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高雄分堂共修筆記 法會清淨的意義 佛教常常會辦一些息災法會,把身上的業障清淨;在日本不分佛、道的寺廟,進入前都要先洗手。台灣的寺廟將廁所蓋在虎邊,也就是由廟看出去的右邊,每一間都一樣。為何有這些講究?不管是佛寺或是廟都是一樣的規矩。為何入廟前要先洗手?大悲咒水清淨的又是什麼? 清淨分為有形和無形。 1. 有形的清淨: 比如說工作一整天流了很多汗,身體有汗臭味,騎機車經過很多工廠和卡車的地方,身體上有很多的灰塵,這些髒污使用大悲咒水、法水點兩滴就可以清潔乾淨了嗎 ? 當然不可能。身體的汗臭用肥皂或沐浴乳洗過才會乾淨;衣服的髒污也要用洗潔劑洗過才能乾淨。古代皇帝要祭天前都要先沐浴,更換新衣及新帽才能祭祀,只喝大悲咒水而沒有沐浴是不行的。大法會前的淨身是清淨身體的髒污。 2. 無形的清淨: 肉體洗乾淨了,衣服也換上新的了,做法會意義是什麼?法水是要清潔什麼?唸清淨咒,洗大悲咒水是用來清淨靈體、意識體的污穢。意識體也就是精神體,精神體不用做勞動工作,也不用吃東西,怎麼會有髒汙?這個髒汙指的是你的邪念。 在佛與道來說,你的念頭不正就是邪念。邪念是一個泛稱,正念是指一個人走正道的念頭,反之不走正道的念頭就是非正念。非正念不等於是邪念,不是黑和白這樣的直接對立,也有不善不惡的中性念頭:與修行無關,不去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 惡念就是直接造成傷害,比如說:今天我很生氣想要摔東西,要摔向我討厭的人身上,這是明顯要傷害別人的惡念。又比如說:工作上有一位主管一直找我麻煩,就算是我對的事也要刻意來找麻煩,這時就想要用方法來以牙還牙加倍的還回去,而且付諸行動去謀害他,這就是惡念。 惡念是不分善惡、不分正義與否的,傷害別人就是惡念。 比如說有一位小朋友不小心闖入了動物園的大猩猩園區,警察為要了保護小朋友的安全,於是開槍殺了大猩猩,如此對大猩猩的實質傷害就是惡念,不問其因緣、動機。立場是正的,行為是惡的,就是惡念。 惡念不分出發點是對、錯、友善或不友善。 立場不正又去作惡事,是邪念。 另外有一種邪念是眾人共同醞釀出來的,比如說:同黨同幫,如國民黨或民進黨開會討論如何追求己方的利益,本身沒有特殊的想法,經過團體的討論,你也就附合同意了,雖然是團體表決通過不得不為,這也算是邪念。大家討論後表決同意,就算你是投反對票的人也是算在內,除非你退出這個政黨或是幫派。團體的行為就包含你在內,屬於這個團體你就也算一份,這就是所謂的共業。 為什麼宗教上會說你的不順遂是因為業的關係?你會說你不曾想過害人、傷害人,但卻經歷了不順遂的生活。這是為什麼?答:因為你在一個團體內,而這個團體有害人的行為,你就要共同承擔。 那麼要如何清除身上的業呢? 洗澡時使用肥皂和水來將油汙給清除乾淨,因為水和皂可以除油,那麼法事是用哪種方法來清淨業?答案:用「正念」。 正念為何能洗淨業?比如說:你年輕時不懂事傷害了某人,你參加清淨法事時有正念在身上,神明會做主以法力把你無形的福份轉給對方,假設說你欠他50萬就還給他50萬元,有些人突然會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筆金錢就是這種道理。如果是共業的話就是平均分攤還給對方,還了之後業就停了,互不相欠。所以去參加清淨法會通常會讓自己變窮,是在神明作主下給對方福份。 息災法會是將福報給人(怨親債主),做賜福法會則是增加自己的福報,這兩種法會是不可以同時做的。在同一場法會裡面可以不同人做不同的法事,但不能同一個人做兩種法事 ,如陳師姊做息災法會,蔡師兄做賜福法會,一人一種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