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 講授於高雄
在親師傅,師公眼中,人性沒有乾淨與不乾淨之別。人的貪、嗔、癡並不是壞的,沒有貪、嗔、癡就是清淨嗎?餓了之後有想吃東西的慾望,小孩崇拜父母,以父母為典範;成長中看見成功的表率是擁有汽車、房子、土地等,想要成為心目中的典範,典範引導成目標前進。這些目標會造成別人或自己的傷害就是惡的。人之所以會墮入輪迴,99%是自我傷害造成的。
清淨法也稱為還淨法。
如何還原本來的清淨?需知五點: · 人沒有所謂清淨或不清淨。人一出生都是中性的,無論是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富少爺,或是貧窮家的小孩,需自小就要幫忙照顧弟妹,擔起家庭責任。無論是出生在安和樂利的社會或戰亂的國家。無論是出生在大家庭或小家庭 ,或成為被棄養的孤兒....,雖出生背景不同,人一生下來都是中性的(乾淨的)。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目標,非善非惡。每個人的行為若是有利自己的就是小善,有利他人的就是大善;傷害自己的是小惡,傷害別人的是大惡。比如小孩想要課業永遠保持第一名,卻忽略與人互動關係變得很孤僻,那就是傷害自己。 · 輪迴只是一念之間而已。念頭並不是可以用環境來洗滌乾淨的,不是向觀音佛祖要幾滴聖水,就可以洗清業。比如殺人後用肥皂洗手,洗掉手上的血後就乾淨了嗎?同樣的,當念頭傷害到別人,求大悲咒法水也是洗不乾淨業的。 · 關鍵在自己的心。一念的懺悔,無論是在禪定、靜思之中,或是練雄文堂的法時,一念的修正,就滅了三千大阿憎祇劫。不是流幾滴眼淚、瞌幾個頭,口頭講懺悔很簡單,身懺才有用。真正行為的改正是只有自己給自己作証,不用請神明來,他們都看得到。如果寫疏文秉告上天後,隔天、大後天、沒幾天自己就忘記自己的發願,沒有實踐諾言,就是蓄意欺騙,沒有人救得了你。 · 心念一改就是清淨,就是還淨。清淨不是靠外力與神明,清淨業就是還淨,還淨才能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