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 雄文堂高雄總堂 道教史沿革:雄文堂與其他派門 雄文堂是由北宋時期胡秀華仙師所創,仙師原是茅山派的道士,在離開茅山後開始雲遊四方,也創立了不少派別,最後到了廣西桂林一帶,退隱前創立了雄文堂,所以仙師也同時是很多教派的祖師。茅山派和雄文堂可以說是兄弟教派,茅山派原名為上清派,由魏華存祖師創立於東晉,興盛於隋唐,上清道士多為士族大家、飽學、或多才多藝之士,並往往充當帝王之師,上清祖師陶弘景定居於茅山後,世人又稱上清派為茅山派。中國道教一開始是以符祿配合靜坐以求成仙,後來才有丹鼎派及許多的儀軌產生。道術為中國眾多方術的集結,遠自三皇、五帝、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原始部落有自己的方術,如現代的一些原住民有自己的巫術,隨著戰爭政治勢力的統一,各種不同的方術也開始融合,漸漸融合出養生、吐納、卜掛、靜坐、煉丹求長生、成仙等中國道術。東漢時期張陵創立了五斗米教,這個時代正值動亂,是宗教和政治勢力結合的開始,宗教使用符籙幫平民百姓、息災招攬信眾,但是在社會上的地位不是很高,吸引不了士大夫。所以開始以老子為祖師,以道德經作為經典,成為理論哲學思想,本來是方術加入了哲學思想,有了學說理論基礎及宗教哲學基礎,就開始得到士大夫和諸侯的信仰,有了政治力的介入,宗教便可以穩固發展。道教從古至今一直在演化,過程中引進老莊思想及儒家經典如易經……等,涵蓋養生、神仙不死之道及儒教思想。中國的佛教由西方傳入印度佛教經典,剛傳入中國時因為語言和文化的隔閡而不被接受,後來佛教吸收了黃老之術,讓佛教與傳統黃老思想類似而逐漸被中國人接受、生根廣傳。佛、道、儒並列中土三大宗教(學說),在政治、文化的衝擊演變下由分立至彼此交融,互取所長,三教融合成為時代趨勢。 我們雄文堂的特色是是什麼? • 雄文堂法術源自上清派,哲思兼具佛學基礎,行事類儒教之入世修身立命。 • 雄文堂弟子無所謂出家,要求在道術的修煉過程中,將道術和哲思融入生活之中。 • 雄文堂以西天如來佛祖為親師傅,陽師是親師傅在人間傳法的代言(協助)者,所以稱為陽師。陽師只是一個職稱,輩份和大家是同輩。 • 雄文堂弟子入門後不會被趕出去,不會因為陽師看你不順眼就趕你出去。雄文堂不收會費,只有一個小鐵盒供大家隨喜捐款,金額不用多也不用按月捐款,用途在分攤買香及燈油的錢而已,沒有收你點燈、加持、或甚至供養的費用。 • 雄文堂弟子與和其他教派有何不同? 最大不同在入門即給予你法力,至於法力能行否,則看你的領會。入門之後的學習過程,你會漸漸愈來愈了解道,知道如何將道(法力)融入生活之中,你的悟道愈深,法力的運用就隨之愈強。舉例來說明:雄文堂就好像是直接給你一隻手機,裡面的功能都是完整的,你只要學習如何使用手機就可以。其他教派則是給予手機結構圖,你需要花時間去找尋零件來組裝手機,這個養成的時間需要很久。雄文堂的特色就是學習快速,目前中國道教的門派之中,只有雄文堂直接給予法力。在其他門派,你必須閉關10~50年的時間才有法力。如果你的心不是很堅定,你是不可能每天有很多時間下苦功修行的,加上很多的俗事干擾,窮究一輩子你可能一事無成。 雄文堂則是一開始就給你法力,一開始就會一部分,你的心就不會退。就像給你一支新手機,你不會馬上熟悉如何運用,你只要先學會開機、關機、撥號等基本功能,慢慢就會摸懂更多的功能。你下的功夫愈多就進步的快,下的功夫少一點自然進步比較慢。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處:雄文堂的法力是無法偷學的,給你法本你也學不起來。其他教派給的是手機結構圖,雄文堂給的是手機,手機是現成的,你只要學習如何使用。 • 雄文堂的法力給了就不會收回來,陽師也不能收回你的法力,法力一直在你身上不會離開,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不喜歡修行了,也不再練習了,漸漸你就會忘記使用法力的方法。就像一隻手機你不去用它,過了20、30、50 年之後就會忘記如何使用了。 • 雄文堂的法門弟子如果生前領悟力高,活著的時候已經是神仙,自然死後也是神仙。不要以為神仙就是可以呼雲、可以踏在雲上來去,這是不對的。 若法門弟子生前功夫慢,死時無論在任何地點、時間,眼一閉雄文堂的天門自然而然全開,因為你是雄文堂的法門弟子,身上有法令,就可以進入雄文堂。除非你已經不喜歡雄文堂了,天門開啟你也不會走進去。 以上是雄文堂教派在道教史的回顧,接下來,一起來練習劍指。 劍指:食指與中指翹起,大拇指扣住無名指和小指,置於胸前。劍指是一個神仙的令,告訴神明:我現在要開始做法術了。就像看到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就必需要按照交通警察的指示方向行走。蹬左腳代表:我是玩真的,法力自然就聚集在手印之中。 首先靜下心來結印,坐著無法蹬腳,左手拍一下打大腿也可以,同蹬腳之意。感受周圍磁場的變化,陽師會加持大家劍指。 講解:初學者每天練習5~10分鐘就可以了,入門比較久的弟子可以把這5~10分鐘當作一個暖身,10~20分鐘為一個單位。如果很忙沒有時間練習也沒有關係。 道的修行,除了練習法術,心也很重要。「道心」簡言易懂的解釋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要有正確的想念、不去傷害別人、不做壞事、想法朝向正面、不做逃避的角色。 何謂正念?舉例工作上來說,有一個正常的工作,公司管得很細很龜毛,有些員工白天就擺爛,晚上又去別間公司工作,但是卻盜取早上上班公司的資源,以非法的方式圖利自己,只要不被公司抓到就好,被抓到就換間公司。我們來評論一下這個行為:在儒家思想裡,忠孝、君臣、父子做為規範行為的準則。作為一個公司的主管(君)職責是讓公司順利運行並照顧員工,並不是要來壓榨員工,這樣公司(國家)會倒;身為員工(臣)對公司,要盡力完成工作,這樣公司(國家)才能順利運作才能壯大,相對員工的工作就會穩定。朋友之間要有道義,待人要有仁心、善心去幫助別人。比如說:醫護人員的工作,一個病人來到醫院看病,通常是他人生最脆弱的時候,或許他平常是很強勢的人,但一旦生病了,則是最脆弱而需要被關心。輪到你照顧這個病人時,你可以用三言兩語打發他,但是也可以用柔軟的言語來寬慰他,只要在能力範圍內關心一下,對病人來說,這時的關心比起平常的關心更勝千倍以上。每天把仁心、義行一點一滴做出來,也是道的修行。很多人認為做善事就是捐很多的錢或是去當義工打雜,認為一定要這些有形的付出才能增加福報,這是錯誤的觀念。遵守儒家忠孝、君臣、父子的準則就是善功,妥善做好做人準則,行所當行就是在做善事、行善功。在家裡照顧好家庭,把小朋友教育好長大成人,這些都是善事的一種。工作上努力幫客戶處理問題,你也得到應得的獎金,這些小事加起來的功德大於你捐出50萬的功德。能言善道、滿口雖是大道理但心裡想的和說的不一樣,這是偽善。心和行為一致,就是真實的修行,心是善的,結出的法印就是真實的,如果心和行為背道而馳,結印時神明不會相助,印是沒有功效的。 法力越大的人,心就要愈審慎。 今天講到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