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6 台中分堂上課筆記- 靜坐方式 今天陽師仔細講解如何靜坐,以後就以此為雄文堂的版本,不管你以前學的是哪個門派,今後就以陽師講的為準,為什麼陽師今天要特別講靜坐的方式呢?因為靜坐從姿勢:從你入坐開始就影響到你將來對氣的覺受及氣的運用。如果你以前是學密,那你的方式應該就是會把整個氣鼓起來,所以你的氣息會強;如果以前是學禪,坐的時候會一無所感;如果以前是學道的,那恭喜你應該能很快進入掌握雄文堂的狀態。因此今天要把大家所教所學的東西全部做一個總結,以後雄文堂統一就用這個版本,今天寫出來各分堂一律共同使用,今天算是寫教科書的通識教育。 1.燈: A.擺放位置: 把燈放在胸前大概二個掌幅,二個掌幅多一點,不要超過三個掌幅的距離。頭擺正下顎微收,眼睛剛好直視眼前的燈,不會給脖子造成太大的壓力,自然可以舒服長久坐著的姿勢。燈不適宜放在地板上,不然你頭會低的太低,以適合你坐墊的位置,眼睛垂下來可自然直視的距離。 B.燈芯: 每次在修法之前一定要換新的燈芯,即使修法時只點了五分鐘,再啟修第二壇法時,一樣是要換新的;如果是明天修,就明天換新;一個月後修,一個月後換新的,只要是過了一壇法,這個燈芯就不可再用,這個是規定,不需要問為什麼。如果你選用的是棉布纏繞的粗燈芯,那就是修法完了之後,燈芯拉起來剪一截,把黑的地方剪掉,露出白的沒有燒過的燈芯,不可以留任何一點燃燒過的黑點。比喻來說每次入壇一定是上過香,有可能修完法就把沒燒完的香吹熄,之後修法再點燃的嗎?那燈怎麼可以呢?一定是換新燈芯的。 C.燈油: 燈油不像燈芯,修法後的燈油不用每次倒掉,但要注意燈油保持乾淨,當然如果每次都有換新,燈油是不會髒的;如果用了較長時間,這個油一定會髒,因為燈芯燒成碳碎會掉到油裡面,如果油已經開始變濁也要換新的,保持燈油乾淨。 D.杯子: 裝燈油的杯子要保持乾淨不可以油膩,若杯子油膩、積碳、髒了,裡面的油必須要換掉,把杯子洗乾淨重新裝油,杯子必須看起來如新,如新就是一定要洗淨,油不可以有汙染。 你必須花時間在修法之前把你的法器保持最明亮而且是乾淨,所有的油漬一定要去清除。 E.蠟燭: 蠟燭是例外,蠟燭是固體的,雄文堂如果是修法用的燈絕對沒有用蠟燭的,如果是光明燈當然是另計。修法用的燈器使用可添加式的燈油,不可以使用蠟燭;若是用小顆的蠟燭,小小一顆的那種如像香精燈油的,修法完畢不管有沒有燒完都要丟棄。 2.香: A.香的等級: 修行所用的香不可鋪張浪費,所以雄文堂的弟子不准買很貴的香,香的等級以弟子的經濟能力可以輕鬆應付,絕對不可以造成生活上的壓力。 B.點香的時間: 原則上是修法練習中從頭到尾以香不斷為原則,比如說今天坐的時間比較久,中間就起來補香,所以若是法事比較長要二個小時,那就二支香,也可以備好可以點燃二個小時的香,如:比較粗的香。 C.香爐用香: 香爐要保時乾淨,以安全不會發生意外為主,香灰很早之前就講過處理的方式,爐不可以用臥香,雄文堂不允許使用臥香,盤香更不用講。修法用的香就是直線的線香,你希望整個房間、壇城香煙繚繞,有比較好的氛圍….,這跟修行無關,是你個人的嗜好,點香的數目按照以前開示的內容。 3.環境: A.空氣: 房間的空氣、空調不可以太冷,以你的衣著舒適,讓你練習時不會滿身大汗為原則。不可以讓室內室外溫差太大,空氣的換氣也要注意,不可以在密閉的空間裡面香煙密佈,如果有的話,調整窗戶讓空氣流通。 B.燈光: 燈光以白光,不會造成昏暗為原則,如果是黃光,光度就要夠明亮,不可以點狹小的小微燈,不准微燈,一定要合適,以你在做家居生活時候舒適明亮,大概就像是吃飯時餐廳餐桌的那種亮度為標準,你吃飯時光線有多亮,壇城就是要這樣子的明亮照明,不可以弄得太有氣氛。 4.旁人: 修行雄文堂的道法,旁邊不可以有外人,除了親人、家人以外,就算是好朋友也不可以,即使你只是打坐靜坐一下都不行,讓外人先在旁廳等候,讓你完成修煉。弟子修法練習時都會點香請神下降指導修煉,若外人在旁邊觀看這成何體統。 5.坐姿: 法門弟子修法時的坐姿不限,可以隨意坐,單盤、雙盤、坐凳子、椅子統統可以,雄文堂沒有坐姿的規定,坐姿以不會影響到你修煉法術的氣脈運行為參考點。哪一種運行對你最順暢,你就選擇最適合你的坐姿。如果你彎腰駝背你就可以把氣修的很好,盡管彎腰駝背無妨;如果你已經七個面都朝天,手朝天、腳朝天、腳掌朝天,這樣的姿勢氣如果不能運行,對你來講就是錯誤的姿勢;你要美人坐、臥勢這樣子的美人坐,你的氣能運行,這也可以;你為了強調單盤或是雙盤,坐到你骨盤的骨頭發炎,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骨頭都已經受不了這種坐法,你一定要凹成這種角度,氣都不會走,骨頭會壞是因為氣不走,組織受傷無法去修補。像坐在統聯客運的那種舒服的椅子,只要你氣能走,都可以,沒有坐姿的規定。 6.音樂 修行的時候,旁邊不准開音樂,你不能說只是在練氣,旁邊開點輕柔的音樂能讓你心靜下來,或是梵音、電子音樂能夠幫助你專心,不准,不管是什麼樣的音樂,全部不准,大悲咒當然不行,念佛號也不行,什麼聲音都不行,就是一律關掉。 7、服裝: 不拘,你要去買各門各派的服裝來穿,可以,隨性就可以,以你的場所合宜就好。如果你有家人,你在家裡面就穿著合適你的衣服;如果是在共修的地方,就共修適合的衣服,雄文堂沒有標準的服裝,道士帽沒有、道袍沒有,顏色沒規定,最適合場合的服裝就是最好的服裝。如果今天雄文堂的法門弟子都是有頭有臉的CEO,那麼每個人都是西裝、整套SUIT,那個這個堂共修就是整套SUIT;如果同門都是打棒球的,大家穿棒球服來共修也可以,以合適為主。堂裡面不准規定共修的服裝,包括手套、襪子、髮型、眼鏡、領帶、別針、手飾都不可以。 8.儀容: 在修行靜坐之前,你要把自己的服裝儀容,包括刷牙洗臉、身體的梳洗,整理到最好的程度。不可以滿身髒兮兮的樣子,要穿著乾淨合宜的衣服,身上有味道就先去沖洗,如果是剛吃完飯或是味道重的食物,當然就先刷個牙。如果剛從外面回來,臉上有泥巴、煙塵就洗把臉;頭髮如果很亂,就稍微撥一下。要恭敬祖師、親師傅,這是一個很正式的場合,即使你只是做一下太陽之炁很簡單,一樣就是恭恭敬敬,如果你連最基本的服裝都不會恭敬,那麼你還會心靜的下來嗎? 再來雄文堂不准留道士鬍,附帶一提,台灣很多道場的道士都留鬍子,法門弟子不准,為什麼?因為雄文堂沒有一位師公是留鬍子的。在道教裡面鬍子代表的是增壽、長壽,鬍子多、鬍子長,一般講這個人歲數壽命長,雄文堂對壽命的見解大家應該已經很清楚,如果你執著這個壽命,你就已經背離了道,因此禁止留鬍的意思是這個樣子,怕你執著這個壽命、歲數。 9.地位及位置: 法門弟子一律平等,除了陽師一定是坐在師公前面之外,其餘上課時坐的位子全部都是平等的。 雄文堂法門弟子如果是夫妻共修,夫妻二個地位就是平等,那在堂裡面、在法門的壇城裡,就是恭敬如師兄師姐。如果在家裡,本來是只聽師兄的話,師姐就是位置低的,就是拉成男女平等。如果母系或是父系社會,入了法門都是平等的。例如說是以男性為尊,都是聽先生的話,先生講了就算,先生的見解就是正確的,入了法門就是互相切磋。座位也是,入壇的時候,沒有說哪個是正位、哪個是側位,沒有,並不是說哪位子只有堂主可以坐,其他人副堂主坐哪裡、會計坐哪裡、出納坐哪裡,你可以習慣坐哪一個位子,但是不能說這個位子是誰坐的,等你當堂主才能坐這個位子,下一任你要當了堂主才能坐那個位子,沒有當堂主就要換一個位子,不可以,現在哪個人坐哪個位置是因為已經習慣了。 10.飲食: 你在共修的時候或是在家裡修的時候,當你已經入壇了,中途除了法水外不可以喝其他的飲料,涼茶、可樂都不行,只能在修行前或是修行結束才可以喝,修行中間不准喝其他飲料,包含食物;如果你有需要的話,修行就暫停,然後重新再來。但是中間可以上洗手間,回來的時候合個掌,跟師公牌頂個禮就繼續練習。 11.時間: 打坐的時候,時間一次不宜超過二個小時,短的時間沒有規定,最長不可超過二個小時,雖然不是很硬性,親師傅不希望大家超過二個小時,到了二個小時一定要暫停,一壇法要結束休息,中途休息至少一個小時後才能繼續修下一壇,最少休息一個小時。最主要用意是怕大家步入幻境,長久的靜坐,很容易心神陷入於睡眠昏沉之中;當精神統一與昏沉,二者重疊的時候,就是開始幻覺或是自我催眠產生的時候。如果因為你定力不夠強,你就會受到自己腦部直接化學反應所誘導,導致步入幻聽、幻視、幻覺之中,你會聽到親師傅跟你講話、瑤池金母要你下凡出來度眾,所以不要跟陽師講說家裡的觀世音菩薩要你出來度眾,那是你修行過久產生的幻覺。 12.中途停止 最後,當你在練習過程中覺得不舒服,或是突然有重要電話響起、重要的EMAIL信息要馬上處理,你的狀態已經不適合再打坐、沒辦法繼續必須中止,可是這個法才做一半,沒有關係,你就起身禮拜親師傅、師公、執法師公後起身,這是最後一點。 陽師示範: (以燈炁為例) 當我看著這個燈的時候,我的心盯著這個燈,我的心已經跟燈融合,眼睛輕輕閉起來,這個燈的影像已經在我腦海裡,我就住在心中,住這個影像中,並不是我要觀想,而是這個覺受跟剛才的燈合一的覺受,讓我很快進入燈的狀況,整個人彷彿融在這個燈識(燈的意識)之中,然後結陽師根本印,當我的心已經在燈識裡面,我一結印,馬上瞬間就跟陽師之炁結合,跟歷代陽師完全合在一起。 太陽之炁的練習示範: 在還沒結日光印之前,我的心已經是雄文堂紅色的山、藍色的湖之中,山裡面有燈籠所以是紅色的山,這個已經存思在我的心中,一瞬眼閉眼影像就已經出來,當我結印之後,這個紅光一瞬間已經融合在一起,就像剛剛的燈炁,瞬間融合然後只是靜靜的等候,已經在冥思,然後太陽之炁就往下下降。 月光印也是一樣,先有思、有融,再有印。其他以此類推,也就是你的心一定是走在最前面,你的身、這些印才跟隨。 Q&A Q:在這個靜坐中,例如燈炁,要一直保持在燈識,直到修法結束嗎? A:燈識是一開始,後來有燈炁就融合炁中,剛開始是識,後來是炁;如果已經在炁了還回到識?不用的,那就表示沒有辦法掌握到炁。 今天共修到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