨著時代變化,也可以應弟子要求而調整,也許一萬年後地球還在,雄文堂也還在,但那時候修道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東漢末年外丹術盛行,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服食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藥,有來自師承或自已製造,當然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幾乎沒成功或者只是傳說偶有成功的例子,在唐朝末年八仙時期開始內丹術的發展,初期理論還不是很完整,內丹的名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多被和「內修」混淆使用,內丹術使用許多外丹術的名詞,如丹鼎、火候、藥物...等等。

 

內丹術並不是一個時期某一個人形成,而是經由幾百年慢慢演變而成,許多人同時身兼內丹與外丹的修煉,內外丹兼修。因此,內丹用外丹術來解釋,所以你如果不懂外丹,就看不懂內丹的書。在宋朝時佛道之爭最盛之時,佛教的理論在當時極度盛行,甚至超越道教,當然時代在變,道門也跟著演變,道教也是歷經許多的改革,佛教講這個有形驅殼會壞掉,執著肉體就會在輪迴中,道教則與之相反,在早期道教煉外丹求長生,道教重視不死,佛教重視不生,兩者理論恰好相反。

 

你們想,如此佛教之爭會有彌平的時候嗎?宋朝是中國道教發展史上又一高峰時期,內丹術是道教理論發展的另外一個高峰,從肉體長生不死而演化成為將有形肉體煉化成炁,煉心神,神炁與道合一,是「形神俱妙」,這是道家煉養煉形的中心思想,如果你偏佛,例如林XX走的是偏佛教,講捨、放、let go,這個就是佛教為本體的教派。他雖然也有畫符、劍指等等,但仍然在本質上屬佛而不蜀道。

 

我們現在走回道教的修煉,雄文堂法有相的法是可以變,親師傅可以現男生相、古人相、穿西裝、穿太空服,有形的無形的,音聲、咒語、標誌皆可,順應因緣做變化是無定相的,但所教導成就的終點是一樣的。開悟不是看到直升機的螺旋槳靜止、小鳥靜止、樹葉靜止、看到光、看到佛、XX變化,開悟是指心的體會,體會什麼?佛陀體會無常,老子體會人生的道理,這些都是悟,修行的第一步要悟,修行不是坐在壇城一整天,坐了三百年也只是靜功而已,應該是在你的生活上的歷練產生 心的體悟,當你開悟想通時,功德威力會放大變大,這時候再配合道法的修煉,你的形慢慢就會跟著改變。

 

這個世間不管宗教如何變,凡心跟聖心是一顆心,不是兩顆心,需要自已去體會,萬法萬變不離本心,道法雖會產生形變、神變,但仍須煉「心」以配合。心不靜則沒有明;唯有煉心之後的心靜心定才是真正的心平。有人認為只要努力修習禪定,讓念頭消除,則在水波平後就看到XX,就能夠開悟。因此,拚命的捨、放、Let go,以求開悟見道,其實這是邪道、是邪途,好,今天上課到這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