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六千自然之神

2014年6月29日  雄文堂台北分堂

一、簡介

講到善神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希臘神話,就如同在電影中的希臘神明,有善也有惡,在人間以及在人類的信仰中,神的力量是很大的。但是在道教的自然神制度之下,對於人類有沒有去敬拜自然神明,是不影響自然神祇(善神)的存在。一般民間信仰,尤其是信奉巫覡的教派,宮觀之間注重禮尚往來,要回鑾、回娘家頂禮等等的宗教儀式去敬拜,如此神力才會保持強大旺盛。然而自然之神只需教令,任期到了就退位,有天數的安排,不需要人類敬奉,不需要廟與廟之間的往來,沒有這麼多的禮數,也沒有任何限制。若是自然神要有這些外在的條件才能保持神力,那祂就不是道教了。

道教裡面的神祇到底有什麼特色?道教神祇的職掌為何?

一棟大樓中有大大小小的窗戶,窗戶之間有穩定大樓結構與穩定窗戶間的柱子,大樓靠著這些柱子相互維繫窗戶之間的穩定關係,如果柱子結構不佳,風一吹,窗戶可能耐不住風壓,就會破損。自然之神就像在無形中這些玻璃以及玻璃間的柱子,維護著人間的安定,自然之神穩固,人間則安居樂業;自然之神若有虧損,就會發生動亂。就算是繁華一時之地,若無自然之神的守護,最後也會變成廢墟,就像敘利亞、黎巴嫩、中東地區、非洲…等,這些處於戰亂之中的國家一般。反過來講,當自然神制度產生了傾斜,人間因此混亂,難道位於自然之神的最高統治者──玉帝會不知情?玉帝不會心存慈憫而修復自然之神的制度?當然不是這樣,並不是玉帝不慈憫眾生,而是自然神制度崩壞的主因在於人心險惡,正是惡果自作自受;再加上該地區在天地運行法則已經走到了「滅」的階段,因此,玉帝未多插手干預自然神制度的修復。生與滅在亙古的循環中在所難免的,善果盡,惡果即生;不思善而只想避惡,徒勞也。

若人心堅持善念,修持正法,即使自然之神產生崩壞的現象,亦可靠法術修補,以神通妙用幫助天綱運行。這就彷彿大樓窗戶的結構有小細縫,在大風大雨下會滲一點水,造成災難;若遇修行道德之士以神通法力相助,則此隙縫在法力護持下得到修補,

風雨不得而入,災難亦可獲減;道士能力愈大則護佑力愈強,正是以功德助天地化行 。

德行能夠助天的宗教,除了「道」之外,其他懂得永生之理的宗教,也是有能力協助天地修補天綱。所以,除了道教的修真之士,就像是密教中的大力瑜伽士亦可助天地來解黎民眾生苦難。

二、自然之神與其他宗教神祇的關係

如雄文堂台北分堂座落在台北城,目光所及,台北城內有數不清的高樓大廈。若每一座高樓代表人間一座座的修行信仰中心,則道教的高塔屬於城內的哪一座?和其他宗教大樓的關係又如何?

答:道教雄文堂所象徵的巨山就是整座台北城!所以,台北城內的任何塔之戶籍皆屬台北城;也就是說,自然神境內的任何宗教皆屬自然神境的範圍。

若建商想在師大內蓋別墅,且師大內有塊空地,故與校方接洽。校方表示,限於法令規章,土地所有權無法出售,但使用權可以租賃。這就類似自然之神與其他宗教神祇間的關係,各宗教可在其合約內自由發展,至於發展的好壞是各憑本事,各有因緣,彼此沒有從屬關係,沒有地位高低之分,何時終止租賃關係由承租戶自行決定。

三、菩提心與租賃的關係

租賃這個比喻並不是說道教是土霸王,後到的教派就要收租金。租賃關係的存在乃在於菩提心,也就是以永生之法而演化出的救世濟民之心。以菩提心希望自然之境內常保光明,無痛苦,無悲,保持永恆的喜樂,或甚且以菩提心為本而創建出幻化的世界,並以此為基礎而救度眾生。道教是自然之神祇,守護三界,歡喜各個宗教以菩提心度眾。所以道教與各宗教間租賃的契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有多久,契約就有多久;菩提心在,契約就在。若認為度眾的緣分盡了,責任以了,菩提心不存,則租賃契約就同時廢止,這個宗教也將在人間消失。

四、三萬六千善神與三萬六千冥吏

得永生之法的人可幫助混沌之地走向光明安樂,那試問:有什麼情況,混沌之地會走向敗滅?答案是沒有。人間所謂「光明」與「黑暗」的戰爭,是指人間因果惡業循環產生的福報與罪惡、善念與惡念之間的爭執。然而,在混沌之地,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清與濁非指善與惡,安康喜樂相對於憤怒悲傷、厭惡,都只是清濁之別,為相對的存在而非絕對。濁者在混沌之中會逐漸變質變形,清者則自清,在混沌之中甚至可化為無。清與濁並非定性、定質、固定而不能變之物,不是被限定特質或是特性的粒子,清與濁仍然是在變化之中。混沌是「不分」之意,但略以清濁解。

從自然之神的看法,清濁只是一時的變化,分之久久亦會再變;這其中變與不變的道理就是混沌自然之理。

或許你會問:「變」的動力在哪?是什麼原因導致渾沌變化不斷?

答:道教裡有懲惡之說,但為什麼要懲惡?以人間的律法來看,懲惡是為了阻止更大的惡發生,有警惕警示的作用。道教裡的懲惡則不同,懲惡甚至有揚善之功,與人間法律立意不同。道教的懲惡是當一個人的惡念、惡果成熟後,因惡業而讓混沌的粒子無法繼續前行,彷彿能量消耗殆盡,亦即再也無法繼續維持與繼續惡人的形體、惡事的續行。因此暫存之體開始崩解,崩解就是善不純,因此不存,不存就要消失。而這段從有到滅的過程即是我們熟知的懲惡,在懲惡之中,就現出三萬六千自然惡神,如冥吏掌刑,如人間煉獄。

反過來說,一個人行善事、行光明事、行好事,此善業使得混沌自然之力增加,而增加的形體超出原先的設計,因此渾沌暫生的形體產生了更大的變化,來容納更大的力量。因此行善的「變」,就如人間所見的升天、當神仙、福報增長、一切惡緣退散或是得善名、得善報……等等。這都是因為形體的形態變了,使得演進的力量得以增加與延續。就在這些由善而變的過程中,三萬六千自然善神顯現, 如天兵、天將、天官、天堂等之有形變化。

是以,善神與惡神此等道教自然神祇亦因自然之理而權現,是真亦是幻,是為自然之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