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金母長壽增益法補述

2013/10/3 「瑤池金母長壽增益法」補充說明

昨天傳授「瑤池金母長壽增益法」,長壽指的是世間壽,增益指的是增加仙命。這項道法由瑤池金母擇時、擇地、擇人而傳,因此不公開內容。今天補充說明此法對映的幾項道理,是哲思也是心法,此部份可以公開。

要點一:法無定法,命無常命。

「法」指的是世界上萬物運作的自然法則,是一種可以遵循的規矩。「法無定法」這句話說法則並不是「固定」的,難道意指法則是假的嗎?「法」本身不成立?並沒有一種固定不變可供天下萬物遵循的法則?並不是這個意思。「法無定法」在「瑤池金母長壽增益法」裡面是特別提醒道士不要執著於命數之定數而不思改善、改進與變化。

「命無常命」裡面的「命」指的是生命,生命有一個固定的起點和終點;「常命」意指一出生就被註定、賦與的壽命。一個人生下來不僅有不一樣的起點和終點,甚至連原本被賦與的壽命多寡還會因為個人的養生、造福、作惡等而有變化。例如:註定活到60歲的人因為做惡事而減少到55歲或是30歲。而本來註定活到12歲的人因為家人的細心照顧或是做很多善事而變成活到90歲。

很多人會藉由紫微斗數、奇門遁甲、卜卦等種種法術、方術來探知壽命,功力高者答案愈準確,但也沒辦法達到百分之一百,因為有上述的種種原因、變數而改變了結果。照護臨終者,如年紀大或生病很久、重病者,照護者往往尋求神明指示床榻者剩餘壽命?

問事者可以準確說出當事人嚥下死前最後一口氣的時間?

答:不可能的!即使只剩一口氣,也有人在自己的調氣、外在福蔭的相助與種種醫療器材、旁人妥善的醫療照護協助下多活了幾天,所以是沒辦法準確的算出正確時間的。

生命有長度的變化,會因為三大因素而延長壽命:
  1. 祖先:子孫要走了,祖先一定會知道,若歷代祖先裡有很厲害的、功德巍巍的祖先王要救其命,就可以有多一些的時間。
  2. 身旁的家人幫忙做功德、造福給要臨終的人,捐錢、做公益、做功德迴向給當事人、報名各種法會把功德指定給他,雖然臨終之人不會 100% 都拿到這些迴向的福份,贈予的功德會打折扣,但是卻有立即反應的效果,命終的人會很快得到這些贈予的功德,陰曹地府會用急件處裡,因為所剩的活命時間已經快到了,因此馬上給、馬上得,不會拖到日久之後的轉世。反之;如果是一般人覺得自己的先生最近生意不好,想做善事迴向給先生,因為來日方長,就會依照一般因果的定律,福報慢慢的增長、生意慢慢的改善,因此就沒有立即的效果。
  3. 臨終的人內心發露懺悔,因為心誠感動神明而有機會可以改變壽命。但內心懺悔時會感動哪位神明下降幫忙是沒辦法預測、保證的。

也會因為下列五大因素使壽命變短:
  1. 家人放棄照顧 。
  2. 無常大鬼索命:前世的冤親債主值命衰的時候來索命。惡緣在福運好的時候來則可以福報抵擋,但若是在生病時遭逢,則如屋漏偏逢連夜雨,讓已經甚糟的狀況更加惡化。
  3. 自己放棄希望,自己不想活了。
  4. 醫護人員的疏失、找錯醫生、掛錯科、送錯醫院、用不對的方式來治療。
  5. 內心起惡念,自己要死了,還詛咒別人一起死;因此惡念產生之惡業而消抵了自己的陰德,使得壽命更形減少。

要點二、自在、直取。

直取:直接拿,學習此法的人,充滿聖氣。此人做事很公平正直,不佔人便宜,用五元的貨交易換取五元,心會坦蕩蕩。(比較:邪取:就是說好了的事還會有變掛。)也因為心直、內心坦蕩,因此,更進一步的「直取」是指能夠因為心坦蕩之故而能直覺地、一眼、一念間就能夠了悟事情因果、來龍去脈,能夠摒除私人情感前後煎熬的掙扎,能夠在諸多繁亂因素中取中道而順天而行,因此,自在、自得怡然。這是因為世壽增長、經歷豐富而逐漸累積而成的智慧所集,已經趨近生命的真相,然還未到達極點。這部份在以後還會慢慢細講。

要點三、生命的意義在於勘破無常的真相,破也好,解也罷,心不住於法但行於法。

「破」指的是不屑、捨棄不理或者鄙視,「解」指的是回答、解開疑問。「無常」如同剛剛所講「法無定法」,生命遭遇中有無數不再計較中、推算中、認為應該發生而不發生、認為不該發生而發生...等等飄渺難測的事項,這是「道」的課題,是道士的學習功課。「心不住於法」是說內心不被種種法則所框架、侷限而喪失自我的判斷力;「行住於法」則是指一切的身、口、意等行為仍然合於天理、天法的自然定律。這部份也是在爾後會再反覆細說。

要怎麼才知道是否學成「瑤池金母長壽增益法」呢?

  1. 會有吉祥夢。但因為很多人會受到世間環境的暗示、催眠而產生意識上的自我催眠、夢境,因為,好夢與否並非必要條件。
  2. 個性會變得自在,對生命的長短已經不在意,本身會充滿道的聖氣,看任何東西會一視同仁,很自在的看東西,看事情的角度和別人很不一樣,不會大小眼看別人高高低低,也不擔心別人看自己的眼光。
  3. 若你看自己的照片,學此法的前後比較,會發現因為聖氣加持之故,臉色、五官更為清聖。
瑤池金母長壽增益法和雄文堂三山印根本大法雖是不同來源,但妙趣是相同的,微妙的精華是相同,練的方式不一樣,但都是基於「道」。一者由西天如來佛祖所創,一者由瑤池金母;創造者雖不同,但是有一樣的道義,不管先修練成哪一種法,都能夠相通,有同一妙趣。先修成其中的一個法,再來修另一個法,就會很快速理解。
想一想這些事,這些東西的意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看見「道」。生命中所有的事,就像是一個鏈條,每一個環結都緊緊的相扣,想一想這些環節的原由,就是生命的意義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