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 雄文堂台中分堂
今天繼續練習太金之炁,結陽師根本印,沉浸在太金之炁之中,觀察自己心境的變化,時間很長不用急。
Q:請問陽師每次在感受先天之炁的時候都要怎麼跟心境相配合,怎麼去調心境,一面讓心境平和,一方面又能專注在太金之炁上? A:我的作法是這樣子,每個炁都有它對應的要點,只要結法印,內心想著太金之炁、太陽之炁、太陰之炁,按照口訣去做觀想,按照它的要點,太金之炁的要點是破除障礙,就是平等,最尊貴的一個平等,只要這樣的意念,然後保持著結印,自然而然的、慢慢的炁就會出現產生。然後剛開始的時候覺受比較輕,不是那麼強,保持不慌張,有時候可能會擔心自己能不能做的到?到底是會來還是不會來?慢慢等,它的節奏會愈來愈明顯、確實而且不混亂,當你已經很確實完全保持這樣子跟炁結合的過程中,它就會直接下來,不管是在堂裡面,堂裡面當然比較容易,可是在家裡也是一樣,所以你如果不知道太金之炁的要點是什麼,只是單純的結印、觀想,就有可能覺受會跳來跳去。
今天再來多講解太金之炁跟太清之炁的關係。 題外話,這次的塵爆事件。如果是雄文堂的法門弟子,你是一個道士,如果有認識的朋友、親人在事件當中,以你目前所學,你要怎麼去幫助他? 1. 可以用金母的息災法去幫助他身體早點康復。 2. 用劍指加持他,如果你在旁邊照顧他是可以這樣做,可是雄文堂的劍指是做給你自己吃的,除了堂主以外 。 3. 可以多陪伴他,因為身體在痛苦的時候,需要旁邊有人陪他 。 4. 幫助他們的心有求生的意志,有些人會想要放棄,要在旁邊一直鼓勵,不過這是一個長期的奮戰,因為從危險關頭出來之後,還有漫長好幾年一年、二年、三年的復建過程、要不斷的手術,整形那些已經硬化的結痂變形的疤,這需要很長的時間。除了用言語鼓勵他,實際上陪伴他來讓他的恐懼消失,堅定他的信心外,還可以在法力上怎麼做?受傷的時候身體弱、氣也弱,一個人氣很弱的時候,就會像一個浮萍一樣,會覺得恐懼,還會有自殺的念頭,因為你們每天醒過來就是一種難過、難受,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有時候連在身邊支持他的親人都覺得難受。 5. 點燈,在堂裡面可以點燈,因為堂裡有教令,可以點了之後寫上姓名,共修的時候把燈點起來,當然危急的時候是可以整天點;渡過危險出來ICU之後,共修的時候點就可以,如此就有力量在。當我們在堂裡共修,或是自修的時候,再怎麼說,執法師公都會在,只要點香在家裡面或在堂裡面,點香,執法師公都在,如果這邊有燈,有弟子祈求需要幫助的時候,師公或是雄文堂裡面道牌裡面的護法神就會再去巡一下。
更進一步,可以對燈做劍指、二十八星宿法、八卦印,以法力對著燈做,這個法力就會透過燈再給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對著燈做就有幫助了,無需直接對著人做。你可以對著燈施法,法力藉由燈傳遞,不過這個力量沒有直接對著人做那麼直接快速,不要忘了燈最多也只有六成的力量,法力還要再打折扣,所以燈氣可以補他的氣。符水除了可喝之外也可以淨身消業。
太金之炁為什麼在整個身體潰散的時候可以幫助?首先要知道太金既然有聖者的平等,還有驅破障礙,那麼大家想想,在這麼尊貴平等的時候,它的本質是什麼?把這二個意義把它合在一起的時候,它的本質是什麼?想一想。
提示:冤親債主、業力, 太金之炁它做到的是平等、除障、驅除障礙,你要怎麼驅除障礙?你要怎麼知道尊貴和平等?只有一個,只要有「我」在,就有這個業緣在,有因果在,既然我不能去改變這個既有的很複雜的關係,我能改變的是什麼?就是連「我」也不在的時候。即使這個環境在,這個因果什麼也沒有了,連主角都不在了,有事實在,沒有主角,也就是「無我」。當無我的狀態的時候,就算有業緣也是沒辦法發生,簡單的講因為是「無我」,所以破除障礙,因為主角也不在了,哪有所謂的障礙,因為無我所以平等,因為有「我」在,這個身份、這個地位才有高低之分,因為無我所以是平等。
所以回到剛剛陽師舉的這個二十歲的小女孩的例子。太金之炁的法水,「無我」就像隱身,隱身的法術,主角暫時隱身,當然肉體還在,可是業緣這個我、這個人、這個業緣已經隱身,隱身的時候就沒有那些冤親債主,就無法辦法繼續去討報,所以他整個身體就不會再受到進一步的一個障礙。可是他本身的氣還是缺乏,身體還沒有辦法修復,這時候醫療開始進入了,這是重點,醫療進入了,再來無形上因為「太清之炁」,金母的太清聖者祥和之炁,太清之炁開始幫忙補充他的心氣,補充他的經脈舊傷,太清之炁就像他的護身符,身上一直會有太清之炁輔助他,然後氣開始慢慢補充,再加上醫療照顧,業緣又暫時幫忙隱身,金母給他做的還是太清與太金之炁,以符籙的方式呈現。
問:隱身可以隱身多久?
答:如果他一直有這個太清之炁幫助他,至少可以到他平安出院,過這個關出院。沒有說保護一輩子,是有給一個條件 ,以他來講,金母說他會這樣,是因為本身福份、福報都已經到底了,所以有些條件、契約還是讓他自己去發誓和發願,來幫他問事的人當然不能幫他發願,所以要等他狀況比較好之後,自己想一想,如果他不願意發願,那也沒有辦法,自己要去承擔,金母幫忙先渡過急難。有些人在練習太清之炁怎麼做都做不來,那原因是沒有把握要點、沒有有恆的練習,最大的原因是自己的「心」,當心不清、慾望太重,這個也要、那個也要,慾望太多,沒有辦法真的捨,一直很掙扎我要捨我要捨,最後還是抓起來,慾望重,太清之炁怎麼可能做的起來?真正的捨,不是說假的捨,掙扎結果還是抓起來,沒捨,這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結果還是沒有捨。
Q:陽師在剛剛暫時的隱身,如果說他有去發願做到這些的話,那是業力可以抵消? A:業力可以抵消,功德力是可以抵消的,不是不可以,是可以。
我再花一點點時間再說一下業力,那麼同門應該知道我在高雄講了很多次了,死亡之後,如果你不是修道人,死之後就沒了。可是你有殘存的記憶碎片,再配合因果,配合另外一個新的個體,這個個體只是帶著你部份記憶走而已,所以再怎麼回憶以前,一定是不完整,所以我說這是因果開的玩笑。可是如果你是一個修道士,那你的氣是長存,就不只是記憶碎片,所以這些因果在一個人死了之後,卡住的業力其實是一個氣,我們叫執念,這個執念的氣,就會追隨著這股破碎記憶的氣,追著它走,那股氣到誰身上就追到誰,但你也很無辜,前世的氣跑到你身上,可是你也想到已經是你的原宿的部份,這個氣既然是氣,有氣就可以化解,那這個化解就是福份、功德力。
所以你說一個人真的前世殺了人的這些殺業,只能說他繼承的這個氣,真的是殺業沒有錯,而這個殺業冤屈不散、因果執念之氣,所以你說燒了很多的蓮花,唸很多的經典,做很多的善事,只要這個執念願意放下,這執念自然消失。這是說這個執念有多少,化解多少而已,如果執念是非常的多,化解一批,下一批的執念又到,你等於是做不完的功課,以前在密教就是功課永遠做不完,咒永遠唸不完,法會永遠參加不完。不可能完的,因為一世破碎的記憶、然後第二世破碎的記憶,你已經不曉得累積多少破碎的記憶,很複雜的,種種的無明在你身上,種種無明的這個氣有時候產生關連共鳴。有時候你換了一家公司怎麼這家有小人,再換一家公司怎麼也有小人,你的氣跟他的氣,裡面的原宿隨時都不知道會跟誰撞到,那與其每一個都去化解,不如改變你自己。改變自己,包括自己的心不再造業,懂得無為的道理,懂得人世之間相處的道理,懂得本身氣強守護自己的道理,這才是根本才是究竟。就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防、沒有自己的武力保護自己,只會去進貢大國,在歷史上最後也是不行的,好,今天共修到這裡。 |
太金之炁跟消業障的關係 > 太金之炁與太清之炁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