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2013年06月23日上午 雄文堂台北分堂共修筆記節錄 今天傳授瑤池金母畫符法給台北同門。 瑤池金母畫符法是雄文堂的法。用此法畫符時為何以金母為主尊而不是西天如來佛祖親師傅?最主要的理由是親師傅要以瑤池金母畫符法為例,讓法門弟子不要有狹隘的門戶之見,莫以自己教派為大、他人為小;更不要只是狹隘的心胸,不去了解他派教法而劃地自限。 每一個教派,有不同的主尊,有不同的專修法門,有不同的特色,例如,顯教、禪宗、淨土宗,都各有擅長。 正一派以太上老君老子為主尊,前身則是五斗米道並也是中國道教的開端。道教創教之前,道家的觀念為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就像儒家也是偏於哲學理論學說而非信仰。道教開創以後,老莊學說逐漸轉變為道教教派的中心思想,由哲學轉化成宗教。 隨後,中國的神明信仰陸續增加,相關典也持續擴充;如同歷史上同一時期發展的大乘佛法中十方諸佛的產生,兩教內信仰的神明(佛菩薩金剛)都是愈來愈多。原始佛教沒有這麼多十方諸佛的記載,這算是佛教史的一大變革。在道教方面,繼太上老君(老子)之後,中國道教開始產生了多個神明。從原始信仰的西王母加上自然神如城隍和福德正神...等等,甚至還有因人格偉大而死後稱神者,如關聖帝君。由沒有立像膜拜到有了寺廟供養,這些都是道教信仰的演變。 歷史上的道教,把神明的高低階級化,這個作法和當時的封建思想有關。五斗米教創教時期值東漢末年之動亂,當時的人民起義,擁地自據,革命和宗教結合。因此,由此衍生出的宗教教團也如同不同的政治勢力,神明與神明之間有不同的階級,一層一層,如皇帝和朝臣的關係一樣。這是道教史和中國史相依相變之處。 然而,神明之間的關係真的是這樣嗎?真的如帝王、君臣、兵衛等一層一層的階級?還是這些都只是人們的幻想而已? 先回到大家比較熟知的佛教思想。舉個比較極端的說法:大乘佛法中,一個淨土中通常是有一位主尊,主尊有如國王一樣的威權。在國王的領域裡面,國王一人說了就算數,這就像當時佛教興起時的印度文化民情與政教制度。佛國淨土如同印度地區各小國的設計,並不是當時的人們對佛法概念刻意造假,而是唯有這樣子的佛教外相才能符合當時的人們普遍能接受的民情觀念。 所以,不管是東方的道教也好,西方的佛教也罷,兩者的教團、教相都收到創教發展史的現實政治社會文化所影響。 一個人在拜拜或祈禱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祈願,也有對於神明概念的不同認知意念,在神明下降時,神明會隨順不同人的祈願和認知,而有不同的演變與教導,讓祈願者生起信心,啟信。所以,可以說因為當時人們都普遍接受的封建民情觀念下,宗教產生了順應時代的風格變化。記載這些內容的人,並沒有錯,並不是因為這些經典記載者有了私心或者幻覺。 依此類推,如果現在有一個新興宗教興起,則會有什麼樣截然不同的教派面目? 會和二千年前的宗教有何不同?也許在這個新興宗教的淨土中,主尊會有如現今民主社會領導人輪替的觀念,主尊在位幾年之後,應天命之變化而有更換主尊接位的教相。 因此,對於依照宗教教義修行的人來說,對於這些表象的階級制度,只要知道這些都是過往制度的演變就好,而不要被這些形形色色的宗教表象所迷惑。如果修行者的心中產生了階級高低、大小的想法,那就是背離了學道的方向。 道教雄文堂教派,本源是來自於親師傅,歷史悠久。但是這不代表金母是我們的敵對教派。西天如來佛祖很偉大,金母也很偉大,兩者都是道教中的先天級神明,兩者也都各有不同修行方式的教派。 不同的教派常常有不同的主尊,有不同的修練法門給學生修練,因此可適合不同資質的修行者。天才優異者當然可以普學各教派不同的教法,可以頂禮以及學習道教所有的神明教示。道教弟子心中不應該存有門戶分別之見而互相攻擊。雄文堂弟子在西天如來佛祖門下,也一樣可以頂禮瑤池金母,也一樣可以恭敬玄天上帝....,不可以有世俗人愛好面子的想法而產生狹隘的地域觀念。 在場的所有人,從以前到現在都接觸過金母,但這不並是我傳金母畫符法的原因,也不是因為親師傅的階級比較高,所以他想傳什麼法就傳什麼法。親師傅授此金母畫符法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法門弟子不要存有門戶之見,雄文堂的學生也要頂禮金母,也要懂得金母的法要。 雖然金母畫符法的法源是來自於親師傅,但畫符時必須祈請金母的法力下降於黃紙上,讓符紙周遍金母的法力,並由心中就會頂禮感恩金母。如此,就不會對金母的教派產生門戶之見,也不會對金母有距離感。 親師傅,金母,或甚者是十方諸佛,都是太初本源的化身,同門如果練習金母畫符法一段時間後,對金母畫符法有信心,且在不違背雄文堂的法之下(指根本大法也有練習,沒有荒廢),也可以旁學金母派的法術。 今天傳三種金母符籙。其中第一種息災符已經在高雄講解過。 息災符:自己吃,不可以給別人吃。平息自己在修行上的困難和障礙。 增益符:自己吃,不可以給別人吃。畫出的符吃下去之後,產生光和教令,是敕令地神土地公幫助個人的事業。若是自己開業者,增益符的幫助較大,領薪水的人,增益符的幫助較小,自己的德行和畫符的法力多寡,決定了可以攝召多少的地神土地公來幫助事業。 敬愛符:是關於家人、親人的。家人之間偶爾都會有精神和肢體語言上衝突的種種因果業報,家人之間,無論是來報恩的,還是來報仇的,都屬於因果。敬愛符是將這些因果業報暫時先寄放在親師傅那裡,由親師傅幫法門弟子先概括承受,接著由金母的法力來調和、調勻家裡的氣場,而這些因果業報將來是由求符者個人依靠行善積德來化解,而不是親師傅直接化解,只是把不好的業報暫時寄放在親師傅那裡而已。此符只能由求符者,也就是雄文堂弟子使用,而不能給別人。因為,他人並不非是親師傅的學生,所以,親師傅也沒有義務代為托管惡業衝突的業報,所以不把符給別人吃。 息災符、敬愛符,可以天天畫,一天最多畫一道,增益符是最多兩天畫一道符,也就是說,要隔一天之後才可以畫下一道的增益符,這是因為陰陽是對調的關係,敕令地神需要一點時間。 息災、增益、敬愛,一天裡,可以三種符都畫(一天吃三道符,息災、增益、敬愛各一道)。 畫符時和平常開壇畫符時一樣,同門可以先磨墨5~10分鐘,在磨墨的這段時間靜下心來之後再畫符。畫符閉洗筆,待紙乾,然後吃符。金母畫符法是自修法,不用包紅包給親師傅(陽師)。符有親師傅的傳承加持力和金母的法力,求符者要謝謝親師傅和金母。 畫符時,念21遍的金母聖號奉請瑤池金母降壇佈光。 喝不完的法水可以灑在地板、樹、周圍環境,法水中有令和光,灑在周圍環境,等同於作了一個結界。法水有令,不要倒在馬桶或洗手台。 這邊順道講一下法水和法力的觀念:100cc的法水中,如果只喝了其中一口,例如只沾一下、濕潤嘴唇,像是為了無法喝水的病人求符,只是沾一下、濕潤病人的嘴唇而已,這個符水是否有效力?是百分之百的效力還是依照法水飲用的多寡而定?也就是說:所收到的法力的百分比計算,是否是依照法水的容積大小來計算?,或者是不是要喝超過某個cc數才表示有接收到100%的法力? 這些想法都不是正確的觀念。事實上,只要使用法水時有潮濕濕潤的感覺,法力已經進去。 法水中的法力並不是能量的轉移,所謂能量轉移是指例如治療癌症病人,希望能將放射線能量轉移到癌細胞的百分比,而不要轉移到正常的細胞。吃的符,作好的法水,只要將法水沾一下、濕潤病人的嘴唇,法力已經進去了,洗的符,作好法水,法水只要抹一下側臉,法力已經進去了,並不用將法水從頭淋到腳,也不用把一整杯的法水吞進肚子之中。 法水中有威峨的敕令,法令的概念就像是公文中的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收受者雖然不同,但是內容都一樣。例如,堂主開壇畫符時作的法水是正本,其他人倒一些法水過去,稀釋了法水,就像copy了一份,是副本,內容都一樣的。今天傳的瑤池金母畫符法,每個人的令都只能有正本,沒有副本。所以如果法水倒出去時,沒有人有副本可以接,只化為光消散。(今日傳的金母畫符法是自修法,不給別人,所以每個人的令都只有正本,沒有副本。) 法水的法力,不能用世間的體積容積等度量衡的概念來看待。 能不能多次無限制的加水、回沖在杯子裡面呢? 限制在哪裡? 答案是,法力(令)需要氣作為工具來承載,氣是承載法力的工具,加水回沖時,杯子裡的令(法力)雖然百分之百還在,但是杯子裡的氣會衰減,只要加水加到杯子裡的氣沒了,法力也就不見了。 一道符會因開符者的氣強,而使得符籙飲用有感;開符者的氣不強,則只能使部分的人有感,其他人較無感覺。氣強也好,氣弱也罷,和法力無關。 如果開符者的氣很強,能讓許多吃符的人都有「感覺」,但若是沒有先天的法籙配合,則法力來自開符者自身的精神力,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先天神明下降佈光,符也是有效,但會極度消耗開符者自身的法力,必須靠努力的自修補充因開符喪失的法力。 有法籙者,法力來自下降的神明,因此,開符只是耗氣而不耗法力。符吃的愈多,法力隨之增加。 第二段:2013年06月23日下午 台中分堂共修筆記節錄 瑤池金母畫符法是雄文堂的法,不是金母派的法;是以雄文堂的法術奉請金母法力下降,是以親師傅授與的教令奉請瑤池金母幫助法門弟子。 瑤池金母的弟子可以開雄文堂的符嗎? 可以。只要,雄文堂的親師傅及師公同意、給令就可以。同理,雄文堂為什麼可以開金母的符?也是一樣,只要金母同意、給令,就可以。 神仙與神仙之間是沒有界限的,有分別心的是人類。 道教每一尊神都有其眾生緣跟地域,有時緣份強有時弱。這是天數的運轉;當天數不明顯的時候,你會覺得神明安靜。這並不是神明離棄了人們,而是現在還不是祂入世的時候。如同現在正是雄文堂入世救度眾生的時候,所以我們雄文堂廣收弟子,把文章放在部落格、雄文堂大顯威靈,這是因為雄文堂正在走天命。 回家的時候修法,點香祈請師公:若房間小則點一支香,足已。道教是以三為尊,「三」是各教派通用的、共同用的做法。若家中人反對點香或辦公室無法點香或火燭,就不用點。雙手拍膝蓋二下,蹬左腳,合掌請神下降,然後磕頭拜三下即可。請神下降後,開符可以站著做或坐著做都可以。 若只是自已練習禪定,則不用祈請師公下降;但若是開壇,則要恭敬奉請。只是單純的調息、調氣,不用請神;運靈要請,畫符也要請神。畫完符之後需頂禮,謝謝師公守護,然後,師公就走了,就自動離開。 雄文堂師公牌有陽師的開光,只要師公牌在就有護法在。所以,對於已經停止修行道法的弟子,牌子就要回收,不能讓護法守護著一位已經背離了自身法教的弟子。 今天的三道符,第一道是息災符,這個在文章上已經先披露了。此符消除個人習性在修行上的阻礙,這是跟修行有關的,而不是一般世間業上的息災。用金母的法力去除障礙,在修行上會有很大的幫助,若從前修煉很久都不容易掌握修行的竅門,只要用了此符,很快就能福至心靈得到解答,很快就會掌握訣竅。開息災符,最多一天一次,請師公、金母幫忙,一次一張符紙。 雄文堂辦事才用二張符紙(一套符)。 第二道符-增益法,是給做生意的,有分紅的,或是案子抽成的人使用。金母敕令福神、地神幫你抓客戶;你的法力愈大,你的心地愈善良,就能配合你的修行,而有神明相助。80%~90%福德正神喜歡心地純善的人,10~15%的地神喜歡法力高的人,所以,若你心地善良但法力稍弱,也會有八成的福神幫你事業成就。畫增益法最多二天一張符(隔日開符)。 第三道符-敬愛符,用來讓家裡的人互相慈愛。此符限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而不包括已經搬出去外面住的家人。有了此符,住在一起的人衝突會減少,減少口角,想法會一致,增加共識。 此符給誰吃呢?你自已吃就可以了,這是因家人住在一起就是緣,因果業報,個人因果由親師傅先承擔,再由金母的大法力加持,金母調你的氣,再由你將此慈愛的磁場傳播給家人,所以是親師傅跟金母的法力加在一起的作用。一天一張有恆心的去做,一天一天地加強你的敬愛力;只要有恆心,你一定會感覺到不同,自已去察覺家人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符錄法門利害的地方,一張符籙等同一壇法會的作用,10分鐘開一張符籙和用2個小時、三天、七天作法會的效果相同,迅速有力。藉由符錄,可以幫助我們修行成道,使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出世法、究竟解脫法的用功上,而不是花了很多時間來解決世間生活上的困難。 畫符可以一次就畫一個月的量?或是畫365天的量嗎?答案是不行的。不同屬性的符錄只能開一次開一套,開完的符可以放到晚上或者是明天吃,不限時間。法水不用全喝,沾濕嘴唇就ok,剩下的法水可以倒在門口、陽台,但是不可以倒流理台或馬桶沖掉,墨不用每天磨,但不可以用墨汁。當然筆要每天洗。 請問Tom,三道符如果一次畫完,是要分三杯水,分次飲用。還是分次燒在一起,再一起飲用? 答:所有的符籙都是共通的守則:若要同時飲用,需要分杯分別燒化。 不同的符令,主尊不同,眷屬不同,應用時機也往往略有差異。甚至,還有教派、五行氣息的相生相剋。燒在一起隱用,就算效果不打折扣,服用者在神明中已經是無禮。 以前的老弟子胡搞,讓大家將符燒化在一起,現在不要再重蹈覆轍。 |