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之道

2014年424日  雄文堂高雄總堂

共修:

練習太陽之炁 
觀想紅光透過三角形手印照相自己,自己全身變成紅光,四周充滿溫暖的紅光。
觀想清楚後手印可以放下。法門弟子有教令,太陽之炁就會因手結印契而因令而降。將心力專注於紅光之中,教令是有效的。如果不是法門弟子,光看網路上面的文字步驟來做,會因為沒有教令而無效;但是領有旁聽證的學生(尚未收為法門弟子)在堂裡練習是有效果的。


雄文堂教派的道法口訣心要:好整以暇」。小娃兒出生下來,幾歲會坐、幾歲會爬、幾歲會控制大小便,幾歲開始學講話,學寫字,當過父母的都能體會清楚這些生長發育過程,帶第一個孩子較辛苦,戰戰兢兢的,生了第二個孩子時,有了養育老大的經驗就較駕輕就熟,較輕鬆。每個小孩成長情況雖然有快有慢,但都有一定的時程,一定的步驟。修練也一樣,不能強求,欲速則不達。
雄文堂講求自然法則,心無罣礙時,道的真理馬上顯現。不是說你現在馬上心無牽掛,宇宙的至道就會立刻顯現;並不是馬上將你打昏,心無掛礙就得道。就如同,有些人按照口訣練習,為什麼還是無法見道?

答:因為時候未到

 修練和小朋友成長一樣,須要一步一步來,過程雖然很慢,但是練習過程中,俗心、俗慮的沉澱,法力的變化、真理的認知...,這些成道的要素是會快速成長的。但是如果覺得賺錢比較重要,而鬆懈停下來而不練習,這就會有所差別。比如小孩今天給喝奶後停下來,三天後再給喝一口,身體會繼續生長嗎?修補受傷來得及嗎?同樣的,今天忙,後天再練習,或者停一段時間,三個月後再練習,能恢復原來的程度嗎?那要看你的資質。但可以說肯定要從頭來過。好比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能從春天直接變成冬天嗎?夏天如果停止不變,秋天也不會來臨。太陽、月亮、天體的運轉一旦停止,萬物就停止了。道的運轉有規則,不可能停止。同理,修行的道心需要恆常保持;不在於練習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不能中斷。求道的心不見了,那麼這一段時間的工夫就差不多要毀掉了。比如 : 在廚房煎魚,煎到一半突然想起要去郵局匯款,停下火出去辦事,辦完再回去繼續煎魚,這樣煎出來的魚會好吃嗎?炒菜炒到一半,電話鈴響關掉瓦斯出去講電話,菜在鍋裡悶著,就算再回來炒好,菜的味道也都變了。心不能堅定向道,沒有恆心,每天的煩惱事情太多而無法保持恆久修持,那麼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有所成就呢? 

今天開壇的法符是玉帝給我們的,幫助大家化解在世間的困擾。修行者道心一定要堅定;堅定和興趣是不同的心力。以前的修行條件不比現在,現在有冷氣吹,環境很好。在古代很多修行的人吃不飽、生病請不起大夫、冷的時候連柴火也沒有,生活是苛刻的。很多人在山裡隱居、閉關、求道,不像現在家、或甚至在閉關房的外面就有很多賣吃的攤販,就算身上沒有現金,在7-11提完款就買得到吃的。古時,在山裡張羅一頓吃的都很困難,在山裡修行是不容易的,沒有生病死亡算很好了。但古時候的人道心很堅定。全真教派創始人王重陽在終南山古墓中修行多久才成道?當時的七弟子雖然都是富家子弟,也跟著王真人用功的學習,由奢侈的生活轉為儉樸。上清派教主魏華存真人雖為女性,但學習道的用心,多少人可及?  沒有魏祖師,就沒有後來的茅山道。看看這些先賢,好好想想你們自己!

所謂好整以暇的口訣,師公並不是要弟子學古代修行人在山中精進地閉關,而是要我們守著無為的道裡,不汲汲於名利,不要刻意追求生活享受。師公保證雄文堂弟子的生活高等自在,不用擔心家裏的人發生無法挽回的意外。在災劫降臨時,師公、護法師公會幫你擋住,化險為夷全身而退,必無大殃。每天利用一些時間,腳踏實地按部就班,按照教學的口訣去做,慢慢道法就會有成。越輕鬆就越能得到成就,不用積極到處尋訪名山古剎拜師求秘笈,只要有恆心的練習,當道工愈來愈精純時,愈能體會無為」在修練上的重要性。

 無為並不是放空,這已經講很多次,但我在你們的筆記中並沒有看到記錄。

當你修練越精純時,就會深刻體認「無為.」之真義。

 「無為」 :凡識的心歇止的時候。

 「為」:本性大顯

所以「無為而為」,則是當你凡識的心歇止的時候則本性大顯。(真正的本性就會漸漸顯露出現。)

放空和無為的不同:比如騎車時心裡在想事情,一樣可以從高雄騎到台南。雙腳只是反射式地踩踏板,但心已經茫然,根本不知道旁邊發生什麼事,怎麼過紅綠燈的,怎麼轉彎的,都不記得,這是放空,類似神識渙散。

若是無為」,則清楚明白身邊發生的事。

修行不可以放空且要凡事止歇,這是很難的。按照教導的方式來修練就會逐日有成。只要保持練習,功夫一定會有進步。剛才大家練習太陽之炁的缺點:太想要感受,汲汲漉漉於覺受。要按照剛才陽師教的口訣練習。只要心與炁合一,好整以暇、不用急,一定可成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