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2 台中分堂上課筆記 星部法中卷(五):心量 今天繼續星部法練習,上星期提到你的星令就像電池一樣,一個電池的電力大小就等於是法量加上心量,今天幫助人家就是法量的增加。心量的增加比較困難,心量是跟你的胸襟、修養有關係;心量涵蓋的範圍除了容忍、肚量之外,還包括你對事情、世間的一切事物,不管是有形或無形變遷的接受程度。法量是功德,而心量不是只有容忍、寬容、肚量而已。 舉例來說:分堂這裡的外面有一個很漂亮的宅院,有一天這個宅院突然要被賣掉蓋一間停車場,裡面的主人家可能在分財產,宅院因為子孫能力不足的關係守不住而遭拍賣。原本的主人是你認識的好朋友,現在宅院被後代賣了,人也沒人、物也沒了,你的心裡面可以承受這種變遷有幾分?你一定會感嘆... 每一天都有許多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你的面前,跟你的切身相關,你是會逃避躲在山裡面,眼不見為淨?還是你能看懂這樣子的情感,對你來說或許它是傷感的,但你的心量能容忍、包容這些世間的成住壞空。反之,如果你受不了,剃度而跑到與世隔絕的僧團,什麼都看不到也不會再引起你心中的漣漪,表示你的容忍已經過了飽和的極限,所以需要逃避。可是你出家之後,學習了佛陀、道祖講的道理,懂得了法義之後,你還是要把自己的世界打開。你知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你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法,了解這些變化如同宇宙瞬間閃過的塵埃;在了解這些道理之後,必須要能夠真正接受。如果你嘴上把法義講得舌燦蓮花,當你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還是覺得感傷且無法多承受,想躲避、逃避,那就表示這些法義並沒有讓你的心量獲得提升,如此,這些法義也就不是法義。一切經典所講的道理是能助你能夠解脫自我的障礙,而不是要你背得滾瓜爛熟,以此為業;也不是讓你在唱頌讚唱得非常的悅耳,歌調非常感人,可是卻無法落實,這些無法助長心量的法義就如同泡沫一樣,你的修行也會就像泡沫般沒有實體。當泡沫散的時候,你的功德也會跟著消失,修行如同幻影般的虛假。 再講一次:雄文堂的道士沒有離開世間、離群索居的生活。雄文堂的修行一定在世間,一定是在家庭中、社會中或是世間的痛苦中,唯有這個才有辦法挑戰,唯有這個你才有這個機會去接受這種試煉,由試煉中、挫折中去成長;如果你從小就是在父母、師長、道祖、佛祖的呵護中長大,從來沒有吃過苦、從來沒有受過挫折,你永遠沒有辦法真正的頂天立地長大成人。所以道士的養成過程一定有考驗,這個考驗不是佛陀、道祖刻意設的難關來讓你前途不順,而是這個考驗本來就存在世間,不管你是不是道士,考驗都在。若你是道士,這個考驗就是讓你成仙、登錄仙籍之用;若不是,這些考驗就是紅塵滾滾中的海浪罷了,凡夫俗子的你還是被捲入海裡,大家瞭解嗎? 星部法如何幫助你的法量增加?當你的仙氣融入玉皇大帝的玉庭中,你的仙炁一日一日逐漸增長,你的道士令就會一日一日逐漸輝煌,也就是說你的道士令就能夠愈有力量,更大的法力可以攝召天庭中神將,也更可以在各地寺廟,所有玉皇敕令下的各個有玉帝之令的教團(例如:天宮廟、玄天上帝廟、道教的寺廟問事的地方,只要是掌玉帝令的就是道教寺廟,一切的土地神、城煌這些都是)裡獲得協助,這些協助不管的助人的或是幫助你自己的或幫助你認識的人,都一樣會有加乘加分的效果,這就是玉帝敕令之故,今天的開示就先講到這個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