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1講述於雄文堂台北分堂 雄文堂以西天如來佛祖親師傅為主尊,雄文堂是胡秀華老師公秉持西天如來親師傅法旨,在人間創立的教派,雄文堂的教導以親師傅為主,雄文堂為純道教為何又是以西天如來「佛祖」親師傅之名,佛祖在一般認為不是佛教嗎? 道是指混沌無極之意,是人間設的名詞,佛也是人間設的名詞,其實是同一源頭的二個化身,並非是分身,白衣大士也好、觀世音也好,也是同一化身。佛教稱是釋迦牟尼佛為佛祖,因此在道家亦稱佛祖,指的是同一源頭。 觀音寂靜法(進階版): 法要:觀(即是看)世間的聲音,是觀音的神通力,如何看世間的音呢?例如颱風來襲,低氣壓、雲、風這些是感受,若用克普勒雷達掃瞄則可轉為圖像標記,大家就”看”得到颱風。以前所傳的觀世音菩薩入靜法門是初階的功夫,可以將音轉化成光點影像等等;現在所傳的則是進階法門,將影像化為畫面,就像看螢幕畫面一樣。 每天花五到十分鐘練習初階法門,其作用是平靜(還未到定),光是靜還不足以發現我們的佛性、法性。但這已經足以讓你從一天忙碌、繁雜的心緒中逐漸將心定型,安穩自若。 不論佛教的觀音大士、密教的綠度母、道教的觀音佛祖,皆是大慈大悲的顯化,呈現人間界媽媽的形象。觀音佛祖的呈現是不分教派、不分男女老幼,皆以慈悲心來涵蓋種種眾生的心來救度。佛教中觀音大士是以救渡來成就修行的目地,例如大乘佛教是用盡所有心力的時間來救眾生、安穩眾生,不問時間的長短。道門中,觀音佛祖則以大慈悲心聽眾生的苦難,並「呼應」種種眾生的苦難,就像孩子不舒服會哭、餓會哭……爸爸媽媽會知道小朋友哭的意思,所以觀音寂靜法門以入定方式來聽眾生的心,觀其因,了解此番受苦之因果,用心去包容。這些聲音入耳、眼見,再以心思去分別。若眾生哭則佛祖悲、眾生喜則佛祖喜、眾生苦則佛祖亦知其苦。佛祖以慈悲對眾生的種種訴求產生呼應。 呼應的方式 一種是聽到眾生的需求而聞聲救苦,例如大乘佛教的作法,以積極入世的方式來幫助眾生;另一種是:聽到、看到眾生的苦,而「觀」,觀因緣。何謂觀呢?以道門來論,眾生的苦來自種種業源、因果,吃苦不一定是苦,例如學生要背英文、理化、算數學,唸書很苦,若不逼他把潛能激發,則未來在泡沫紅茶打工……,所以現在背英文苦,但對將來不苦。因此,受苦反而是好事,是一種磨練。佛祖以入定神通法門去看將來的因緣,觀因緣悲喜:現在的苦若能是將來的好,則知道就好,觀音佛祖不會馬上去解決其痛苦,而頂多會給個夢示、感應鼓勵你,讓你這關提早過。 若將來會走更糟,佛祖會怎麼做呢?以道門來看,若事件的因緣是不壞不惡、或尚未定論,還須尚待人間的應對而有不同的演變方向,則觀音佛祖會以仔細觀察、等待的方式來保持注意。如果這事件將來變壞,但還有緩衝的空間,佛祖不會現在採取對策行動,而是將來才會動,就像三年後會發生,在這段蘊釀期,佛祖會以教導的方式讓眾生自己轉方向,以多一點時間讓眾生學習走路,佛祖會一直保持觀察、教導讓眾生自己走,等轉彎越過後才會放手。 好比一位學校裏面二年級的老師,對於一班的同學只帶一年的課程。有些學生智慧發展慢一點、有些自閉、有些與人之間較衝撞……等,一般老師只求只要在帶領的這一年平安無事即可,走短期平安路線而不是細心給予中、長程的輔導。但佛祖會以引導的方式,為他們的長遠來看,包容的態度來為長遠打算;並非一天、一年而已,也就是把求救的眾生當自己的小孩來看顧,直到他們畢業。 修道的人就要學習觀音佛祖的行徑,要有包容心這麼大、這麼廣、這麼長時間,廣大慈悲且無污染的心。 但,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如此?因為我們自己都無法包容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隱密的一面不想讓別人知道的脆弱的那一面,包容自己是我們終身的課題。這個課題有點像心靈成長,這裡所謂成長的「靈」是指這四大大假合的靈或本性呢?答案是本性在成長。本性是被四大假合包覆,隱而未現,所以要讓本性顯現是不容易的,同一家庭成長的兄弟姐妹雖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吃一樣的菜,但個性卻都不同。這就好比人人皆有佛性、元性、法性,但受到世間種種煩惱習氣的包圍之後,每個人的個性皆不同,不再是純淨無染。 道門觀音佛祖的法門是從包容眾生做起;往往由看道別人的錯誤就會看到自己的缺失,修行者由眾生的過失來返照自己,最後讓自己以智慧門,自己從泥淖中走出。這就是道教觀音佛祖的慈悲寂靜心法。 簡單摘要今天重點: 道教觀音法門,是由”觀””音”,聽到眾生,感受眾生,進而包容眾生,自我觀照,發掘自己,最後自己走出來。 大乘是神明帶領大家到平安喜樂的地方再慢慢學習,道門修行是寂靜、謙沖順其自然、謙沖無為,去發掘自己本性無法彰顯的原因,由這個原因去找出解脫的方向,這才是是神仙。 一切束縛都是來自自己,自己的心如果開放,哪有六道輪迴? 觀音寂靜法練習: 聽世間音,由音變光影,入靜5分鐘後,回憶剛剛的世間音,觀照當時的心境,與現在的心境相互比較,細細去想為什麼情境變換心境會變換,進 而觀照自己內心的問題,慈悲去包容,漸漸的撫平內心的缺陷,然後放下,而邁入寂靜,就是觀世音大慈悲三昧正定。 今天的開壇法水中,親師傅已經給了此觀音佛祖修行寂靜心法的法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