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解體內氣息暗勁的方法

2014-12-07講述於台北分堂

主題:排解體內氣息暗勁的方法

看過之前大家的練習,今天要糾正一些大家在修行上的觀念,也就是在大家練習五炁時,當覺得後天氣氣弱,不是很強時,要用什麼辦法來改善?當然有很多技巧。

為了要說明這個主題,我們先提一段陽師幫別人問事時的一個事因。有一其他宗派的大德來問事,他在一個滿有名的道場學禪修,靜坐很多年,本身亦很正直,有愛心、有菩提心的一個人,但是身體有很多小病,雖不是大病卻驅之不去。這些小毛病經過師公看過後,發現是有很多氣的「暗勁」藏在身體裡,也就是說是因為打坐而受傷的,所以陽師就問其靜坐之法?他的回答是依照XX門派的靜坐法,在靜坐中,不知不覺就會閉氣,他本身也認為這樣的閉氣也沒有什麼不好,也就沒有去注意。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些身體上的毛病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形成,就是因為閉氣而讓氣的暗勁在穴脈中造成的受傷,所以就是自己的氣傷了自己。

由以上的個案,所以陽師在此謹慎地說,各位在靜坐、修煉道法時,呼吸要講究自然,不可刻意講求深呼吸,也不可講求短而急促的淺呼吸。深呼吸的特性是比一般的息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長,氣息悠久而慢,好處是心為了追上這股「息」,所以因為息慢,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平靜下來,否則會追不上這股緩慢的氣息,就像是攝影時,相機如果沒有防手震的功能,在按快門的一瞬間,就會停止呼吸來防止手的牽動,相同道理,在靜坐時,因為息慢,心就會靜止,對任何的覺受會變比較強。但是缺點就是因為氣弱,所以在每次呼吸時中間可能會停止一下子,就像是吸氣了三十秒,因為呼吸慢且深,所以中間停了半秒,中間會頓一下,也就是吸一下,中間頓一下,吸一下,再頓一下,中間的頓一下就是閉氣,閉氣就會讓氣的暗勁藏於穴脈中,就會開始有傷,若能將在穴脈中的氣,把它逼出來並且排出,那就無礙,倘若不懂得如何排除,或者無法排出,那麼日積月累之下,身體就會受傷。細慢長呼吸的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增強覺受,但是要付出代價。

所以今天陽師要教大家如何排解體內氣息暗勁的方法,我們今天先以太陰之炁來練習,並加持各位太陰之炁,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你愈希望與道炁合一時,其實本身已徧離了「道」,既然已經偏離了「道」,心當然就迷失了,還記得陽師之前教過很多次的「無為而為」?也跟大家講過,我們身上的覺受來自於個人後天的氣息,所以心尚未靜止停歇時,心是無法直接感受到先天的道炁,若有所感則一定是這個色身,也就是因為吸收先天炁之後而產生反應出來的後天氣,所以感受到的是自己身上散發出的氣。因此,當越急著想要感受的時候,身體在潛意識而產生的作用就會越多,就是如果你覺得太陰之炁應該是很陰柔的,身體就會努力的製造水分子,如果你覺得太陰之炁應該是很冰涼的,那你的五行之身,壓縮機就會加強,讓身體變成急冷,變成是你的心告訴你的身體,氣息要怎麼運轉,把身體變成你熟悉、你喜歡或是你認為的狀態,因此,你的心和身體就越忙,本來是要無為而為,變成有為,反而走差。所以若是練習的方法正確,只差身體還沒準備好,時間還沒有到,因此沒有辦法去感受,這並不代表你做錯了,那只是代表你沒有感受,你仍然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是你若是為了要感受,反而使自己做錯了則就是偏差了。。

就像是一個當父母親的,就是好好的教育、引導小孩子的性向,當他們學壞時候,就要苛責他們,當他們長大該放手的時候,就要讓他們做他們的決定,儘管這個決定不見得是你想要的,但是若是你為了追求一個嚴父慈母或是一個母代父職的角色,因而加強責備他,希望他們不要學壞,希望讓好的還要更好,這反而背離了自然,一個人身兼兩個角色,反而將兩個角色都扮演錯誤,讓小孩產生混淆,不知道用哪個面目來面對,反而把關係弄糟,弄巧成拙。

修行也是一樣,大家的方法都是正確的,可是你為了讓自己更快的有信心,你反而弄錯了,陽師曾經說過,每個人成熟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因緣以及速度,如果趕鴨子上架,有可能鴨屁股已經煮熟了,可是鴨肉還是生的,所以應該是要慢慢烤,鴨肉才會熟,否則外面的顏色已經正確了,可是裡面還沒有熟,反而把鴨子烤壞了。所以要有耐心,同修的時候只要看方法對不對,如果是對的,那就OK,「道」是自己會呈現的。

例如就像是在養鷄場的小鷄,在飼養時,如果多養一天,飼料就會多很多,所以就會有一些會打針促進生長,對於農場的主人而言,飼料成本就可以降低,如果是這樣的雞,那它的肉質就不會這樣甜美,相反的長得很慢的雞,因為運動量多,肉質就會變老,但是長得太快的雞,那肉質又太鬆,甜度不足,所以適當的才是最好。又如同一窩雞蛋孵出的雞,有的長得好,有的長較差,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兄弟之間或姊妹之間會互相羨慕,弟弟羨慕哥哥長得高、哥哥反而羨慕弟弟的娃娃臉,就是這樣羨慕來,羨慕去,因此如果你要喜歡你自己,你一定要有自己的速度,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覺得一定要有覺受明顯才是對的,那就像是你羨慕你弟弟或是羨慕你哥哥一樣,事實上從沒有誰好、誰不好,有的只是每一個人的特徵不同,以上是今天陽師要跟大家講的,修行的正確與否不在於覺受。

如果當你已經把一個不正確的氣息、一個暗勁留在身體之中的時候,要如何將這個氣排出有兩個方法;

一、 雄文堂基本法中之金母內練法,由金母根本印開始到最後散,這個就是逼氣的方式,這個散的方式做二十到三十次,做完後,暗勁就會逼出來了,覺受就會消失了。暗勁如果是藏在你氣脈的周邊,就會一直刺激筋脈,讓你一直有覺受,把暗勁逼出,這個筋脈就會放鬆,就沒有東西再刺激它,就會沒有覺受,所以沒有覺受,不代表你做錯了。

二、 順其自然:當你做五炁時,心處自然、無為但自然有所為時,暗勁自然就會跟隨自然無為的心,進入幻境之中 (幻境就是指娑婆世界),當心處於無為時,你的肉體就不再是有形的,肉體就會幻化成無形的,既然肉體是無形的,暗勁就會自然的消散在整個自然之中、幻境之中,暗勁自然就不存在了。

當心越是無為,你就會越沒有肉體上的覺受,為何會如此呢?那是因為後天氣就越不會刺激你的筋脈。那麼修煉到後期,為什麼又會有很強的覺受呢?那是因為隨著正確的步驟,色身的覺受就會越來越低,一直到零,但你無形的心反而會越來越活潑、光明,感受就會越真實。因此當你身體的覺受越強時,心一定是弱,因為你的心,都被你肉體覺受抓走了,當你讓心順其自然,覺受就不再是一個你的包袱,當覺受不是包袱時,你的心意就會擴展,當心意自然擴展時,你才會知道五炁真正的覺受是什麼?所以如果說你需要三年的光陰才能與道合,那當你在接受五炁照耀的時候,體質開始轉成仙骨,當轉骨轉好了,你一切的覺受就會跟神仙一樣。你不能期待一個人,本來十二歲才會變成青少年,你要他三歲就變成青少年,一定會受傷,所以不要急,只要make sure方法是正確的,走在正確的修道路上即可。心的成熟著跟在對「道」的體會,陽師常常說,去觀察世間的情,去反省、內觀、檢討自己,以正心、正意活在世間是一項很重要的修行功課。在由生活經驗的內省、內觀之中,心意成長之時,你的心與你的身體筋脈會產生連結,當無心的心與有形的身相互連結地越深,轉成仙骨與發育成神仙就會愈成熟,愈快趨於圓滿。

所以要轉骨快有兩個要項:一個是「先天炁」(道炁),一個是「心」,如果是先天炁,本來你練習十分鐘,那就增加變成二十分鐘,或是利用休假的時候多練習,如果你的時間都被固定了,那就從你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增長「心」的歷練,兩者都是一樣,都是可以讓你的修行進步,如果二者都能並駕齊驅共同增長的話,那一定是進步快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