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3日 雄文堂台中分堂
今天是師公誕,重大祭典時要記得擺上鮮花,例如:法門弟子入門也算是重大祭典。
今天不管是陽師親自主持的嘉義、台中共修,或是台北、高雄由堂主獨立主持的共修,都是一模一樣的法水—─都是由胡秀華仙師所賜與的法水。這個法水可以帶回家給家人或你關心的親戚朋友都可以,不限於血親;此法水有延生(就是延壽)、治病、去邪、增長法力及結界的功能。結界的功能就是灑一點法水在當地,那個地方就能有神仙守護。
來談談胡秀華仙師祂今年要跟我們勉勵什麼:
第一點:時光荏苒,時光是有限的。 師公很清楚每個弟子在心中所制定的目標一直是沒有改變的,且方向也愈來愈明確,因為陽師在帶領大家共修時,一再地釐清一些正確的觀念給大家。現任陽師的任期是不會做一輩子的。大家以為陽師隨時在側可以請教,可以慢慢學習來日方長,不趕時間,沒有那回事。每任雄文堂的陽師任期不會超過15年,所以快則數年,最慢也不會超過15年,就會有下一任陽師。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任陽師所教導的弟子的緣分都是特定的,雄文堂一個陽師、一個護法,當新棒傳授的時候,就會有新的緣分,這樣眾生的緣分才會持續不斷。如果現任陽師任職30年、50年可能在雄文堂的還是同樣一批人,若陽師交棒就會有另外一批人,這樣渡眾才會廣泛。所以大家如果學得不好、還在慢慢來,當你發現後起之秀比你更厲害時、或是被問問題的時候答不出來,那就會被看不起,所以大家要加油,時間有限,現任陽師今年已是任職第三年了,要寫下來讓大家警惕:陽師不是做一輩子的。下一任陽師是誰?目前還不曉得,是由親師傅及師公評選的,但陽師可以大略知道在哪個地方,以目前來說卜筮的結果是乾卦,「乾」是在南方,所以出於南方,目前卜筮的結果是這樣,但是是誰並不曉得。
第二點:雄文堂的法要是因人傳授的。 目前四個分堂的教授的方向略有不同,因為弟子的根器不同,所以下一任陽師也會有不同的教授。所以大家跟著陽師要認真學習、不要常常請假。
第三點:每任陽師所代表的是親師傅來執法,是親師傅在人間的化身。 親師傅只有一個,前任陽師開光過的堂仍然是雄文堂,教導的法一樣是雄文堂的法,弟子也一樣是法門弟子;所以現任陽師就任陽師後,除了新開光的師公牌之外,就沒有再為已經開光過的師公牌重新開光,也沒有重新給弟子法號或者授予法籙;下一任陽師也一樣,因為親師傅只有一個。如果說換了一個陽師之後所有東西都重來,那就表示親師傅有好幾個。
第四點:大家要記得:大家所學的法是「三清無為」的正法,輔以佛教的教義。意思是說不要被名相綁住,不管是道教的名相或是佛教的名相,這些都只是用來闡述「道」的種種不同特性的方便法;如果拘泥於名相,那就違背了雄文堂的本意。要知道雄文堂是佛、道、甚至是儒的融合,為的就是藉由種種巧立方便、權變的解說,讓大家能夠實證,能夠真正成真。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你對周圍不管是身體上的感受也好或是心裡面的感觸,都是心到眼到,一定會逐漸脫離束縛。以前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拜拜一定要三牲四果、機器容易故障要拜乖乖、或在急診工作的人不能拜鳳梨酥等等這些種種不同的習俗,漸漸你就會了解,其實這些只是一個心意的投射,不管是理性也好、感性也好,你都不會再被這些束縛所困住。
你知道正法的要因、知道自然的變與不變、易(變化)與不易(沒有變化)的道理;當你知道這些常理,你才能泰然的在這個人間中走過,如果無法泰然,走入人間就會像走入泥淖之中。舉蓮花為例:道教的觀音佛祖所教導的悲憫,並不是像佛教講的悲憫眾生的種種祈求,一一給予滿願照顧,不是這個;祂所教導的悲憫,悲的是自心種種深、淺意識的訴求,能悲就能忍,悲與忍的綜合就是「慈」。能悲、能忍帶有慈愛,這個「慈」就是「菩提」的本義。以蓮花來說,是在污泥中化生,而污泥乃比喻為種種污濁的人世間,這污濁指的是行為、心性、業力的污濁。有時候你的行為是清淨的、你的心也是清淨的、但眾生業所感,你也會被束縛其中;並不是說你做的不好、也不是你的朋友家族不好,是大環境就是如此,在共業的影響力下。當你在濁浪之中,有「慈」這個菩提,你才能像蓮花一樣,不受污染。所以菩提不是修道的終點,修道也不是證菩提;菩提是證道的工具,是以菩提證道、以慈為工具證道,而非證菩提,這個觀念要弄清楚。
方才提到「悲」是你自己內心所有種種深、淺的意識,無論深、淺意識種種呼喚,既然是「悲」一定有聆聽,聆聽、了解、感受,那聽了這些呼喚之後要能「忍」,那要如何「忍」?今天來談談如何「聽」?如何「忍」?
舉例來說:你行風部法(探測天、地、人的變化而行的卜卦),會卜筮、卜卦,易經是卜卦之學,四書五經中五經是以易經為首,聖人要懂得知天,知天就是卜筮來改。題外話:為什麼聖人要卜卦?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你因為知天命、知道天命之所需、知道天命的吉凶禍福而能改,改善、趨善,而能修正自己的行為,因此改變了既定的命運。由此可知命運不是不能改,當你的行為改變了,結果就改變了。所以了凡四訓的內容是假的,是一本外道邪說;了凡四訓講的是一切都注定了,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就算你能看到未來,那也不是未來,當你改變了自己,未來也就改變了,而不是像電影裡面說這是一個潘朵拉的盒子,不管怎麼改最後還是調到跟原來的一樣,不是這個樣子。
時空運行,因與果的關係並不是一條直線。如果時空是一條直線的話,那在同一條線上A點的「因」與B點的「果」就是必然發生的結果,有這個「因」的存在則「果」就必然發生。當你現在預知未來的結果,想藉由改變A點的這個「因」,企望有了不同面貌的B,但在同樣一條時空線的A與B卻無法由單一方的改變而影響另外一端。因此,即使你因為看到這條線後面的結果而了解到你需要改變,你希望改變這個結果,因此你嘗試了種種做法企圖改變這個果,但是不管你怎麼做、怎麼改變線的這一端、前面如何波動,還是同樣這條線,最後還是會回到線的另一端B點這個「果」,最後的結果還是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這條線晃動的幅度而已。假如說因果是同一條線的話就會呈現這樣的結果,也就是不管你嘗試怎麼改變,最後還是會回到原點,這就是了凡四訓要告訴大眾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外道邪說,那實際上真是這樣的嗎?
如果因跟果不是處在同一條直線,那是什麼樣的關係?舉例來說有一個水面,原本平靜的水面,如果從水面上丟一顆乒乓球(因)下去,那在水面上就會引起水花,產生連續不斷的波浪,有波峰、波谷,到最後水波停的地方(稱為果)。波浪若小則靜止的點距離拋球處近,波浪若大則靜止的點遠一些,巨大的波浪可能衝很遠的地方才靜止,也就是說,不同的因有不同靜止的點(果)。所有靜止的點集合時,你同步預測到的所有可能的未來,預測不同狀況下(波浪大小)會有怎樣的未來?真實生活中,當你改變的時候,就如同改變水面水波大小的時候,將來果報波浪及靜止的點也會跟著改變,這才是真正的因果關係。
本來的浪是很大的,當你預測到將來結果是你不希望的結果,你嘗試改變自己,改變之後可能這個球變得很小,水波也不會那麼大,那最後靜止的點(果)就不會那麼遠,果會因為你現在的改變而跟著改變。那你一開始所看到所預測到的是根據你原來既定的行為準則、既定的業力,所預計會執行的力道所看到的果。
例如開車車速每小時50公里往前衝,那現在預測到的是如果保持這個速度往前衝可能會發生到的事情,結果是會發生擦撞,這是預測的後果。為此,開始改變自己,減速開20公里,當開始改變心念動、剎車踩,這個果報也就一直在改變了,從40公里到30公里到20公里的過程,不同的果報也一直在改變,最後的結果就會是一路平安。所以當你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那就有無限制不同種的果報在時空線中一直在改變,可以改變到那一剎那的時候就是最後呈現的結果;也就是說在你還沒執行完畢之前,這些過程都是屬於未定,一開始預測到的只是一個預定,如果繼續這樣子走的話會是這樣的結果。只要你當下改變了,結果就會跟著改變。
反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可以看到的未來是一個推測,能否顛倒看到過去,因而嘗試改變過去?答案是不可能。你可以改變的是根據現在所預測的未來,卻不能改變已經故事發生完畢的過去,時空線是one way單向的。你沒辦法回到過去去改變你自己,可以改變的是還沒發生的未來,你現在看到的是預測的未來,那個未來實質上還沒有發生。
為什麼需要預測的未來?預測未來是一種宿命通(六大神通),大家都知道算命先生預算未來有些準、有些不準,問事、問神、預測未來些準、有些不準,我們來談未來是如何預測的?
有三個要項天、地、人。
天:是一個泛稱,包括所處時代的天時,就是時間,以及大環境的業力。
地:居處的地方,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地方的特性。
人:只有一個,就是自己。
把這三個要素放入做計算、來推估,小的話可以看到個人的命運,大的話可以看到一個國家長久的國祚命運。這就像是測量大氣溫度、氣流、與周圍國家的關係,便可以預測一周或一月的天氣預報,放進去的參數愈多,大氣模擬也就愈準確,這就是模擬運算,所以對於未來的模擬運算就是算命之預測。
問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時空並不是絕對的,時空是可以互換的,所以當你走入一個蟲洞之中,有可能從另一個蟲洞出來你變成20歲,但你的家人已經60歲了,所以時空可以重疊在一起,或是變長變短,在廣義相對論裡面是這樣子的。這與宗教所講的因果是否相同?是不一樣的嗎?
答案:不是一樣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像剛剛談的,你現在能預測到過去卻不能改變過去已經發生的,如果方法正確的話,你可以算得很準,清楚看到,但是卻無法改變。那未來是根據現在的天、地、人去推測最有可能的走向,所以才說當自己現在改變了,未來也會跟著改變。而在廣義相對論中,過去、現在、未來是可以扭曲的,三者可同時存在,或兩兩相疊過去與現在相疊、現在與未來相疊,或是在特殊情況下時空是可以互換交疊。但這種時空相疊是一種不完美的疊,怎麼說是不完美?
舉例來說時空交疊時,現在可看到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為:一、不管怎麼改變,未來也不會變;二、你現在若改變,未來也會變。然而這個不完美的時空相疊會有一個根本的因果矛盾(潘朵拉的盒子):若有個人想改變現況而回到過去,企圖藉由調整過去的事蹟而讓現在時空的自己有不同的生活,然而這條時空線後面牽涉到的範圍很大,可能因為歷史的一項變動而剛好連自己都失蹤不見了。當從未來這個點,跳躍了時空而去改變過去的時候,有可能改變的幅度超過當事人的想像,所以連當事人都不見了。所以,根本的因果矛盾產生了:如果當事人因此不見了,那麼當事人根本不可能回到過去,因為過去的自己被未來的自己在無意間中消滅了,過去的一項變動產生連鎖反應導致當事人無法出生在世間。這就是英文所講的Pandora’s box,時空理論中潘朵拉的盒子,指的是互相衝突,不可能發生。你不可能改變過去,因為只要一改變可能之後時空整個亂掉,這就是廣義相對論中的瑕疵。
而這個瑕疵以道術來說,其缺點就是時間與空間是不可互換的。在不能互換的情況下,就以剛剛球掉到水面來說:水波小波浪就小,水波大則波浪大,所謂的時空相疊,正確來說就是在這麼多種種的不可能性是可以同時發生的。就像剛剛車速的例子,你看到過去的結果時速60公里有可能發生車禍,所以開始減速,當減速的一剎那,未來就開始改變,直到減速到時速20公里就能及時煞車而無意外發生,而這段減速的過程,種種可能的過程是疊在一起的,這才是真正的時空相疊。但最後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最後一剎那執行的結果。
中間那些都是預測的,只是把所有預測的結果同時間相疊在一起,本來只是看到一個點,那時空的扭曲是讓你看到每個可能發生的點。就好像可能本來只是卜一個卦,把這變成60降到20,之間卜40個卦,把每個時速所有的卦象全部疊在一起同時顯現,最後只有一個點,那中間降速的過程就是時空交疊。但這個全部都是一種預測,可能的結果是只有一個會發生,就是降到時速20公里那個,那才是真正的發生,其他都是預測所出現的假象。也就是說命運並非一個點,命運是連續性的,當你開始起心動念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準則的時候,你的生命未來也就改變了。你開始改變的多就變得多,改變的少就變得少,只要有變就有動,變多變少就是動多動少而已。假如現在有個天文宇宙的重力波飄過地球,產生時空相疊的現象,這個力量很強,譬如一顆彗星或某個大型天體經過地球,由於地球與天體的重力不同,產生了一股重大重力波並造成了時空的短暫扭曲。這個短暫的扭曲讓你的卜卦呈現了三千年後的情況;也就是說,天文奇景的發生讓你的卜卦能力瞬間飛昇,測得更遠、更準。剛剛提到,卜卦所計算的乃天、地、人三個要素的交互影響,由於「天」的這個因素丕變,因此,讓你的卦象所示能拉得更遠的時空點。所以,你並非天天都能那麼強的,只是剛好那個時候有這個機會讓卦象測比較遠,而這個遠也是一個預測,這個卦象是依據現行的人事時地物所以推算的一個更遠的結果。這只是一個預測,會有變數的。
Q:卜卦的結果能改變? A:要看當事人願不願意去改變。三個因素天、地、人,人是自己,自己不願意改變,要改變天與地就比較困難了。就像:問事雖然是幫助眾生,但也要問對方願不願意改變,天:在問事的時候神明就是天,人:當事人,地:周遭朋友及其他,如果要改變地,沒有那麼簡單。就算天命是可變動的(神明相助),「人」的部分也要當事人自己願意變動;如果本身不願意變動,一切都要靠神明幫助,就算可以改變,幅度也有限。如果天:神明願意幫助,人自己也願意改變,那天與人兩股力量變化就很大,能真正影響一個人。以前慈惠堂金母問事很準,現在力量沒有以前那麼大,這是因為金母覺得幫助了眾生所有的祈願,但眾生卻沒有想要改變自己,只想要依賴神明的力量而不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如此,即使千百年後,眾生依然是在滾滾紅塵中打轉,與其如此,不如讓眾生學會獨立。因此,金母就將幫助力量變小,希望藉由教導而讓眾生自己改變,實際上金母的力量是沒有變的,只是換一種教導的模式。
今日師公誕的開示就到此結束。 |
師公誕對於每個弟子修行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