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高雄共修筆記 人部法:心的察覺 大家平時禪定時會不由自主想:法術中所感受的是真實的或者只是潛意識的幻覺?人總是會反省一些事情,會作自我經驗的辯證。外面有許多修行團體是騙人錢財或累積名望的,也有些團體雖是非常熱心在傳法,但其修行方法有錯,真假混在一起,雖然沒有惡意,但所傳之法夾雜了個人的看法,非全部先天正統之法。若不依人而只是依法,如果只是單純學習經典問題也很多,因為在以前經典常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現今道藏、佛藏之中後人所造的偽經甚多,真假參半,在元朝就有道觀的主持因為宗教鬥爭而被砍頭的事情發生。故完全依據經典也可能會走錯路,一個人終其一生修持的經典,可能只是某個文人的文學作品,反而你一生信奉的偶像,名不見經傳的小神幫忙你許多。故,名氣大與否與實相是無關聯的! 你有時也會產生疑惑,陽師所教授的是真是假?如果你練習時感受和跟陽師說的一樣就會有信心,練習時若掌握不到要點則會懷疑是自己不夠努力或是陽師教錯了?或者雄文堂的法不適合自己?......會這樣想是人之常情。雄文堂的法是依人而生,依學生的特性而有不同的變化。比如:池師姐、李師兄是夫妻,有共同的興趣,會有共同的法緣,有些法在這裡聽一聽回去練習很快就會了,麗茹師姐卻可能掌握不到訣竅;而麗茹師姐一聽就能領會的,蕭師姐可能聽不懂;同樣的蕭師姐聽得懂的,池師姐可能聽不懂,因為每個人背景不同、材質不同。 雄文堂的法不是苦練而得,而是靠「誠心」及「精」。何謂「精」?例如今天要煮一道菜,其材料有雞肉、青菜及香料、調味料。菜是自己種的,從菜市場買雞時,雞有大小之分,菜應該要配多少才適當;當香料的比例太多時會蓋過主菜的風味;雖然食譜上對於調味料有標準配方,但有人喜歡清淡、有人喜歡辣、有人喜歡重口味,還是要做微調;這道菜想要做乾一點或潮一點,需自己去變化,不能完全按照食譜的步驟做菜。如果你只是苦練,有幾次會成功,其他都失敗,不能盲目地練,要動腦筋。 陽師平常講述一些道理,都是很生活化的,不會太玄,也不會玩文字遊戲,當陽師闡述師公的道理,一定與你的生活背景有關係、感觸深刻,過來人才懂其中的意義,如果你能聽懂,就知道如何去運用。比如中國人若去煮西方的菜,與原味總是有一段距離。陽師講解過的道理要記載下來,人都會忘記,要常常再去g+翻閱複習、雖然有些法教的與你學的不一樣,但其中所舉的道理,可以從中來旁敲側擊。 昨天教授:把自己的氣放大跟金母的炁結合,氣是無形的,是磁場的代名詞,而不是你的身體散發出來的氣。無形的氣是科學無法測量的,不是你用鼻子呼吸的空氣。身體有恙的人看起來臉色憔悴、眼神無光、氣色不好、皮膚黑黑的無光澤,這是一種感受,表現於外,肉體上看起來的氣色,並非真正的測量。身體健康、吃好、睡好就看來很有精神,氣色很好,皮膚很有光澤,這是有形的氣。常常運動、打拳,氣很強,血液循環會很好,比如泰國拳擊,其運氣、運力用的「勁」就是一種氣。當身體配合呼吸用勁、脈博跳動,這些就是有形的氣。無形的氣就是所謂磁場的能量,當我們進入一間廟,感覺到一個神聖的磁場;當我們經過風水寶地時,會感覺到可以旺家族的地靈之氣,就是一種磁場能量;修行得很好的人,一上座,整個房間的磁場就會不一樣。氣指的是人、地方、護身符、水晶、佛珠散發出的磁場能量,而不是呼吸、心跳、血壓的氣。 一個無形磁場強的人,代表他的「心意」與空間有很強的連結,磁場瀰漫在這個空間、這個時間:21世紀4月23日晚上8點半,空間是指現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次元,時間是今天金母透過這個神像來指導。我們是感受不到金母的力量的,因為金母並不在這個空間、時間也不相同,我們感受到的磁場是護法神、眾聖守護我們的力量。有一天若陽師出神回到雄文堂,法身不在這個娑婆世界時,你就感受不到陽師的能量。判斷一個人的能量強或弱要在同一個空間才行。當陽師的法身常駐在娑婆世界,只要心夠靜,在場的人都能感受到陽師的氣,比如佛陀在講課,在旁弟子可感受到佛陀的能量,如果有一天佛陀出神到某一天去講法,其弟子就感受不到佛陀的能量。所以你的「心」的用心何處,心意就在何處,心境與陽師的心力同在一個時空就能感受到陽師的能量。 將自身的氣散出,感受金母的炁,兩相結合後收回,自然就有金母的的法力加持。今天透過你的手,感受同門、每尊神明的力量,用另一隻手把你的力量送給那尊神明。我們都會懷疑,我們都是希望能得到諸神力量,為何要把力量傳給神明?其實這個動作只是透過手向神尊傳遞你的「心意」。每次開壇時,剛開始遞給陽師三柱香時,一般道場都會唸唸有詞,恭請某某師、某某神…下降,弟子某某人等唸疏文,但陽師只是拿香,把手伸出來配合自己的氣,召請親師傅、師公、金母或城隍爺等諸神下降指導。陽師所做的就是散發自己的氣,請諸尊下來主持開壇。 現在開始練習實作: 首先把心平靜下來,右手伸出去,感受金母或城隍爺的炁,等你感受到祂的神氣後,再伸出左手把氣送給金母或城隍爺。你的心念在金母,心念就會把深在瑤池的金母與你拉在一起;城隍爺在地府,當你的意念夠「誠」,就可與之「感通」。練習此法的重點就在於「誠」。 當心靜加上誠意,一定能感通,感通之後把氣散出去,金母一定回饋給你更多的氣。就像敲缽,輕輕敲聲音自然較小聲,愈用力敲,聲音就愈大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