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正覺

12月11日高雄共修筆記

明心正覺

今天傳授「明心正覺」。首先說定義:所謂「明心」,就是明白自已的天性(天心),這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這一世或從父母親學來,不是由後天環境學來的。「與生俱來的天性」就是指在每一次的受生、每一次的輪迴轉世之中,沒有任何一次被後天的環境所影嚮,這是從幾萬年前(無始以來)就與你在一起的天性,因為「天」的意思是「無所本、無所從來」,所以,「明心」的意思,現在你們就都能理解。

那麼「見性」呢?有人說是看見佛性。什麼又是「佛性」?「圓滿一切出世間,乃出世的覺悟」。那麼:一切德行皆已臻最圓滿的修行人就具備佛性嗎?怎麼樣可稱為圓滿?是你看不上眼的就是不圓滿嗎?是全世界都挑不出毛病就是圓滿嗎?是你的圓滿?還是他的圓滿?或我的圓滿?答案:此圓滿不是指人間的圓滿。人間對圓滿的看法多是指因果無瑕疵、無相欠的行為,所以叫做圓滿,也就是一切都是美好地。然而,事實上,我們活在這世上的每一天,不是你欠人就是別人欠你,也就是有來有往。圓滿正覺就是在這些進進退退之間不相欠,無因果之間的糾纏。如果你施福與人並不是相欠(讓別人欠你),這就是佈施了!又如:若你無意間偷別人的錢,則心必有所掛礙,是你欠人。又你做生意賺錢本覺得理直氣壯,但對方感覺你從商的做法、手段太過份,這就是相欠……。在這複雜的人與人交往生活中能做到一切圓滿就是正知、正覺。

要想一切緣份不相欠,則純潔的道德心與處世的技巧兩者都要兼具。一個人若只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標準而不懂得圓和,自認完美而無法與他人苟同,這就是不圓滿。既然是完美純潔的怎麼會有因果?因果欠在那裏?欠在初發心(菩提心),你讓旁人沒有緩衝的餘地,需知大自然的道理:「天無絕人之路」,有時候我讓你欠一點,是因為你需要被幫助,將來你有能力也可以去幫助其他人,但現在我不幫你,你只會跌得更慘。修行者要能夠圓滿處世,而不是不相往來。緣份不相欠,內心才不會糾纏勾結,最後也就沒有因果,沒有這個受生在六道的業。聖人德性,乃「水」德,是柔和、因果、功德不相欠的。

今天傳授的「明心正覺大法」就是要教大家去看、去觀察因果中進退得失之法。如果你知道這件事情的因果,就會省思自己的行為,不會有「只要我喜歡、只要我孫子喜歡有何不好」的想法。用心去觀察與人往來的因果關係,不是他來找我討債,就是我去找他要錢,要知道因果有無相欠?是你負他或他負你?這些要用智慧來判斷,要讓「心」彰顯出它本來的佛性,也就是圓滿一切因果。行為無污染不是只有表面上的不與人相欠而已,自心與聖人的心要相搭配,才是聖人的行為。

如何觀察因果?可以靠法術:第一種是通靈。第二種是禪觀,觀神明的指示。你與神明不是一對一的問與答,而是觀一件事,尋求一個答案。有時候你無法對於神明給的答案完全了解,看你的心對神明的提示能體會到哪裏?例如陽師說:掌門令藏在4F,給你們每個人一張示意圖,誰先找到誰就是下任掌門。同樣都擁有示意圖,智慧不夠的師兄、師姊就找不到掌門令。要修練到中高層,心性和領悟力提昇了,才有能力和師公一對一來請教,因為,也唯有到了這個階段,你還聽得懂師公要告訴你的是什麼?前世基礎差的,他們會給一張功果圖,然後讓你自己體會。比如說給你一張地圖,讓你從左營走到高鐵,然後便可以拿到功果。這張地圖你能了解多少?領悟對了,能夠到達目的地,就能得到獎賞(功果)。假設看錯了圖示而沒到達目的地,你要從中學習錯誤在哪裏?若知道是東西南北方位弄錯,那你下次就會改正這個錯誤而看得懂地圖,所以此是可以由經驗中慢慢進步的法術。

明心正覺大法:

手結陽師根本印,觀想陽師在虛空之中,現出金、白之光,遍照自己全身,感受金、白之炁,然後向陽師祈求想要知道的因果。金、白之炁是閻羅王手上的功果簿,陽師身為掌教可以跟閻羅王借功果簿,此法觀想中陽師的形象代表教令。(如修練太陽之炁的日光印與劍指的劍印)金、白之炁也是一股力量,修此法沒有那麼難,但是需要時間練習才可以學成,所以今天不畫符,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練習。

當能感覺到金、白之炁後,再一次的祈求,腦海一片放空,當做電影的場景。把想要問的事,與金、白之炁氣融合,念頭與金、白之炁化為一片螢幕。以前曾經教你們道教講的是「存思」念頭,很舒服地去看著螢幕,一開始是一個畫面,到最後會動,就像看電影場景一幕又一幕。此法要修煉金、白之炁明顯才看得到,否則是一片黑。心要很靜,心不靜,畫面很快晃動。

「神通」要有禪修配合,「心」發揮力量才有神通,心力加上寧靜力、觀照力才有神通顯現,有定力不等於有神通,但若沒有定力,時準時不準,天生有神通力也無法發揮。

世間法,與人相處是一種修行,如果躲在花蓮、宜蘭深山裡,鳥鳴蟲叫的地方隱居,心沒有觸動,不去看人世間的美麗與哀愁,就像腳踏車組好沒有上路測試,永遠不知道功能好不好。「明心見性」是要在人群中修行,不是一入世就被考倒。

定力加上智慧力才能發揮神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